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印鈔機
- 重生88:從縣城倒爺開始
- 零點茶館
- 2578字
- 2025-07-08 07:58:00
他一口氣報了十幾種專輯,周進聽得手忙腳亂,趕緊從屁股底下抽出一個小本子和鉛筆頭,歪歪扭扭地記著。
他的手,因為激動而微微發抖。這哪里是主顧,這簡直是財神爺!
“哥,你放心!我這兒都有!都是最好的母帶翻的!”周進一邊記,一邊興奮地保證。
他手腳麻利地從那個寶貝木箱里往外掏貨,譚衛東在旁邊看著都替他著急,干脆也蹲下來幫忙。
“輕點!輕點!”
周進看到譚衛東那蒲扇般的大手,跟抓磚頭似的抓起一摞磁帶,心疼得直咧嘴。
“哥,這帶子金貴,壓壞了磁粉就掉了,不能這么使勁兒!”
譚衛東被他念叨得直翻白眼,嘀咕了一句“破塑料盒子還當成寶貝了”,但手上的動作還是不自覺地放輕了些。
清點完三百盤磁帶,碼得整整齊齊,像一堵小墻。
林楓付了錢,卻沒有馬上離開。他拿起一盤磁帶,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故意提問。
“周進,看你這手藝,不像是一般的倒爺。怎么會窩在這犄角旮旯里?”
周進正沉浸在數錢的喜悅里,聞言一愣,隨即有些不好意思地推了推眼鏡。
“哥,你真是行家。我……我老家滬濱的,之前在復旦念物理,就喜歡擺弄這些。
后來家里出了點事,就……就沒念完,分配到晉原省一個國營廠修電器。
可那地方……一天到晚就是修電飯鍋、電風扇。
幾個老師傅天天喝茶看報紙,啥新東西都摸不著,待著憋屈,我就自己跑出來了。”
復旦?譚衛東在旁邊聽得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看周進的眼神立馬不一樣了。
這瘦得跟豆芽菜似的家伙,還是個大學生?
“技術活,沒地方施展,是憋屈。”
林楓點了點頭,又問,“那母帶呢?你這手里的貨,可不是一般人能搞到的。”
周進的臉上閃過一絲真正的驕傲,又迅速壓了下去,他壓低聲音,湊近了些。
“我爸以前是唱片廠的工程師,我哥現在就在羊城那邊一家合資的音像公司。
這些,都是他想辦法給我弄出來的第一手母帶,不是市面上那些翻了七八遍的垃圾貨。”
林楓心中了然。有技術,有家學淵源,更有核心渠道,這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寶藏。
他把手里那盤磁帶遞過去。
“正好,請教個問題。
上次拿的貨,有一盤王杰的,放到B面最后兩首歌的時候,聲音發顫,高音部分尤其明顯。”
譚衛東在旁邊聽著,滿臉莫名其妙,心想這不就是壞了嗎,換一盤不就得了?還研究上了?
周進的表情卻瞬間變了,喜悅和拘謹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近乎癡迷的專注。
他推了推眼鏡,身體前傾。
“是那種持續的、有規律的顫音,還是偶爾抖一下?”
“持續的,越到帶尾越嚴重。”
周進長長地嘆了口氣,剛才的興奮勁兒全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技術人員特有的煩躁和無奈。
他一屁股坐回小馬扎上,揉著太陽穴。
“我就知道,又是這毛病!國產的殼子,十個有八個這樣!
那個壓帶氈,要么是膠不行,用久了發粘,要么是本身密度不夠,頂不住磁頭的壓力。
帶子跟磁頭的接觸一不穩定,轉速稍微變化,聲音就全完了!
高頻細節全丟,聽著就跟隔著棉被似的!糟蹋東西!”
他話音未落,人已經縮回攤位底下,摸索了一陣,掏出一個生銹的餅干鐵盒。
打開來,里面不是磁帶,而是一堆鑷子、小螺死刀和一些零碎的塑料零件。
他從林楓手里接過那盤磁帶,熟練地用指甲撬開卡扣,三兩下就把磁帶外殼分解了。
“你看,”他用鑷子指著那個比米粒大不了多少的金屬彈片和上面的小氈塊。
“彈片沒勁兒了,國產料子,淬火不行。
想修好,得把這玩意兒換了。
或者,干脆把里面的帶芯,整個移到進口磁帶的殼子里去,那才叫一勞永逸。”
譚衛東在旁邊看得目瞪口呆,嘴巴張得能塞進一個雞蛋,悄悄扯了扯林楓的衣角。
“楓子,這……這玩意兒還能動手術?”
林楓沒理他,只是看著周進那雙在零件中靈活穿梭的手,笑了。
他要找的,就是這種人。
一個把一盤一塊五的磁帶,當成精密儀器來對待的瘋子。
他等周進把磁帶重新裝好,才不緊不慢地拋出了自己的想法。
“如果,有兩臺島國原裝的雅馬哈KX-W952雙卡錄音機,四個卡座同時開工,效率是不是能翻兩番?”
周進手上的動作停住了,他手里的鑷子“當啷”一聲掉在鐵盒里。
他下意識地點了點頭,呼吸都變得急促起來。
“如果,能直接從鵬城那邊,搞到成箱的TDK D90或者萬盛的AR60空白磁帶。
最好的I類帶,底噪干凈得像玻璃一樣。”
周進的喉結上下滾動了一下,他已經能想象出那種完美的音質了。
“如果,我們不光翻錄,我們還自己設計封面,用最好的銅版紙印刷。
我們做一個自己的牌子,比如叫‘風雷’。
風雷金曲,我們自己來選歌,把最帶勁的歌都收錄到一盤磁帶里,做成《風雷金曲榜》。
你覺得,會不會有人搶著買?”
林楓的每一句話,都在周進的腦海里投下一顆炸雷。
他描繪的那個場景,是周進連做夢都不敢想的畫面。
那已經不是簡單的翻錄磁帶,那是在創造,在打造一個屬于樂迷的王國!
“哥……你……你說的這些……”周進的聲音都在顫抖,他看著林楓。
“我出錢,出設備,出空白帶。”
林楓終于圖窮匕見,他拍了拍周進的肩膀,語氣平靜卻帶著一股無法抗拒的力量。
“你,出技術,出母帶,還有你這雙對音樂最挑剔的耳朵。”
“我們合伙,成立一個‘風雷音像工作室’。
我占七成,你占三成。你不用再守著這個破攤子風吹日曬。
你就在屋里,專心把音樂做到最好,怎么樣?”
周進呆立在原地,厚厚的鏡片后面,眼睛瞪得滾圓。
巨大的驚喜和沖擊,讓他一時間失去了思考能力。他張了張嘴,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林楓笑了笑,沒有逼他。
“你不用現在回答我。
十天后,我派人來石門找你。到時候,你再給我答復。”
說完,他沖譚衛東一甩頭。
“大譚,扛貨,走了。”
譚衛東如夢初醒,趕緊扛起那幾大包磁帶,腳步都有些發飄。
他跟著林楓走出很遠,還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
那個叫周進的青年,依舊像一尊石像,傻傻地愣在原地,在他的那個破舊的小攤前。
直到拐過巷口,那股刺鼻的氣味終于被市場的喧囂掩蓋。
譚衛東才把心里的疑問說出來,聲音壓得很低,帶著一股琢磨不透的困惑。
“楓子,俺有點不明白。賣衣服一件掙十幾二十塊,俺懂。
這玩意兒,一塊五的本,賣八塊,是掙得多。
可這么費勁……又是日本機子又是啥啥紙的,還得養活那個大學生,圖啥?”
林楓停下腳步,轉過身看著他,“大譚,我問你,衣服鞋子,一個人買一件能穿多久?”
“那得一季吧,省點的一年都行。”
“那磁帶呢?”
譚衛東愣了一下,咂摸著嘴,“這個……聽煩了,或者帶子絞了,就再買一盤?”
“不是。”林楓搖了搖頭,“王杰這個月出了首新歌,聽不聽?
下個月Beyond又出了張新專輯,買不買?
電視上放了首沒聽過的流行歌,滿大街的年輕人都在找。
要是咱們店里第二天就有了,你說他們來不來?”
“所以,大譚,這不叫買賣。”
“這叫印鈔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