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愛在細水長流
- 此生偏愛你
- 作家6Z8r77
- 3219字
- 2025-07-03 10:38:38
三月的清晨,陽光透過薄紗窗簾,灑落在米色的地毯上,像是細碎的金粉。
蘇黎醒得比平時早,身邊的位置空著,帶著尚未褪去的余溫。
她坐起身,披了件睡袍下樓,廚房里傳來細微的碰碗聲,伴隨著淡淡的姜茶香。
沈硯舟正在廚房煮粥,穿著淺灰色家居服,神情安靜而專注。他不擅長烹飪,卻樂在其中,只因她喜歡早晨有一碗熱騰騰的粥。
蘇黎沒有出聲,只是站在門邊看著。
這個畫面,她曾無數次幻想過。
不是驚天動地的浪漫,而是日復一日的溫柔,是清晨醒來,有人替你熬粥,有人記得你的口味。
“怎么不多睡一會兒?”沈硯舟察覺她的視線,回頭一笑,眼里帶著睡意未散的溫柔。
“聞到香味了。”蘇黎走過去,靠在他肩上,聲音輕軟。
“再等幾分鐘就好,今天放了紅棗和枸杞。”他說,“你不是說最近有點虛,養一養。”
“你記得還挺清楚的嘛。”
“你說過的,我都記著。”
蘇黎的心忽然像是被柔軟的綢緞輕輕擦過,泛起一圈漣漪。
他們坐在餐桌前吃早飯,陽光落在桌角,兩人無言,卻有著說不盡的默契與安穩。
吃過飯,蘇黎去了樓上的畫室。
這是她搬來后專門布置的私人空間,靠窗的位置放著畫架,旁邊是一排整齊的顏料罐與毛筆。她最近在準備一場小型個展,主題是“日常之愛”。
起初,她只是想記錄下生活的點滴,沒想到越畫越投入,越畫越覺得這些細節珍貴。
她畫沈硯舟為她吹頭發的背影,畫他們一起在廚房做飯,畫雨天他撐傘走在她外側,畫深夜他為她煮姜湯、背影在爐火前被拉得很長很長……
這些畫里沒有驚天動地的愛,卻有綿延不斷的情意,有她在這段關系中第一次真正獲得的安全感。
午后,陽光落得更暖了些。
蘇黎畫完一幅作品,正準備清洗畫筆,手機“叮”地響了一下,是沈硯舟發來的消息。
【我帶回你愛吃的點心,順便買了新口味的奶茶。】
她回了個“好”字,嘴角卻不自覺地上揚。
半小時后,門鈴響了。
她開門的瞬間,便看到沈硯舟一手提著小巧的點心盒,另一只手拿著兩杯熱奶茶,神情輕松愜意,像是剛從某個畫報里走出來的人。
“專屬快遞,為蘇小姐送上下午茶。”他揚了揚眉。
蘇黎接過奶茶,低頭一聞,果然是她最喜歡的黑糖芋圓口味。
“你今天特別有空。”她笑著調侃。
“為了你,我可以請一年假。”
“那你公司怎么辦?”
“副總裁正躍躍欲試,我得給年輕人機會。”他說著,一本正經地坐下拆點心。
蘇黎看著他那副煞有介事的模樣,笑得直不起腰。
他們坐在畫室的陽臺邊,喝著奶茶,吃著點心,聊著天,陽光灑在兩人身上,暖洋洋的,讓人舍不得動彈。
“蘇黎,其實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現在這日子,挺像夢。”沈硯舟忽然說。
蘇黎望著他,沒出聲。
“以前我以為愛情就是熱烈,就是你爭我奪、離合悲歡,可我現在才知道,原來真正的幸福,是這樣靜靜地坐著,哪怕一句話不說,也覺得很滿足。”
蘇黎靠在他肩頭,低聲說:“我也曾經不相信,兩個彼此傷害過的人,還能走回彼此。但你讓我信了。”
沈硯舟低下頭,在她發頂落下一吻:“我會一直陪著你,直到你煩我。”
“那我可得多煩煩你。”她輕笑。
陽光繼續灑在他們身上,仿佛時間都不忍心打擾。
周末,蘇黎和沈硯舟去了郊外的一處手工陶藝工坊,這是她早就想去體驗的地方。
工坊不大,卻布置得很溫馨。原木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手工陶罐、杯盞和小雕塑,還有不少情侶合照貼在墻上,記錄著彼此曾在這里的溫柔時光。
蘇黎換好圍裙,坐在轉盤前,第一次觸碰濕潤的陶泥,感覺冰涼中帶著微妙的黏膩。
“你做個碗吧,我做個杯子。”她說。
沈硯舟卻笑:“我做個你。”
“啊?”
“你等著,看我雕一個蘇黎小人。”
蘇黎哭笑不得地看著他一臉鄭重地開始捏泥,而她自己則在轉盤上努力控制那團濕軟的陶泥,不讓它歪得太厲害。
整個下午,兩人笑聲不斷。
沈硯舟做的小人雖然手短腳粗、比例失衡,但他給它捏了個畫筆,還專門畫上了她喜歡穿的風衣款式。
“你確定這不是卡通版胡蘿卜?”蘇黎一邊笑一邊拍照留念。
“藝術是抽象的表達。”沈硯舟說得理直氣壯。
做好的陶胚需要放在工坊里烘干幾天再燒制,老板讓他們在作品背后簽字。
沈硯舟提筆,在杯子底部寫下:“細水長流——S&Y”。
蘇黎看了一眼,心頭柔軟成一片海。
他們開車回家的路上,天色漸晚。
一路上他握著她的手,車窗外是晚霞和林影交錯的光斑,蘇黎忽然覺得,這樣的日子,是她夢里都不敢奢求的。
不是命運賜予的幸運,而是他們彼此重新爭取來的。
重來一世,不是為了原諒過去,而是為了重新學會如何好好愛一個人。
第二天晚上,蘇黎正在廚房煮糖水,突然接到母親的電話。
電話那頭傳來熟悉又略顯疲憊的聲音:“蘇黎,下周你爸生日,能回來一趟嗎?”
她怔了怔,良久才應聲:“好。”
掛掉電話,她望著鍋里翻滾的紅豆,神色微微有些走神。
沈硯舟從書房出來,見她一動不動地盯著爐火,走過去輕聲問:“怎么了?”
蘇黎回神,看了他一眼,低聲說:“我爸生日,我媽剛打電話讓我回去。”
“你不想回去?”
她搖搖頭:“不是不想,只是有點……不安。”
過去幾年,她和父母的關系并不融洽,尤其是父親,對她辭去穩定工作、轉行做畫展一事一直耿耿于懷。
但她知道,沈硯舟在她人生里重新回歸后,這些舊的牽絆,她終究是要去面對的。
沈硯舟沒有多說什么,只是伸手擁住她的肩,輕聲說:“我陪你回去。”
“你?”她有些驚訝,“你確定?”
“我是你男朋友。”他眼神溫柔,“未來也是你丈夫,總不能一直只留在你的生活一半。”
蘇黎心口一暖,眼眶微熱。
一周后,兩人一起坐上了回南城的高鐵。
途中沈硯舟拿出一本她喜歡的攝影集,兩人一邊翻一邊閑聊,仿佛那不是回去見父母,而是一次普通的周末旅行。
到了家門口,蘇黎心跳開始加速。
門打開時,母親驚訝地看見沈硯舟,愣了一下,隨即露出一個略拘謹的笑。
父親站在客廳,面色如常,未說話。
氣氛一時有些僵硬。
是沈硯舟先開口,微微鞠躬道:“伯父伯母,您好,我是沈硯舟。謝謝您愿意讓我來打擾。”
他的聲音平穩,帶著恰到好處的禮貌與真誠。
父親只看了他一眼,點了點頭:“坐吧。”
母親趕緊打圓場:“吃飯吧,菜都熱好了。”
飯桌上話不多,卻比蘇黎想象中平靜許多。
沈硯舟話不多,但每次開口都落在點上,既不過于討好,又能自然而然地把話題引向輕松。
蘇黎第一次發現,原來有些事,不需要太用力,就可以被慢慢化解。
飯后,蘇黎幫母親收拾碗筷,廚房里彌漫著淡淡的洗潔精氣味與晚飯余香。
母親一邊擦手,一邊猶豫地開口:“你跟他……是真的打算以后一起過了?”
蘇黎轉過頭,認真點了點頭。
“你爸爸啊,嘴硬心軟,他要真反對,今晚就不會讓他進門吃飯。”
“媽……”蘇黎輕聲喚了一聲,目光有些濕潤。
“其實你過得好,我們也就放心了。”母親拍了拍她的手,“年輕人嘛,誰沒錯過?關鍵是能不能把握住下次。”
蘇黎點頭,心里緩緩松了一口氣。
而客廳里,沈硯舟正和蘇父坐著喝茶,氣氛一度沉默。
蘇父忽然說:“你是做投資的?”
“是,主要偏醫療和文化項目。”沈硯舟放下茶杯,直視對方,“以前忙著賺錢,現在更在意陪伴。”
蘇父眉頭微挑,沒有立刻回應。
沈硯舟繼續道:“伯父,我知道我曾讓蘇黎受過委屈,這輩子我只想用余下的時間補償她,陪她,守她。”
蘇父沒說話,只是轉頭看向廚房方向,眼神有些復雜。
他當然知道沈硯舟是誰。
蘇黎當年第一次因為感情失控痛哭,是因為這個男人。可如今,他又親自上門,態度誠懇,眼里只有蘇黎。
他終究不是不通情理之人。
“你們自己決定吧,別太委屈彼此。”這是他最終的表態,雖不熱烈,卻實實在在給了他們一份祝福。
沈硯舟輕輕頷首:“謝謝伯父。”
那一晚,蘇黎靠在沈硯舟懷里,窗外是熟悉的老街燈光。
她忽然想起幾年前,她站在這扇窗前,悄悄流淚,懷疑自己是不是注定無法擁有完整的幸福。
如今,她卻在同一扇窗下,重新擁有了答案。
回程的高鐵上,兩人并肩而坐。
沈硯舟靠著窗打盹,蘇黎翻著手機相冊,翻到他們在陶藝工坊的合照,又翻到畫室那一幅幅以日常為名的作品。
每一幅,都記錄著他們如何一點一點重拾信任,一點一點擁抱生活。
這一世,他們學會了不去追逐轟轟烈烈的浪漫,而是靜靜守著柴米油鹽間的溫暖。
蘇黎抬頭,看著窗外飛速倒退的風景,心中默念:
愿這場重來的旅程,不再錯過,不再遺憾,只剩愛,在細水長流中緩緩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