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倩醒來的時候,窗外陽光正好。
那是這一周來第一次醒在明亮的清晨。她側過身,感受到身體的輕微酸痛,卻沒有昨日那種瀕臨崩潰的疲憊感。
手機靜靜躺在床頭柜上,上面一條未讀消息,是凌晨三點周執發來的。
【今天陽光不錯,出門拍通告的時候記得戴墨鏡。你怕光,別忘了。】
短短一句話,卻像有人從很遠的地方,穿越喧囂與奔波,輕輕將一只手放在她心口,壓住了涌動的焦躁。
她點開語音,傳來他清晨略帶微啞的聲音:
“你今天的裙子顏色很好看,別再說自己眼睛腫,誰會在意你昨天哭過呢?你是演員,不是雕像。記得,靠近光,不是為了完美,而是為了不躲藏。”
她笑著把手機貼近耳邊,閉眼聽完,然后輕聲說了一句:“好,我聽你的。”
當天上午的影迷見面會比預期更加熱烈,現場坐滿了粉絲,氛圍極其高漲,主持人也有意帶動互動節奏,讓她盡可能自然地融入。
但她自己知道——她的“自然”,不是假裝出來的,而是真正的松弛感回來了。
她開始主動和粉絲合影,回答問題時不再照本宣科,而是帶著真實的語氣和個人感受。當被問到“你近期最喜歡的一句話是什么”時,她想都沒想就答:
“靠近,是我聽過最溫柔的答案。”
她看向鏡頭,笑意淺淺。
“很多人習慣遠遠地喜歡、默默地關注,但我更喜歡有人愿意靠近。不是為了索取,而是因為在靠近你的過程中,他們覺得自己也被照亮了。”
現場短暫安靜了幾秒,隨后掌聲響起。
活動結束后,沈倩回到后臺,看見手機亮了,是周執發來的截圖——她剛剛那段話已經登上實時熱搜。
【#沈倩靠近的溫柔#】成為那天午后最輕柔的熱議標簽。
他附了一句評論:【你終于說出你自己的光了。】
她沒有回復,只是看著那句話發了會呆,像是忽然有點明白,他為什么始終不緊不慢、不遠不近地走在她身邊,從不逼她,卻始終在靠近。
下午五點,沈倩結束通告,剛踏進酒店房間,手機就響了。
是周執的電話。
她接通后笑著說:“你今天比我還準點。”
“因為我知道你這一趟行程里最累的部分剛結束。”他語氣溫柔,“我想第一時間聽你說一句‘結束了’。”
“結束了。”她輕輕說出這三個字,卻帶著久違的釋然。
“累嗎?”
“累。”她靠在沙發上,“但是那種踏實的累。”
“今天你說的那句話我看見了。”他頓了頓,“‘靠近是最溫柔的答案’,我很喜歡。”
“其實……我最初聽到這句話,是在你給我講的那個關于救援隊的采訪片段里。”她望著窗外,“那位隊員說,他不是為了拯救誰,而是因為靠近了那些人,就不愿意看著他們受苦。”
“你當時跟我講這段時語氣很淡,但我記住了。”
周執在電話那頭沉默了一秒,然后輕聲說:“你記得的,比我想象中還多。”
“我記得你每一次靠近。”她說,“哪怕你沒說話、沒做什么驚天動地的事,但你在——這件事,本身就讓我安心。”
他們之間安靜了幾秒,像是兩條平穩交匯的情緒河流,在彼此靠近的過程里找到真實的觸感。
就在這時,沈倩忽然聽見外面走廊傳來一陣急促敲門聲。
她警覺地說:“你等一下。”
走過去打開門,是小秦一臉慌張地站在門口,手里拿著平板電腦。
“沈姐,出事了。”她聲音壓得很低,“你剛剛在采訪里的一段話被斷章取義剪成了片段,現在在網上瘋傳,有人帶節奏說你在影射前合作男演員‘不夠專業’。”
“目前已經上了熱搜,品牌公關部剛才打來電話,說希望你能馬上發個澄清。”
沈倩臉色一沉,走回房間,“給我看那段視頻。”
視頻是她在后臺一次私下采訪里的一段回答——她在講演員拍攝時的默契問題,其中一句“有時候臨場反應不夠好的人會拖慢整體節奏”,被單獨剪出,并配上標題:【沈倩內涵昔日搭檔?默契是靠實力,而不是情緒帶動!】
“這是誰剪的?”她冷聲問。
“目前看像是某營銷號二改了內容。原采訪我們這邊已經備案,但對方剪輯發布得很快,造成了誤讀。”小秦一邊聯系公關團隊,一邊焦急地解釋,“而且現在有兩個知名爆料博主開始跟進,已經有平臺號發出質疑你‘情緒優越感’的言論。”
沈倩閉了閉眼,然后拿起手機。
“你要做什么?”小秦緊張地問。
“我要打個電話。”她的語氣平靜,卻透著不容拒絕的決心。
她撥通了周執的電話。
“怎么了?”那邊很快接通,他立刻察覺出她聲音里的變化。
“我被誤剪成熱點素材了,情況很糟。”她簡潔地說。
“你在哪?”
“廣城凱瑞酒店。”
“別動。”他只說了兩個字,“我來。”
“你不用——”
“我在你身邊,公關才敢放心。”他說,“你可以獨立,但你不必獨撐。”
沈倩頓住。
她想起無數次以前面對輿論時的獨自決斷,深夜里開會、擬聲明、做選擇,從不敢交給別人。
而這一次,有人在第一時間站出來說:“我來。”
她緩緩點頭:“好,我等你。”
掛斷電話后,她深吸一口氣,對小秦說:“我們不急著發聲明,讓對方先出手。”
“可品牌那邊——”
“你告訴他們,我今晚會跟他們負責人通話。”她目光堅定,“這一次,我不想再被牽著鼻子走。”
她放下手機,看著窗外剛剛落下的細雨,忽然輕聲說了一句:
“靠近,不是為了拯救,而是為了并肩。”
那一刻,她終于明白——
真正的靠近,不是替她承受風暴,而是站在她身旁,與她共同面對風雨。
夜十點。
廣城凱瑞酒店,頂樓會議室燈火通明。
沈倩穿著一身素凈的灰色襯衫裙,神情冷靜地坐在會議桌中央,對面是品牌公關部三位代表以及助理小秦。
她不急著開口,而是在等——等她的那份“靠近”,真的落地。
門被推開,腳步聲穩重有力。
沈倩沒有回頭,周執已大步走入,手里提著電腦包,神情淡定自持,身后跟著他自家公關團隊的負責人陸晴。
“周總?”品牌方負責人顯然沒料到他會親自出現。
“嗯。”他點頭坐在沈倩身旁,動作流暢自然,就像早就屬于那里一樣。
“我今晚來,不是以沈倩丈夫的身份。”他說,“我是她目前所屬項目的投資代表,我們對品牌要求的‘藝人合規義務’沒有異議,但這次事件本質上屬于誤導性剪輯與營銷號炒作,藝人本人并無主觀惡意,更未有與品牌任何直接沖突或失責。”
陸晴接著道:“我們已截取完整采訪片段并遞交第三方公證平臺,證據顯示該片段遭二次加工,原話意圖與剪輯版本明顯失真。目前正對涉事賬號發起平臺維權申訴,已獲初步受理。”
品牌公關經理皺了皺眉:“可公眾層面,熱度已引導情緒,網友情緒對品牌影響確實存在。”
“我們會在今晚零點前發布反擊聲明,并將矛頭對準散播斷章取義內容的源頭賬號。”周執目光堅定,“若貴品牌有配合意愿,我們可以在不影響你們品牌定位的前提下,聯合做一輪澄清。”
沈倩在旁,始終靜靜聽著,直到會議尾聲,才開口:
“我是公眾人物,我理解‘公眾感受優先’的邏輯。但我更清楚,真正為品牌加分的,從來不是完美的面具,而是有血有肉的共鳴。”
“如果貴品牌相信我是適合你們的代言人,那請允許我在真實與專業之間保持平衡。”
短暫沉默后,品牌方負責人緩緩點頭。
“我們同意聯合發布。”她看向沈倩,眼神多了幾分贊許,“你剛剛那番話,比十次道歉都有力量。”
會后,眾人陸續離開。
沈倩拿起手機,準備起身,卻被周執一把拉住手腕。
“你還好嗎?”他低聲問。
她看著他,緩緩點頭,“你來了,我就好。”
兩人并肩下樓,電梯里只有他們。
氣氛安靜,仿佛外界的嘈雜都停在門外。
沈倩忽然低聲道:“我以前總覺得,有些事只能自己扛,習慣了‘別麻煩別人’,習慣了‘我能解決’。”
“直到你來,我才發現,原來靠近不是打擾,而是……答案。”
周執望著她,眼神溫柔。
“靠近你,從不是偶然。”他說,“是我看見你那么努力地一個人走,才想告訴你,有些路,真的可以兩個人一起。”
沈倩靠在他肩上,小聲說:“你知道嗎,剛才會議那會兒,我幾次都想握住你的手。”
“為什么沒握?”他低頭,眼里帶笑。
“因為我不想看起來像是在求你救場。”她說完自己也笑了,“可其實心里,真的很想。”
“那現在呢?”他停在酒店頂樓的落地窗前,轉過身看她。
她仰頭望他,在燈光映照下眼眶微紅,卻笑得溫柔。
“現在,”她輕輕握住他的手指,“我想緊緊地抓住你。”
“因為我知道——你就是我最溫柔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