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文之革命

劉師培“正名”思考的烏托邦瞬間

劉師培在晚清可謂最為奇詭之人,他出身治經世家,舊學功底深厚,年少之時結交章太炎、蔡元培,思想為之一變,遂蹈入激進排滿之途,東渡日本后又致力于傳播無政府主義學說。令人詫異的是,劉師培在“激進”頂點突然“變節”,投靠晚清重臣端方。1912年以后,他又成為替袁世凱稱帝“造勢”的“籌安會六君子之一”。袁稱帝事敗,劉終為蔡元培所收留,入北大講授國學。(1)劉師培的生命軌跡仿佛是先上升后沉降的曲線,而想要理解劉師培紛繁思路的歷史實質,就必須重新激活晚清一代學術與政治之間的有機聯系,爬梳出某種更具整全性的思想—政治譜系。比如,劉師培曾積極介入“國學保存會”新式教科書編寫工作,這無疑可視為“國粹派”重組中國知識譜系的政治行為——劉師培正是《國粹學報》的發起者與主要撰稿人。(2)1906年,他寫成《中國文學教科書》第一冊(原本計劃編寫十冊,先明小學之大綱,次分析字類,次討論句法章法篇法,總論古今問題,最后是文選,然終只成一冊)(3),強調“以詮明小學為宗旨”(4),即談論文學需從“識字”開始。且不要以為劉師培強調小學訓詁只是倡導舊學,相反,那一時期的“古學復興”恰意在伸張民族、民權革命(5),而“識字”之中就蘊含了鼓吹“革命”的蹤跡。在劉師培論學脈絡之中,尤為重要的正是與語言文字之學緊密相關的“正名”問題(6),甚至可以說,“正名”是貫穿劉師培學術與政治思想的核心線索,亦是重新理解劉師培短暫而燦爛的“烏托邦瞬間”的根本基礎。本文的討論將圍繞劉師培關于“正名”的思考展開:首先,考察晚清變局與劉師培“正名”觀念之間的關系,尤其關注晚清“小學”的政治意味。隨后以“正名”問題為線索切入劉師培的政治想象,試圖進一步打通劉師培的“學”與“政”。最后,試圖比較劉師培與章太炎在“語言—哲學—政治”上的不同取徑(7),叩問“正名”與“烏托邦”之間的復雜關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都县| 巴东县| 富平县| 彰化市| 丰台区| 日喀则市| 泗水县| 藁城市| 弥渡县| 航空| 蒙城县| 玉树县| 库伦旗| 太康县| 彰化县| 响水县| 高要市| 沈阳市| 和龙市| 阿城市| 塔河县| 镇赉县| 临猗县| 杭锦旗| 金山区| 新沂市| 晴隆县| 桑日县| 浪卡子县| 措美县| 安陆市| 神池县| 青海省| 皋兰县| 孟州市| 津市市| 绍兴市| 游戏| 红安县| 柳州市| 潼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