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過去的臘肉,自然很快便分給士卒們補充身體。
畢竟只要是士卒,尤其是訓練的士卒,是非常需要蛋白質進行補充的。
雖然這個時代的人沒有這么清晰的認識,但多少感受得到,吃肉的士卒就是比不吃肉的士卒要強壯。
而劉禪也是非常清楚這一點,不過劉禪明白指望捕獵取肉到底是極其不穩定的。
劉禪開始通過郤纂那報紙,以及少府發布的公告,表示少府準備在明年入春后,低價出售豬仔,先到先得,售完為止。
只有擁有戶籍的百姓能購買,烈士后裔更能享受骨折價格,不過一戶只能購買一頭。
還是那句話,如今沒有大規模飼養牲畜的可能,所以只能采用散養的方式來馴養家畜。
到了過年時,再進行大規模的回購,從而給那些養家畜的百姓過一個好年。
而之所以指定有戶籍的百姓才能購買一頭,那是因為劉禪開始有意識的提高戶籍福利。
自己需要著手為清查人口做準備了。
而想清查人口,對朝廷來說戶籍制度便相當關鍵的存在。
但只靠朝廷本身清查人口是非常困難的,需要想辦法發動群眾,甚至讓百姓自發的想要獲取到相應的戶口。
但漢代以來,戶籍在朝廷的手中是最主要的納稅與服役依據,所以百姓們會想辦法逃役。
而世家豪族也樂得進行隱藏人口,從而使得自家能發展的更好。
劉禪的政策則是非常的簡單,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自己需要逐漸提高戶籍的福利,有戶籍那么兵役交稅什么事情便會找上你,但劉禪作為皇室,也會盡可能的補貼戶籍擁有者。
只可惜竹紙產量還是不夠,手頭老師也太少,再加上現在打仗才是最重要。
不然把戶籍與教育機會掛鉤,讓有戶籍的百姓才擁有受教育機會,然后進行大規模的掃盲工作,這是清查人口的最好方式,也是最穩妥的方式。
現在劉禪也不用著急,慢慢把戶籍本身所攜帶的福利增加起來,讓越來越多人主動去接受戶籍,而不是逃避戶籍,這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自己讓郤纂的報紙與朝廷主動發布的公告相互結合,則告知百姓們,等到入春后,少府會低價出售小豬仔,凡有戶口的每戶都能買一只。
對這樣的消息,蜀地百姓有人將信將疑,也有人樂得接受,最重要的是有人開始討論。
隨著各種新的生產工具在蜀地傳播,百姓們能清晰感受到自家的生活更好了一些。
在這樣的情況下,縱然再散養一只小豬仔好像也不是什么壞事。
畢竟對很多百姓來說養豬,也就只是每天從田里回來的時候,順手割一把草的事。
等到時候過年時,辛苦一年自己也能夠吃上肉了,不論怎么說都是好事。
所以對這政策,百姓們覺得自己若買到是占便宜,自然不會拒絕。
而劉禪特地選定商品交易繁茂的小鎮中發布消息,就是因為這里算蜀地消息匯總之地。
雖然不至于所有百姓都知道這件事,但也盡可能的把消息散播出去。
對劉禪來說,多一些人愿意掏錢出來的養豬,終歸不是什么壞事。
而劉禪提出讓百姓養豬時,朝廷之中有人覺得,不如把豬仔送給農戶,放到農戶中飼養,等到飼養到一定程度,朝廷就收回來,就當做來抵扣徭役就好了。
這提議被劉禪拒絕了,因為劉禪覺得朝廷送出去的東西,百姓是不會珍惜的。
相反要是組織起一個村的百姓弄個什么全豬宴給吃了,到時候朝廷怪罪下來,難道還能把整個從村子給平了么。
只能說面對法不責眾的光棍,對朝廷來說也沒什么很好辦法,這樣是會有損朝廷威嚴。
所以能市場解決的事情,就不要用行政命令去解決,讓少府直接以買賣的形式,低價出售豬仔,百姓想要購買自然就是會過來購買,對自己買到的東西百姓卻才是會珍惜。
再等到了過年之時,少府出面收購這些家豬,百姓覺得有賺頭就賣,沒賺頭就算,唯一的缺點就是少府需要掏錢出來而已。
但少府掏錢又不是朝廷掏錢,至少劉禪愿意,也就諸葛丞相能說幾句,其他人又能夠多少說什么。
至于少府的錢,大大小小的丞相府官員們不得不承認,自己的這位陛下的確是太會賺錢了,蜀鹽,竹紙,石蜜……隨著與吳國與曹魏之間的交易進行,少府的話語權越來越大了。
因為這些生意少府都是參與其中,這就使得劉禪的話語權越來越大了。
同時由少府出面發布福利,是劉禪這個皇帝隨時能決定的。
而如今朝廷的權力在丞相府中,這么大規模撒錢的事,需要經過丞相同意才行。
反正張裔覺得丞相府如今還是要把所有財力物力放到北伐上,實在沒這么多精力放在給百姓發福利。
再說陛下施恩百姓,這本來就是件好事,自己沒必要多說什么。
當然,在都江堰水系的百姓,今年過得相當不錯,或多或少都有一個好收成。
而在南中的百姓,也終于到了甘蔗收獲的季節,開始欣喜中帶著幾分忐忑的收割甘蔗。
在收割完甘蔗后,便用最快速度,把這些甘蔗送到滇池,來換取糧食與各種生活用品。
甘蔗收割后,必須要以最快速度進行制糖,因為甘蔗放的時間久了會腐敗,對當地的百姓來說,如果漢人以此為理由不收甘蔗,那自己的損失就非常嚴重了。
而李恢則已經引入如同漢中那般的水利體系建設,所以在滇池附近已經修建起了水力磨坊與連機碓,這使得把甘蔗碾壓成渣,榨取出蔗糖來也相當快速。
而當地百姓懷著的忐忑的真的把手中甘蔗,從漢人手中換到了糧食與生活用品,心中不由放心了不少。
甚至有的決定,把家中的田地多騰出來一點,種植甘蔗,這樣明年收獲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