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69章 黑道風云之奪命壽宴

第一章:壽宴前夕

北城的桂花落了滿地,靜心閣的伙計正忙著將曬好的花瓣收進陶罐。陳虎站在二樓的窗前,看著街上往來的車馬——鄭九爺的六十大壽就在明天,南城的幫派頭目幾乎都派了人送賀禮,青石板路上的馬蹄印疊著車輪轍,像幅被反復涂改的畫。

“陳叔,鄭爺爺要的壽桃都備好了。“秦念抱著個紅綢包裹的禮盒走進來,少年身上還帶著油墨香,剛從新開的書局回來,“南城的張老板說,明天親自來給九爺祝壽。“

陳虎接過禮盒,指尖觸到蒸籠的余溫。他認得那壽桃的樣式,是鄭九爺老家滄州的做法,頂上點著朱砂紅,像極了當年老爺子剛到北城時,在碼頭給弟兄們分的救命糧。

“林探長那邊回話了嗎?“陳虎掀開窗簾一角,街角的茶攤旁坐著個穿警服的年輕人,正假裝喝茶——那是林正雄派來的人,負責壽宴外圍的安保。自從碼頭案后,這探長總說北城的幫派聚會容易出亂子,非得親自盯著才放心。

“林探長說明天帶五個弟兄來,就坐在門口的茶桌,不打擾咱們喝酒。“秦念從懷里掏出個梅花形的銅制哨子,是上次碼頭案后林正雄送的,“他說要是有事,吹這個比開槍管用。“

說話間,鄭九爺的貼身護衛阿忠匆匆跑上來,手里捏著張燙金帖子,臉色有些發白:“陳爺,北境的人也送了賀禮來。“

帖子上印著只銜著銅錢的烏鴉,是北境幫派“鴉堂“的徽記。陳虎的眉頭猛地皺起——這伙人專做走私軍火的生意,三年前和噬狼會搶過地盤,據說司馬殤的不少槍支都是從他們手里買的。

“送的什么?“

“一壇三十年的女兒紅,還有張字條。“阿忠壓低聲音,“上面寫著'舊賬新算'。“

陳虎接過那壇酒,壇身冰涼,封泥上印著鴉堂的烏鴉印。他突然想起鄭九爺說過,年輕時在北境殺過鴉堂的老幫主,這趟祝壽,恐怕不是賀喜這么簡單。

“告訴九爺,明天的壽宴別請太多人。“陳虎將酒壇塞進柜底,用賬本壓住,“讓弟兄們多盯著門口,特別是北境來的客人。“

夜幕降臨時,靜心閣的燈一盞盞亮起。陳虎去給鄭九爺送壽桃時,正看見老爺子在擺弄個舊算盤,算珠碰撞的脆響里,混著窗外的桂花香。

“明天過后,我就把靜心閣交給你打理。“鄭九爺撥著算珠,聲音里帶著老態,“鴉堂的事,我早晚會了結,不能連累你們。“

陳虎剛想說話,就看見老爺子手腕上的佛珠——那串陪了他三十年的紫檀珠,今天少了一顆。鄭九爺順著他的目光看去,笑了笑:“上午給街角的乞兒了,也算積點德。“

離開時,陳虎看見林正雄的警車停在巷口。探長正靠在車門上抽煙,煙圈在月光里散成霧,和桂花香纏在一起。

“北境的人來了七個,住在南城的客棧。“林正雄彈了彈煙灰,“我查了,領頭的是鴉堂現任幫主,姓吳,據說一手飛刀出神入化。“

陳虎遞給林正雄個壽桃:“明天別穿警服了,就當是我的朋友來喝杯酒。“

林正雄咬了口壽桃,豆沙餡的甜混著桂花香漫開來:“放心,我帶的弟兄都是便衣。倒是你,盯緊那壇女兒紅,我總覺得不對勁。“

兩人站在桂樹下說了會兒話,風吹過,花瓣落在林正雄的警帽上,像撒了層碎金。陳虎突然覺得,這北城的夜,好像很久沒這么安寧過了。

第二章:壽宴驚變

鄭九爺的壽宴從辰時開始熱鬧起來。靜心閣的院子里搭了戲臺,唱的是《長坂坡》,趙云的槍纓剛挑落曹營大旗,就被一陣鞭炮聲蓋過了喝彩——南城的張老板帶著賀禮來了,紅綢包裹的禮盒足有半人高。

“陳老弟,九爺呢?“張老板是個微胖的中年人,手里盤著對核桃,笑起來眼睛瞇成條縫,“我帶了上好的龍井,給老爺子潤潤喉。“

陳虎剛要回話,就看見鄭九爺從正堂走出來,穿著身簇新的藏青色馬褂,手腕上的佛珠少了顆,倒顯得更精神了。他身后跟著個穿黑衫的年輕人,面生得很,眼神卻像鷹隼,掃過院子時在戲臺角的柱子上停了停。

“那是北境來的吳幫主。“阿忠在陳虎耳邊低語,“帶了六個護衛,腰間都鼓鼓的。“

吳幫主走上前,抱拳笑道:“九爺福壽安康。小的帶了壇薄酒,祝老爺子年年有今日。“他拍了拍手,兩個護衛抬著那壇女兒紅走進來,放在正堂的供桌上,與鄭九爺的壽桃并排擺著。

林正雄這時也到了,穿著件月白色的長衫,手里提著個點心匣子,看著倒像個教書先生。他沖陳虎使了個眼色,目光在吳幫主帶來的酒壇上頓了頓,又轉向戲臺角——那里藏著個穿黑衣的護衛,手正按在腰間。

“林探長怎么有空來?“鄭九爺笑著迎上去,“我還以為你們警察局忙得很。“

“九爺的壽宴,再忙也得來捧場。“林正雄打開匣子,里面是兩盒桂花糕,“剛從秦念的書局旁邊買的,據說用料實在。“

戲臺上的趙云正戰得酣暢,院子里的酒過三巡。鄭九爺被眾人圍著敬酒,臉上泛著紅光,喝到興頭上,突然指著供桌上的女兒紅:“北境的酒,我得嘗嘗。“

陳虎心里咯噔一下,剛想攔,就見吳幫主已經親手掀開了壇蓋。酒香瞬間漫開來,醇厚的窖香里,竟藏著絲極淡的杏仁味。

“這酒好!“鄭九爺接過酒杯,剛要飲下,手腕突然被林正雄按住。

“九爺,先讓小的替您嘗嘗。“林正雄的聲音很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他端過酒杯,湊到鼻尖聞了聞,臉色驟變:“這酒里有毒!“

話音未落,戲臺角突然傳來槍響。那個藏在柱子后的護衛舉槍就射,子彈擦著鄭九爺的耳邊飛過,打在供桌的壽桃上,紅綢瞬間被染成深色。

“拿下!“林正雄猛地扯開長衫,腰間的勃朗寧在手,槍響如驚雷,精準地擊中那護衛的手腕。院子里的弟兄們紛紛拔刀,與鴉堂的人混戰在一起。

吳幫主想翻窗逃跑,卻被陳虎一腳踹倒。短刀架在脖子上時,陳虎看見他懷里掉出張字條,上面寫著“司馬家的賬,用鄭九爺的命來還“。

“是鴉堂殺了司馬殤?“陳虎的刀刃又近了寸。

吳幫主冷笑:“那蠢貨搶了我們的軍火,死有余辜。但鄭九爺當年殺我叔父,這筆賬......“

他的話沒說完,就被正堂傳來的驚呼打斷。陳虎回頭,只見鄭九爺倒在供桌旁,嘴角溢著黑血,手里還攥著那杯沒喝完的毒酒。

“九爺!“陳虎沖過去時,老爺子已經沒了氣息,只有那串少了顆珠子的紫檀佛珠,還在指縫間輕輕晃動。

混亂中,吳幫主突然掙脫束縛,抓起桌上的匕首刺向陳虎。林正雄眼疾手快,一槍打穿他的肩膀,卻沒攔住人翻窗逃走。

“追!“林正雄大喊著追出去,槍聲在巷子深處此起彼伏。

陳虎抱著鄭九爺漸漸冰冷的身體,突然發現老爺子的指甲縫里,夾著片黑色的羽毛——那是鴉堂護衛帽子上的裝飾,卻比尋常的羽毛短了半寸,邊緣還有燒灼的痕跡。

戲臺的鑼鼓不知何時停了,月光從窗欞照進來,落在鄭九爺圓睜的眼睛上。陳虎突然想起昨天老爺子說的話,“舊賬新算“,原來不是指鴉堂的仇,是有人借著鴉堂的名義,來算司馬家的舊賬。

第三章:佛珠秘辛

鄭九爺的靈堂設在靜心閣的正堂,白幡在穿堂風里獵獵作響。陳虎守在靈前,手里捏著那串少了顆珠子的紫檀佛珠,指腹反復摩挲著光滑的木珠——第三顆珠子上,有個極淺的刻痕,像片殘缺的葉子。

“鴉堂的人都跑了,吳幫主中槍后被扔進了江里。“林正雄走進來,身上還帶著雨水,“但我查了,那壇毒酒不是鴉堂送的,封泥是后換的,里面的毒是南城藥鋪賣的'牽機引'。“

陳虎猛地抬頭:“你是說,有人借鴉堂的名義下毒?“

“而且鄭九爺指甲里的羽毛,“林正雄掏出個證物袋,里面裝著片黑色羽毛,“邊緣有火硝的痕跡,是特制的信號彈上的,北境的鴉堂根本不用這種東西。“

秦念這時端著碗姜湯走進來,眼圈通紅:“陳叔,我在九爺的床板下找到了這個。“他遞過來個紫檀木盒,里面裝著顆單獨的佛珠,正是那串上少的那顆,珠子里嵌著張卷成細條的紙。

紙上的字跡是鄭九爺的,力透紙背:“司馬家的賬冊有兩本,一本在鴉堂手里,記著軍火交易;另一本藏在靜心閣的橫梁上,記著當年通日的名單。若我遭不測,讓陳虎銷毀,勿要牽連旁人。“

陳虎的呼吸頓了頓。他想起碼頭案里的賬冊,林正雄交給南京督查的那本,原來只是其中一本。鄭九爺藏著的這一本,恐怕才是真正要命的東西——上面說不定有軍統局高層的名字。

“橫梁上的賬冊......“

“我已經讓人去取了。“林正雄的聲音壓低,“但剛才搜查吳幫主住處時,發現了這個。“他遞過來張照片,上面是鄭九爺年輕時的樣子,身邊站著個穿軍裝的男人,胸前的徽章是日軍的旭日旗。

陳虎的指尖突然發冷。照片背面寫著“昭和十七年,滄州“,正是鄭九爺說自己在北境殺了鴉堂老幫主的那一年。

“九爺當年......“

“他確實和日本人做過交易,用軍火換糧食。“林正雄嘆了口氣,“但后來反悔了,殺了日軍的聯絡官,才帶著弟兄們逃到北城。鴉堂的老幫主,其實是日軍的翻譯官。“

靈堂外突然傳來爭吵聲,是南城的張老板帶著人來了,手里舉著張字條:“鄭九爺欠我們的鴉片錢,今天必須還!“

字條上的字跡歪歪扭扭,卻和吳幫主帶來的賀帖上的筆跡有幾分相似。陳虎突然明白,這一切都是沖著那本賬冊來的,有人想借壽宴殺了鄭九爺,再嫁禍給鴉堂,順理成章地奪走賬冊。

“讓弟兄們守住靜心閣,別讓任何人進來。“陳虎將那顆佛珠放回木盒,“林探長,麻煩你去查查張老板最近和誰有往來,特別是北境來的人。“

深夜的靜心閣格外安靜,只有香燭燃燒的噼啪聲。陳虎踩著梯子爬上橫梁,手指在積灰的木頭上摸索,終于摸到個用油布包著的賬本。剛想取下,就聽見屋頂傳來響動,瓦片被踩得咯吱作響。

他猛地吹滅油燈,翻身躲進房梁與屋頂的縫隙里。月光從破洞照進來,照亮兩個黑衣人走進正堂,手里的刀在靈前的長明燈下閃著冷光。

“賬冊在橫梁上,動作快點。“其中一個黑衣人低聲說,聲音有些耳熟,像極了碼頭案里被抓的刀疤臉的同伙。

另一個人剛爬上梯子,就被陳虎一腳踹翻。短刀出鞘,寒光在月光里劃過,瞬間抵住那人的喉嚨:“說,是誰派你們來的?“

“是秦守業......“那人疼得直哆嗦,“他說拿到賬冊,就能讓軍統局的人放過他......“

話音未落,窗外突然飛來支冷箭,正中那人的胸口。陳虎抬頭,看見屋頂的黑影一閃,消失在夜色里,只留下片飄落的黑色羽毛——和鄭九爺指甲里的一模一樣。

林正雄這時帶著警察沖進來,看到地上的尸體,眉頭緊鎖:“秦守業果然沒死,碼頭案后他逃到了北境,勾結了部分鴉堂的人,想靠賬冊翻身。“

陳虎展開手里的賬冊,泛黃的紙頁上記著密密麻麻的名字,有日軍少佐,有北城的商人,甚至還有軍統局的高層。最末一頁畫著個小小的鴉巢,旁邊寫著“鴉堂老巢,黑水河底“。

“這賬冊不能留。“陳虎將賬冊湊到燭火上,火苗舔舐著紙頁,將那些罪惡的名字燒成灰燼,“九爺不想牽連旁人,我們該遂了他的愿。“

林正雄沒有阻攔,只是看著火光映在陳虎臉上,那串紫檀佛珠在他指間轉動,少了一顆的地方,像個永遠無法彌補的傷口。

第四章:塵埃落定

鄭九爺下葬那天,北城下起了小雨。陳虎捧著骨灰壇,走在送葬隊伍的最前面,林正雄穿著警服跟在旁邊,手里撐著把黑傘,遮住飄向骨灰壇的雨絲。

秦念帶著學堂的孩子們站在路邊,手里拿著白紙做的小花,稚嫩的聲音在雨里響起:“一拜天地,二拜高堂......“那是九爺教孩子們念的《朱子家訓》里的句子,如今成了送別的挽歌。

葬禮結束后,林正雄在靜心閣的桂花樹下找到陳虎。探長剛從北境回來,身上帶著水汽:“秦守業在黑水河的鴉堂老巢被抓了,賬冊的副本也找到了,牽連出不少軍統局的人,南京已經派人來查了。“

陳虎遞給林正雄一杯熱茶,茶水里飄著幾片桂花:“九爺的心愿了了,北城該太平了。“

“靜心閣怎么辦?“林正雄看著空蕩蕩的院子,戲臺還搭著,只是沒了鑼鼓聲,“要不要改成書局的分店?秦念不是說缺地方放書嗎?“

陳虎笑了笑,指了指橫梁:“我打算留著,以后兄弟們有個落腳的地方。“他突然從懷里掏出那串紫檀佛珠,少了一顆的地方用紅繩系著,“這珠子,九爺說能保平安。“

林正雄接過佛珠,指尖觸到光滑的木珠,突然明白鄭九爺為什么少了一顆珠子——那顆送給乞兒的佛珠,或許才是老爺子真正的心愿。

春雨漸漸停了,陽光從云縫里鉆出來,照在靜心閣的青瓦上,水珠折射出彩虹。陳虎抬頭,看見秦念帶著孩子們在院子里種桂花樹,小小的身影在泥土里埋下希望,像極了當年鄭九爺剛到北城時,在碼頭種下的那棵槐樹。

“陳叔,林探長,快來幫忙!“秦念揮著小手喊道,臉上沾著泥,眼睛卻亮得像星星。

陳虎和林正雄走過去,接過鋤頭。泥土的芬芳里,混著桂花的甜香,遠處書局的方向傳來朗朗的書聲,像首唱不完的歌。

陳虎低頭時,看見那串紫檀佛珠在風里輕輕晃動,少了一顆的地方,紅繩系著片新摘的桂花,在陽光下泛著淡淡的光。他突然覺得,所謂的江湖恩怨,終究會被歲月磨平,就像這北城的雨,下得再大,也擋不住春天的腳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兖州市| 芮城县| 沙湾县| 大足县| 行唐县| 桂东县| 青铜峡市| 扬中市| 葵青区| 金山区| 广昌县| 泰宁县| 龙游县| 武川县| 山阴县| 宜黄县| 鄂托克前旗| 寿光市| 宽城| 河北省| 阿拉善左旗| 龙山县| 巴南区| 梅州市| 通山县| 外汇| 雷波县| 邵阳县| 浦城县| 高密市| 高淳县| 新巴尔虎右旗| 邢台市| 昆山市| 永德县| 磐安县| 香格里拉县| 江阴市| 茶陵县| 泽库县| 黄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