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腳步悄然抵達城市的街頭巷尾。
樹葉開始染上淺淺的黃,空氣里多了一絲干凈澄澈的味道。清晨時,蘇黎走出門,一陣涼風掠過耳邊,她縮了縮脖子,卻因這分清涼笑出了聲。
沈硯舟已經站在樓下,手里端著兩杯熱豆漿。
“早。”他遞上一杯。
“你每天都能比我早到一分鐘。”蘇黎接過來,低頭吹著豆漿,“這是你的套路吧。”
“那你覺得我今天早起,是套路你,還是想多看你一分鐘?”
“那……你想聽哪個答案?”
“你給我的每個答案我都喜歡。”
兩人笑著朝地鐵站走去。
從確定要開店到如今已經過去整整兩個多月。他們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店鋪位置,簽了租約,裝修也已進入尾聲。
而在正式開張前的這段時間,他們回歸了原本的生活節奏——她繼續在廣告公司做文案,他則一邊工作一邊籌劃后續的經營模式。
“今天客戶說我寫的文案有‘戀愛的味道’。”蘇黎咬著吸管,半帶自豪地說,“你說是不是你影響了我。”
“所以你的意思是,我像文案?”
“你像我文案里那個帶光的男主。”
沈硯舟看著她:“你知道嗎,我覺得最幸福的事,是你每天都能寫著別人的故事,卻還愿意把最溫柔的那一部分,留給我。”
蘇黎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牽起他的手,在他手心輕輕畫了一個字:“你。”
“什么?”
“我畫了‘你’。你就是我想說的答案。”
生活里沒有什么大風大浪,他們開始學會為一塊洗潔布挑選顏色,為明天的晚飯爭論口味,也會在回家路上因為看見新開的甜品店而臨時改變計劃。
一切都不激烈,卻都扎實而有味道。
“周六下午我們去拍產品照吧。”沈硯舟在電梯里提議,“請攝影師來店里拍一組開業宣傳圖。”
“好啊。”蘇黎點頭,“到時候我帶幾件衣服換著穿。”
“你就是我們品牌的第一代代言人。”
“那我可要收費的。”
“我們是夫妻財產共享,不收費。”
“哎,你怎么老是有辦法堵住我。”
“因為我不想讓你離開我的邏輯。”
電梯“叮”地一聲停下,門打開,兩人一起走了進去。
裝修進入收尾階段的那天,他們特地請了一位熟識的攝影師來店里拍攝。
光線從玻璃櫥窗透進來,灑在潔白的臺面上,也打亮了蘇黎的側臉。
她站在店鋪中央,穿著一件淡杏色的長裙,正在為布景做最后調整。沈硯舟站在一邊,看著她蹲下、站起、轉身、拉椅子、拂桌布,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生活的細節和溫柔。
“好了。”她站直身子,沖他笑,“可以拍了。”
攝影師調好鏡頭,開始取景拍攝。蘇黎也從幕后走向鏡頭前,換上幾套不同的服裝,展現出設計理念的生活化與時尚感。
每一個角落都被精心布置,每一束光都被巧妙安排,照片里透出的不僅是美學,更是屬于他們的溫度。
拍攝結束后,蘇黎靠在沙發上,喘著氣:“沒想到比我平時拍廣告還累。”
沈硯舟遞來一瓶水:“你比那些職業模特更美。”
“嘴真甜。”
“因為心也甜。”
她輕輕一笑,拿出手機開始挑選照片:“我們這店,還沒正式營業就已經有那么多照片了,會不會太浮夸?”
“我不覺得。”沈硯舟坐下來,“每一張,都是我們努力的記錄。”
“那你最喜歡哪一張?”
“這張。”他指著其中一張她回眸一笑的畫面,“你站在柜臺后,手里拿著一杯咖啡,陽光照在你臉上——我看著就覺得,自己終于找到了想守護一生的日常。”
蘇黎沒說話,只是把照片保存到手機相冊的最上方,并命名為:“我們的小店·第一天”。
晚上兩人一起收拾現場,回到家時已經九點多。
她洗完澡出來,看到沈硯舟正在廚房煮著兩碗簡單的面。他穿著家居服,肩膀略微放松,臉上的疲倦被燈光淡化,只剩溫柔的輪廓。
“今天你辛苦了。”他遞來一碗面,“補充能量。”
蘇黎夾了一筷子,咀嚼幾口后眼睛亮了:“你什么時候學會放糖調味的?”
“看視頻學的,說是能中和疲憊。”
“有點甜,但……剛剛好。”
她咽下去,看著他:“這就叫——平凡日子里的小驚喜吧?”
“那我明天繼續給你點驚喜?”
“先讓我期待一下吧。”
兩人相視一笑,像是在心照不宣地說:生活的意義,不在于驚天動地,而在于這樣一碗熱騰騰的面和眼神里的溫柔。
周末的陽光正好。
他們起了個大早,為開業做最后的準備。沈硯舟負責打印宣傳單,蘇黎則整理著社交平臺的推文和內容發布。
“微博發了,朋友圈也更新了。”她抬頭看他,“你記得在你那個小號發一下試營業通知。”
“我那個小號就你一個好友。”
“那你就轉發我那個。”
“遵命。”
他們的互動自然流暢,就像早已共同生活多年那樣。而事實上,真正意義上的同居生活,才剛剛開始。
“店門口那塊歡迎板要不要再加點什么?”她拿著白板筆走到門邊。
“比如?”
“比如一句話,吸引顧客注意。”
“寫‘走累了嗎,進來歇歇’?”
“太硬了。”
“‘好天氣,不如喝杯好咖啡’?”
“還不夠溫暖。”
“那寫:‘如果你剛好在找溫柔,那剛好我們有’?”
蘇黎一頓,笑出聲:“這個可以。”
她把字寫上去,又在板角畫了一個笑臉太陽。
兩人站在門口看著這一幕,誰都沒有說話,卻不約而同握緊了彼此的手。
“沈硯舟。”她忽然低聲說,“你有沒有覺得,這些日子太不真實了。”
“我很真實。”他側頭看她,“我每天早上醒來,看見你躺在我身邊,就覺得我這輩子終于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蘇黎眼眶微熱,卻強忍住情緒:“我有點怕這種太好的感覺。”
“為什么?”
“怕幸福太短。”
“那我們就把每一天都當成永遠來過。”
“你這人說起話來怎么越來越會撩?”
“因為我一直在戀愛。”他說,“而且是和你。”
那一刻,她心口涌上一種說不出的滿足感。
那不是因事業成功而來的自豪,也不是短暫歡愉的喜悅,而是一種深沉安定的幸福,像是找到了一生的歸屬。
他們肩并肩站在一起,看著這間小店,看著那些親手布置的桌椅、角落的綠植、墻上的裝飾——每一寸空間,都是他們愛情的延伸。
而那些平凡的日子,也因為彼此的存在而開始有了重量。
正式開業的那天,比他們預想中還要熱鬧。
早上九點不到,就有第一位客人推門而入,是附近上班的白領男生,他點了一杯拿鐵后站在吧臺前問:“這是新店?裝修風格蠻好看的。”
蘇黎笑著點頭:“今天是第一天營業,歡迎光臨。”
對方掏出手機拍了一張咖啡照,又對著窗邊環境拍了幾張:“我發個朋友圈可以吧?打個廣告。”
“當然可以。”她遞過去一張印有小店logo的卡片,“以后常來。”
隨著這一條朋友圈的傳播,加上他們之前宣傳的預熱,店里很快就迎來了第一波人流。
有人是被設計吸引來的,有人是好奇地路過,有人則是被網絡平臺上的“寶藏咖啡館”關鍵詞吸引。
沈硯舟負責調配咖啡,蘇黎則穿梭在顧客之間,介紹菜單、推薦新品、時不時幫忙調劑氣氛。
“你們兩個……是情侶店主?”有位顧客笑著問。
蘇黎正要點頭,沈硯舟從后面插話:“是夫妻。”
對方一臉驚訝:“你們也太般配了吧!這氣場、這默契……我突然相信愛情了!”
蘇黎有些羞赧地笑著,低頭擦著桌面,卻偷偷瞪了沈硯舟一眼。
他聳聳肩,神情無辜。
整個上午,他們幾乎沒歇過,直到快中午時才有一段短暫的空檔。
蘇黎靠在柜臺邊喝水,擦著額角細汗:“我現在終于理解那些創業博主說的‘比上班還累’是什么意思了。”
“但是累得值得。”沈硯舟端來一塊剛做好的焦糖布丁,“你嘗嘗這個,我上午調了配比。”
蘇黎舀了一口,輕輕嗯了一聲:“甜度剛剛好,不膩也不淡。”
“你喜歡就好。”
“你做什么我都喜歡。”她看著他,目光軟下來,“哪怕你只是端杯水,我也覺得特別好喝。”
沈硯舟沒說話,只是伸手握住她的指尖,在店堂最不顯眼的一隅,兩人靜靜相對,仿佛外面熙攘世界都與他們無關。
下午三點左右,一個小女孩牽著母親進了店。
“媽媽,我要喝那個上面有愛心的咖啡。”
母親笑著解釋:“寶貝,那是給大人的飲料,你可以選熱可可。”
蘇黎聽見后蹲下來說:“我們這邊有特別為小朋友準備的奶泡可可,表面也可以畫愛心喲。”
小女孩眼睛一亮:“真的可以嗎?”
“當然。”她指了指吧臺方向,“我讓叔叔幫你做。”
于是,沈硯舟第一次在牛奶泡沫上畫了一個歪歪扭扭的小愛心,又在杯邊插了一片小熊造型的餅干。
小女孩喝第一口后就笑了:“是我喝過最好喝的!”
母親感慨地說:“你們的用心,讓人很暖。”
蘇黎望向沈硯舟,而他也正好看她,兩人眼神交匯,不言而喻。
這是他們想要的生活。
不是轟轟烈烈,不是萬人簇擁,而是每天遇見形形色色的人,聽見溫柔的話,看見真實的笑容,在每一個看似普通卻充滿心意的片段里,悄悄沉淀下屬于他們的溫暖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