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 重生萬歷:我只想保命撬江山
- 森上木
- 2117字
- 2025-07-22 08:40:20
奏疏通過錦衣衛的渠道,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左端佑則繼續南下,一路行,一路看,一路寫。
他看到的景象大同小異,越是承運商行分號多的地方,災情控制得就越好。
那些原本在他眼中“唯利是圖”的商人,此刻卻仿佛成了朝廷延伸到最基層的觸手,高效而有力。
他的奏疏,一本接一本地送回紫禁城,每一本,都讓他的內心,受到一次強烈的沖擊。
終于,半個月后,他抵達了此行的最終目的地,開封府。
還未看到那座傳說中的大堤,他先感受到了一股截然不同的氣場。
這里的百姓,臉上沒有絲毫遭遇水患的恐慌,反而洋溢著一種劫后余生的喜悅和自豪。
田地里的莊稼,雖然有些地方被水淹過,但根基未損,依舊綠意盎然。
當馬車轉過一道山崗,那條灰色的巨龍,毫無征兆地,撞入了他的眼簾。
左端佑猛地坐直了身體,雙眼圓睜,死死地盯著那道橫亙在天地之間的雄偉造物。
它太龐大了,太堅實了,以至于看起來不像是人力所能建造。
它靜靜地匍匐在那里,仿佛是從開天辟地之初,就守護在這片土地上的神獸。
渾濁的黃河水,依舊在它腳下咆哮奔騰,水位比對岸的平原高出數丈,
卻只能徒勞地拍打著堅不可摧的堤身,發出一陣陣沉悶的轟鳴。
左端佑推開車門,不顧隨從的阻攔,一步一步,走上了大堤。
腳下的觸感,堅硬而粗糙,給他一種前所未有的踏實感。
他站在堤頂,狂風卷起他的衣袍,獵獵作響。
他一手按著頭上的官帽,一手扶著腰間的玉帶,極目遠眺。
堤內,是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安寧家園;
堤外,是濁浪滔天,奔流不息的桀驁黃河。
一堤之隔,宛若兩個世界。
他活了六十余年,讀了半輩子圣賢書,彈劾過無數權貴,自以為看透了這世間的丑惡與虛偽。
可眼前的這一幕,卻讓他產生了一種近乎荒謬的、如夢似幻的感覺。
他緩緩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胸中翻騰著一股難以言喻的情緒。
那不是激動,不是震撼,而是一種……敬畏。對創造出這等奇跡的力量的敬畏。
他知道,他此行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一半。
而另一半的真相,就藏在堤下那些百姓的口中,和這座大堤的建造者的身上。
他要親耳聽聽,親眼看看,這究竟是神跡,還是人功。
他沒有驚動開封府的官員,只是換上了一身更不起眼的舊儒衫,帶著一名隨從,走進了離大堤最近的一個村落。
村口的大榕樹下,幾個老漢正圍坐在一起,抽著旱煙,閑聊著。
見左端佑走近,一個面容黢黑,皺紋深得能夾死蚊子的老者,抬起眼皮打量了他一下,便又垂了下去。
“老丈,”左端佑走上前,拱了拱手,盡量讓自己的聲音顯得和善,“老朽途經此地,見這大堤雄偉,心中好奇。
敢問老丈,前些時日黃河發大水,此地可曾受災?”
那老漢吐出一口濃煙,咧開沒剩下幾顆牙的嘴,笑了:“受災?先生,您是打別處來的吧?
擱在往年,這會兒咱們這村子,估摸著還在水底下泡著呢。
今年?嘿,托了皇上和那承運商行的福,咱們連一根頭發都沒濕!”
“哦?竟有這等奇事?”左端佑故作驚訝。
“奇事?”另一個老漢來了精神,猛地坐直了身子,煙桿在鞋底上磕了磕,“先生,那哪是奇事,那是神跡!您是沒瞧見那天的景兒!”
他站起身,手舞足蹈地比劃起來,渾濁的眼睛里,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那天,那水頭子,我的乖乖!足足有一人多高!
跟一堵墻似的,轟隆隆地就壓過來了!那聲音,就跟幾千頭牛在耳朵邊上跑一樣!
老漢我活了七十年,就沒見過那么大的水!村里人都嚇傻了,一個個都跪在地上,以為這回是死定了。”
他的描述,讓周圍的人都安靜下來,仿佛又回到了那驚心動魄的一刻。
“可您猜怎么著?”老漢一拍大腿,聲音陡然拔高,“那水頭子,撞到那灰色的大堤上,
‘轟’的一聲!就跟一頭撞在了太行山上一樣!整個大堤,連晃都沒晃一下!
那水花子,濺起來比咱們村的房子還高!然后呢,就那么乖乖地,順著河道往下游走了!
咱們這些人,就站在自家門口,眼睜睜地看著那能吞掉一座縣城的洪水,拿咱們這新堤一點法子都沒有!”
“對!俺也看見了!”旁邊一個漢子插嘴道,“那水兇得很,可一碰到咱們這堤,就跟耗子見了貓,立馬就蔫了!
俺看啊,這哪是水泥堤,這分明是龍王爺的龍骨,鎮在這里,那些小魚小蝦,哪個敢放肆?”
“可不是嘛!”最初那老漢又接過了話頭,語氣里充滿了自豪,“現在啊,這大堤就是咱們的定心骨。
娃兒們敢在堤上跑著玩,婆娘們敢在堤下的引水渠里洗衣裳。
以前哪敢想啊!大水退了之后,知府大人還帶著人來瞧過,說這堤,連塊皮都沒掉!
承運商行的人說了,這叫鋼筋混凝土,是皇上親自畫了圖紙,教他們做的。
俺們這些大老粗不懂什么叫‘混寧土’,俺們只知道,這玩意兒,比皇帝老子的金鑾殿還結實!
能給咱們窮苦百姓修這種萬年牢靠的堤壩的,那不是活菩薩是什么?”
左端佑靜靜地聽著,每一個字,都像是一柄重錘,敲擊在他的心上。
他辭別了老漢們,又獨自一人,在大堤上走了整整一個下午。
他用手撫摸著那些冰冷的混凝土,用腳跺著堅實的地面。
他看到了堤身上那些奇特的弧形結構,看到了泄洪口旁那些精巧的絞盤和閘門。他越看,心中就越是駭然。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工程,這是一個精密的,充滿了聞所未聞的巧思和智慧的系統。
每一個細節,都透露出設計者對水文、力學的深刻理解。
日落時分,晚霞將天空燒成一片壯麗的橘紅色。
左端佑站在堤頂,看著河水在腳下馴服地流淌,看著堤內炊煙裊裊的村莊,心中那塊堅持了六十余年的,
名為“祖宗成法”的堅冰,終于“咔嚓”一聲,裂開了一道巨大的縫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