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采辦
- 家族長生:從娶了鄰家寡婦開始
- 阿宅不要肥
- 2520字
- 2025-06-27 10:29:36
“怎的會有這么多?”
王翠翠聲音都變的激動。
老馮沒斷腿前,隔三差五進山打獵,再加上長子幫人做工,這些年家中也才存下七兩銀錢。
“其實不多了。”馮常解釋道:“每天能采藥約三百斤,均價五文來算,也有二十三兩有余,刨除五分利是給孩子們的,余下的都在這了。”
王翠翠掰著指頭,半晌也沒明白馮常是怎么算出來的結果。
“老大你還會算賬呢?”
“跟醫館的郎中學了一些。”
“那很好嘞,以后能給大戶人家做賬房先生。”
馮常不置可否。
非他不想,而是大戶人家的賬房壓根不會要外人,要么是自家親戚要么是養大的家仆。
當然,話又說回來,加減乘除他自是會的,可對做賬這等專業活他是一竅不通,永遠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
“娘,這些銀錢用來成婚夠了嗎?”
對于成婚的門道,娘親更有話語權。
“夠是夠了。”王翠翠心疼的說,“花銷這塊也看成婚的規模,富有富的辦法窮也有窮的門道,要娘說咱要不就別大操大辦了,能節省下不少銀錢。”
“娘我答應過荷蘭姐,也不說大操大辦,就照年前我狗哥家娶媳婦的排場來。”
“不持家不持家啊。”王翠翠雖幽怨,卻也按馮常的要求算了起來。
王翠翠說,馮常記。
不多時,一份賬單出爐。
聘金需二兩銀子包好直接給與女方,聘禮上活鵝一對、布匹、茶葉、酒、喜餅一兩六錢,因馮常臨時起意,首飾又需二兩銀打了銀簪與耳環。
新房籌備方面,婚床、衣柜、桌椅與米缸,用榆木制稍便宜些,鄰村木工包料打好需一兩四錢。
婚宴上,半頭豬、米面、蔬菜與酒水,需得二兩。
迎親也是大頭,樂師、轎夫、鞭炮……開支也要二兩左右。
此外便是雜項的開支。
租借花轎、婚書、媒人禮、新人鞋帽、布置婚房的紅燭窗花……也需二兩。
總需十二兩,正好把馮常近些日子辛苦所掙完全掏空。
當然,賬單僅是參考,王翠翠都是朝著多了算的。
等置辦完全,各方面都能留些余錢,再加上賓客回禮,最后也能剩下些銀錢。
馮常說道:“待我明天把今日的藥材賣去置辦了聘禮,就轉道去找虎子的夫子幫忙書寫婚書,媒人這塊就勞娘費些心思。”
“媒人挑你七嬸就行,正好后天就是吉日。打造家具的活計,我去找劉老根,他這人名聲好也靠譜。”
“那就說定了。”馮常說道,“天色不早,娘早些回房歇息。”
“好。”
……
……
次日清晨,
馮常早早吃了飯,趕著騾車去了村頭,馬臉早早在這等著了,見馮常趕著騾車,湊上前來。
“大牛哥,吃飯了沒。”
村戶間打招呼永遠樸實無華。
你吃了沒?
你干啥呢?
你知道嗎,他家……
“吃過了。”馮常說道,“正好你在,跟大家伙說一聲,今天開始就不要進山采藥了。”
“啊?”馬臉仿佛聽了天打雷劈。
馮常說道:“老翻山外圍的藥草基本被采遍了,這幾日數量越來越少,再想采藥只能往深處去,那太不安全,我要為你們考慮。記得跟大家伙都講明白,就是再采來藥我也不往縣里賣了。”
“好吧。”馬臉喪著臉,“那大牛哥有沒有找到別的掙錢的法子?”
“我還不知道你是個小財迷。”
馮常嘮著嗑,從現在的情形看,怕是誰也不敢想半月前馬臉能被馮常拿藤鞭村頭抽到村尾,那就跟生死大敵似的。
“我不是。”馬臉解釋道,“以前我回家,我衣服臟了哪兒摔了,我爹看見就要揍我。現在不一樣,跟著大牛哥能掙銅板,衣服再臟我娘也不吵吵我了,還給我做了兩套新衣裳嘞。”
“等我想想法子,用人時候準叫你。”
“好,大牛哥可不能忘了。”
“不忘,交代你的事兒可要跟大家伙交代好,等我把昨個的藥賣了,今天照舊來我家里取錢。”
“大牛哥瞧好吧。”
“去玩吧。”
別了馬臉,馮常趕著騾車,一個多時辰到了縣城大門。
騾車不讓進城,守城士卒攔下馮常。
按照慣例,繳納十枚銅板的進城錢,又給那士卒塞了五文,便睜只眼閉只眼放了馮常進去。
城門口的告示板前罕見的圍了一群人,馮常也不知發生了什么,他想去湊湊熱鬧,但板車上還拉著藥材,尋思等去藥堂折成銀子揣懷里,出城時再去看。
一路無阻。
馮常去的藥堂名為“仁心藥堂”,與只抓藥不看病的醫館不同,仁心藥堂既是藥堂也是醫館。
之所以選擇這家售賣藥材,而不是給父親治腿的益仁堂,是因為仁心藥堂民間風俗極佳,回收價也給的相對較高。
馮常常來,與里面的伙計也混熟了,見了騾車在藥堂門前停下,剛抓完藥名為“阿五”的伙計就過來幫忙搬藥材。
清點、擺放、折現……最終獲利一銀六錢,也就是一千六百枚銅板,葛根的售價就占了三分之一。
馮常離開時,一伙走鏢武行行頭打扮的人進了藥堂。
為首的是一名絡腮胡大漢:“伙計把你們的砒霜、烏頭、斷腸草有多少算多少都取來。”
腮胡大漢的同伴也不避諱,光明正大的商量著。
“用摻了毒的鮮肉勾引那大蟲,只要那大蟲吃了,縣衙的懸賞非我們莫屬。”
“還是老大精明,可惜沒遇到賣蛇的,用了蛇毒涂了箭頭刀刃,那大蟲不死也要脫層皮。”
“過了晌午去找附近村中的獵戶問問,蛇膽是個好玩意,應該有專門的養蛇人。”
“……”
聽著幾人商談,馮常喃喃道:“賞賜…”
阿五就在一側,說道:“你還不知啊,北望山脈生了頭成精的大蟲,吃了好些個過往的行腳商,縣衙貼了懸賞,只要砍了那畜生的腦袋,賞銀二百兩。”
“什么時候的事兒?”
馮常問道。
阿五想了想道:“張榜是今天早上,從食人大蟲被發現到有人報官也有個三五天了。”
馮常心下慶幸。
老翻山就屬于北望山脈,馮家村就在山腳下。
不再讓孩子們進山采藥的做法是對的。
他坐上騾車,腮胡大漢一行也離去了。
他衷心祝愿這伙人能宰了那大蟲,不然等那畜生心血來潮下了山就麻煩了。
趕著騾車,馮常去了集市。
先買了用于書寫婚書的紅紙,然后是布匹、茶葉、酒水……大鵝先不用買,可以從村戶手中購入,比市場價便宜些。
最后便是銀簪與耳環。
“二百文的加工費,忒黑了些吧。”
“你隨便去打聽,誰來都是這個價,縣里店鋪隨便挑沒比我這工費更便宜的了。”伙計自信壓根不怕馮常去比對。
最終,馮常咬牙支付了工費以及用于打首飾的二兩銀子。
打造首飾需要時間,但也不能回頭再來取,一旦離了眼,你就不知道會不會被人換了材料。
所以,馮常選中首飾的樣式后,一路跟著伙計去了后堂,伙計也沒趕他。
首飾成型,再買了個盛放首飾的木盒。
這一趟縣城之行便算完成了。
離開前,馮常特地去看了一眼縣衙張貼的告示。
二百兩賞銀殺虎……他看的眼熱,卻也知道這不是他能拿的錢。
“黑子麻煩你受累,我們轉道去看看虎子,順帶讓胡秀才把婚書擬了。”
“今晚犒勞你吃頓好的。”
沿著官道,馮常揮動手中藤鞭,心情美美的。
明天就能登門提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