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羽扇綸巾→蒲扇幘巾
- 我的舅舅是諸葛亮
- 醉枕書眠
- 2110字
- 2025-06-26 18:00:00
事情發生的比蒯澈預料的還要快。
七月,東三郡發生巨變。
孟達率部曲四千余人降魏。
其后不久,魏征南將軍夏侯尚、右將軍徐晃兵分兩路兵臨上庸郡、房陵郡。
從魏軍到來的速度看,孟達應當是早就降了魏國。
或許招搖過市的行為只是做給劉封看的。
由于魏軍來的太過突然,且有孟達的帶路,上庸、房陵很快淪陷。
劉封逃往東三郡僅剩的西城郡打算固守。
孟達假意寫信招降劉封。
不曾想,西城太守申儀也早就被孟達策反。
劉封死戰帶領為數不多的部曲殺出西城,東三郡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易主。
這般眼花繚亂的變數,直看呆了蒯澈。
此時的他和忠仆一行,為避戰禍又回到了北巫縣。
“小看天下人矣!”
蒯澈發出感嘆,孟達的投降時機挑選的太好了。
曹丕繼位魏王后,正在努力篡漢。
孟達拱手送上東三郡,豈不是給了曹丕開疆拓土的功勞嗎?
尤其是前段時間所觀孟達的表現,結合申儀弟兄倆一起降魏的時機……
蒯澈不得不感慨:那劉封真是被孟達給玩的死死的。
“郎君,現今我等當如何行事?”老仆蒯忠又迷茫了。
事情發生的太快,當今恐怕整個天下都震動了,更何況蒯忠。
“要不……”蒯忠遲疑道:“案子已經過去許久,要不我等護送郎君回返鄴城?”
蒯澈將目光投向老仆,“忠伯你認真的?”
從之前向蒯忠了解到的情況,去歲鄴城魏諷案發生時,原身如果不跑還可能會沒事。
但現在跑了,回去是絕對會出事的。
為何?鄴城魏諷案涉事的同黨包括:
王粲二子、劉廙之弟劉偉、張繡之子張泉、宋忠之子。
乍一看,這一眾青年似乎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系,怎么就能聯合在一起呢。
其實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出身特點:荊州。
荊州跟這樁案子有啥關系呢?
這些小青年的父兄們,王粲、劉廙、張繡、宋忠這四人,都曾依附荊州牧劉表。
換句話說,魏諷“同黨”幾乎都是荊州“士二代”。
當時,曹丕在曹操遠征漢中未返的情況下,迅速處置了叛變,“連坐者數十人”。
原身并沒有參與魏諷案,但害怕受牽連。
因為靠山蒯良、蒯越都早已病故,所以才會選擇趁亂出逃前往房陵郡找父親蒯祺。
卻不曾想,由此引發了后來的這一切事故。
“郎君,那狗賊孟達獻東三郡有功,一定會受到魏王的重用?!?
蒯忠憤然道:“我等再想報仇就難了!”
阿牛此時插嘴道:“怎能讓那反復小人如了意,我等拼了命也要濺那狗賊一身血!”
蒯忠扭頭駁斥:“你要將郎君置于何地?”
若沒有郎君說要一起謀劃這件事,蒯忠覺得他們這些家仆殺身成仁便是了,可如今卻不能像之前那般。
駁斥完阿牛后。
蒯忠又回頭道:“為今之計,只能返回鄴城,到時候老奴先行回去尋訪故舊打探消息,
如魏王已經不再牽連魏諷案,則郎君再進城?!?
望了一眼郎君風輕云淡的表情。
蒯忠硬著頭皮勸道:“郎君大病一場后,與兒時大不相同,或許可以通過仕途壓過那孟達狗賊……”
蒯澈笑笑:“忠伯是想讓我通過朝堂來報仇,對嗎?”
蒯忠向北方拱了拱手,建言道:“如今天下局勢已然明朗,東三郡歸我大魏后,
郎君那舅舅諸葛亮所在的劉備軍將被困于一隅,再無翻身的機會?!?
蒯忠竟分析起了天下大勢,“故而,除了要向那降魏的孟達狗賊尋仇,
為郎君未來計,我等也只有返回鄴城一條路可走?!?
嘶~~!
蒯澈不自覺的咬了咬指甲,連‘五旬老人’蒯忠都這么想,這恐怕是當今天下人的共識了吧?
也是,過去的一年對于劉備集團而言,可真真是從天堂到地獄的一年。
從生涯首次擊敗曹操攻取漢中,到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的意氣風發。
再到如今接連失去荊州和東三郡。
在大多數人的眼里,劉備集團所在的益州此刻猶如麻袋被束緊了袋口,看起來敗亡在即,如何能與大魏爭雄。
不過……
曹丕即將篡漢的話,蜀漢也將立國了呀。
也就是說,諸葛亮即將受封丞相。
那自己這個丞相大外甥……怎么能是只有返回鄴城一條路呢?
想到這,蒯澈欲言……又止!
不行,蒯忠等人對自己那‘舅父’成見頗深,還是先不提了。
“忠伯,那孟達會得到魏王的器重不假,不過……”
蒯澈笑道:“此時報仇更難,我卻覺得未必!”
見蒯忠神色間頗為不信,蒯澈起身道:
“忠伯方才乃老成之言,但我認為孟達此時就猶如上岸的泥鰍,耍不了幾天威風了?!?
蒯忠拱手道:“還請郎君解惑?!?
蒯忠大概能明白郎君的意思,但多年的固有印象,使得身為管家的他認為有責任為郎君謀劃。
可現在看來,郎君卻是有自己的主意。
蒯澈四處看了看,將阿牛手里的破蒲扇奪了過來。
扇了幾下,嗯,有內味兒了!
阿牛:‘我……我的……’
“泥鰍得意于上了岸,卻很快會因缺水而涸,比作那孟達恰如其分?!?
“人吶,一旦得意,便會忘形,忠伯以為然否?”
蒯忠沉吟道:“郎君是說,狗賊孟達如今風頭正順,會因此而放松警惕?”
“然也!”
蒯澈將蒲扇搖的歡快:“背靠大魏,又沒有了被劉備問責的顧慮,我就不信那孟達還會隨時著甲。”
雖說東三郡的變化快到蒯澈有些始料未及,但事件總歸是發生了。
蒯忠遲疑道:“可前日里郎君分析那孟達狡詐如狐,老奴擔心……”
原來是擔心這個,看來一味的謹慎,卻是讓這些忠仆們失去了當初的銳氣。
蒯澈暗暗自省,身為領頭人,他的行為和習慣無疑會影響到下屬。
“忠伯放心,我心中有數!”
將手中的蒲扇丟還給阿牛,蒯澈揮手定下接下來的行動基調。
回返鄴城是不可能的,血仇孟達,就在近日!
老管家望著郎君自信滿滿、揮斥方遒的樣子,滿臉的欣慰。
不聽他的不打緊,本來就只是出于責任建言。
只是……
為何郎君這姿態不類主人,而更像郎君那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