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你是我心里的光
- 此生偏愛你
- 作家6Z8r77
- 3721字
- 2025-07-08 12:57:53
清晨六點,江面升騰起淺淺的霧。
舷窗上結了一層水汽,沈倩醒來時,第一眼看見的是窗外暈染的天光,以及身側熟睡中的周執。
他靠在窗邊,眉眼柔和,呼吸平穩。
沈倩輕輕起身,掀開被子,走向船尾的小廚房,替他泡了一杯熱茶。
江野已經在廚房準備早餐。
“昨晚睡得還好?”他一邊翻著鍋中的煎餅一邊問。
“很好。”沈倩點頭,“謝謝你。”
“有你們這樣的人來,我也挺開心的。大多數人只是拍照打卡,很少有人真正坐下來。”
沈倩笑了笑:“我們是真的想坐下來,也想記住這里。”
她捧著茶回到閱讀區,把杯子放在周執面前。
“起來啦。”她輕聲喚他。
他睜開眼,眼神還帶著初醒的迷蒙,望見她時,嘴角微微揚起:“早安。”
“早安,流浪書屋的旅伴。”
他們吃過早餐后,向江野道別。
“等以后你們的書咖開分店了,要告訴我,我也帶孩子們去看看城里的書店是什么樣子。”
沈倩認真點頭:“一定。”
車重新駛上公路,穿越樹林、村莊與丘陵,江水始終在不遠處靜靜流淌。
車內播放著輕柔的音樂,沈倩靠著窗沉思。
“你在想什么?”周執問。
“我在想,我們是不是越來越不像‘游客’了。”
“你是說,我們越來越像‘生活在路上’的人?”
“是啊。”她頓了頓,“我居然不排斥這種漂泊感了。”
“你知道為什么嗎?”
她轉頭看他。
“因為你知道,不管走到哪,我都會在。”
沈倩沒說話,只是眼底有光閃過。
下午兩點,他們抵達云嶺小鎮。
原本只是計劃中的一個中轉站,卻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迫使他們臨時停留。
旅館不大,只有三間客房,全是木質結構,墻壁上掛著用毛筆寫成的詩句。
房東是一對年邁夫妻,熱情地為他們倒了熱姜湯。
“這雨一時半會兒停不了,年輕人別急,先住下歇歇。”老奶奶笑著說。
沈倩接過姜湯,眼前模糊了一瞬。
她忽然想起幾年前,一個雨夜里,她獨自躲在出租屋的廚房,喝著自泡的感冒藥,什么都沒得依靠。
“你怎么了?”周執注意到她神色異樣。
“沒事。”她垂眸,語氣輕。
晚飯后,他們窩在小屋里,木窗被雨敲得咚咚作響。
燈光暖黃,照亮了一屋子的木質溫度。
周執拿出旅行手賬,寫下一段話:
“雨夜困途,卻不覺得焦灼。因為你在,所以一切都有光。”
沈倩靠在他肩上,看著這句話,忽然紅了眼眶。
“我以前一個人走的時候,下雨是最怕的。”
“為什么?”
“因為我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在下一站就崩潰。”她聲音低低的,“可現在,我不怕了。”
他沒有多說,只是握住她的手。
燈光下,影子靠得很近,像兩顆心靠得很近。
窗外的雨持續了一整夜,沒有歇息的意思。
滴答聲像密密縫合的針腳,把整座小鎮縫進了靜止的時空里。
小屋里,沈倩坐在桌邊,寫著他們一路走來的旅途日記。
周執則靠在沙發上,一頁頁翻閱那本她隨身攜帶的隨筆集。
“你這本寫得挺早的吧?”他指著扉頁的日期。
“大學時候開始寫的,那時候還沒想過以后會有多少人看。”
“你當時寫這些,是想給自己留一盞燈嗎?”
沈倩停下筆,沉默片刻,然后點頭:“是啊。很多時候,寫下去就是一種對抗黑暗的方式。”
“現在還需要那盞燈嗎?”
她看著他,認真說:“現在,我有你。”
周執笑了笑,把書輕輕放回桌上。
“我也有件事想告訴你。”
“嗯?”
“你知道我為什么從來不設鬧鐘嗎?”
沈倩歪頭:“因為你早起?”
“不是。”他望著窗外,“是因為每天醒來,第一個看到你,就是我設的最溫柔的‘提醒’。”
沈倩一時沒反應過來,臉上泛起一片薄紅。
她輕輕嘆了口氣:“你總能在不經意的時候,把人心打得七零八落。”
“那我就負起責任,撿起來。”
他們一起做了晚飯,用民宿里提供的食材。
沈倩炒了一盤番茄雞蛋,周執煮了面,還加了一點姜。
“你是不是覺得我胃不好?”沈倩看著面里那幾片姜片,調侃他。
“不是,我是怕你吃完面,還心里涼。”
“那你呢?你怕什么?”
周執夾了一筷子面,嚼了兩下才說:“怕你一個人熱,然后把我晾一邊。”
“你知道嗎,我以前最怕熱情變涼這回事。小時候我媽答應陪我去演講比賽,結果她加班沒來。我在后臺等了好久,一直到別人都走光。”
她低頭吃著飯,語氣卻很平靜。
“從那以后我就告訴自己,任何期待都不要抱太高。”
“可你還是來找我了。”他輕聲說。
“是啊。”她抬起眼,“我后來明白了,不是所有人都會讓你失望。有些人,他們答應了,就會來。”
飯后,他們在屋里播放了一首老歌。
燈光下,兩人隨意地跳起舞。
沒有節奏,沒有規定的步伐,只是彼此靠近,彼此握著手。
雨聲是伴奏,腳步是節拍,而他們之間的默契,是最動聽的旋律。
“我以前總覺得,愛情要轟轟烈烈才叫真的。”
“現在呢?”
“現在我覺得,像現在這樣,平靜,慢慢地變成生活的一部分,比什么都更真。”
“那我是不是已經成了你生活里的家具?”
“你是光。”她認真地說,“是我心里一直亮著的那一盞光。”
那一晚,他們沒有再說太多話。
只是靠在一起,看著雨夜,聽著彼此的呼吸。
有些話,不需要說出口,只要彼此心照不宣。
雨終于在午夜后停了。
星星一點點從云后露出,仿佛是夜晚偷偷送上的安慰。
他們肩并肩坐在窗邊,看著夜空逐漸明朗。
“周執。”
“嗯?”
“你有沒有覺得,愛其實不是驚喜,是確認。”
他轉頭看她。
“確認那個人始終都在,確認你走多遠回頭都看得見光,確認無論是山路還是雨夜,他都在你身邊。”
周執沒有立刻回答,只是伸手握住她。
“那我給你一個承諾。”
“嗯?”
“這盞光,永遠不會熄。”
第二天一早,天放晴了。
沈倩推開窗戶時,一束陽光穿過枝葉縫隙灑進屋內,空氣中還殘留著昨夜雨水的氣息,微涼卻清新。
“天氣真好。”她吸了一口氣,伸了個懶腰。
周執也已經醒了,正在整理他們的行李。
“走吧,我們該繼續上路了。”他說。
臨別前,房東奶奶從廚房追出來,遞給他們兩瓶自家做的柚子蜜。
“路上渴了喝點,都是天然的。”
沈倩笑著接過:“謝謝您,我們會記得這間小屋的。”
離開小鎮后,他們沿著山路行駛。
雨水沖刷過的山野更加翠綠,遠處的群山在陽光下泛著薄薄的金光。
車內安靜了一會兒,沈倩打開車載錄音筆:“我突然想到,我們以后開書咖的時候,要不要也弄一間像云嶺那樣的木屋?”
“做成分店?”
“或者,做成一個閱讀民宿。客人來這里,不是為了快速翻閱,而是為了慢慢坐下來。”
周執點頭:“可以,廚房由我負責,菜單上只做你喜歡吃的。”
“那會不會沒人來?”
“沒關系啊,只要你來就夠了。”
沈倩笑著打他一拳:“怎么越說越肉麻了。”
“我這不是提前進入‘老公營業模式’。”
他們在山腰的觀景臺停下。
眼前是無邊的梯田與河谷,陽光從云隙中灑落下來,像舞臺燈打在山體上,一片片斑駁的明亮,像是夢境中的世界。
“等我們老了,會不會還一起來這種地方?”
“會。”
“那你拄著拐杖,我攙著你?”
“錯了,到時候我推著你坐輪椅。”
“你干嘛要我坐輪椅?”
“因為你舍不得穿高跟鞋怕摔,我還不是擔心你?”
沈倩忍不住笑出聲來,眼角泛起細細的光。
他們坐在觀景臺上,一起翻看旅途拍下的照片。
有雨中的路牌,有船上的紙條,有小鎮門口喝姜湯的樣子,也有彼此望著對方的眼神。
“你發現沒有。”沈倩看著手機屏幕,“這些照片里,哪怕是背影,也能認出我們彼此。”
“因為眼神太熟了?”
“不,是因為那種站在一起的默契,是騙不了鏡頭的。”
“你是說,我們從一開始,就是走在同一個方向上的人?”
沈倩輕輕點頭:“也許。”
他們繼續上路,車速不快,但很穩。
沿途的路邊有賣野花的小女孩,沈倩讓周執停了車,走過去買了一束黃色的小雛菊。
“這是送我的?”
“不,是送我們的。”她說,“這花叫‘太陽之子’,代表希望。”
“那我也送你一樣東西。”
“什么?”
他從副駕的手提袋里拿出一本筆記本,封面是淡藍色的,寫著:“未來手冊”。
“你什么時候準備的?”
“你睡覺的時候偷偷寫的。”
她翻開第一頁,上面寫著:
未來手冊(第一條)
我們將有一個有陽臺的小家,陽臺上種三種花,你選兩種,我選一種,剩下的空地留給風和光。
沈倩心跳微微一滯,輕輕地撫摸紙面。
翻到第二頁:
第二條
書咖的墻上掛你的照片,我的手寫菜單,還有來過的客人簽下的留言。我們在柜臺后面對望——
“——然后你收錢,我煮咖啡。”她低聲補完后半句。
周執側頭看她:“你喜歡嗎?”
沈倩點頭。
“你呢?”
“我不是喜歡,我是——篤定。”
沈倩忽然伸出手,拉住他的袖口。
“謝謝你。”
“謝什么?”
“謝謝你一直在我身邊,不催促,不質疑,不吵不鬧,只是靜靜陪我慢慢變好。”
他沒說話,只是握住她的手指,十指相扣。
車繼續前行。
天越來越亮,云層散開,江水在山腳下安靜流淌。
這一刻,世界遼闊寧靜,而他們就坐在這安穩的光里。
沈倩閉上眼睛,輕輕靠著他。
心里那盞燈,更亮了。
她知道,有一個人,正用他的方式,一點點照亮她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