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君王畫餅,詩仙出征(求月票,求追讀)
- 長生者:自貞觀開始看大唐
- 姚六郎
- 2028字
- 2025-07-11 14:16:47
然而陳壽不知道的是,這一日,整個長安城,炸了!
一首《將進酒》,如同一顆驚雷,在文壇的上空轟然炸響!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與爾同銷萬古愁!”
僅僅一天,這首詩以一種恐怖的速度傳遍了長安的大街小巷。
茶樓酒肆,勾欄瓦舍,處處都有人在吟誦,在驚嘆,在為那驚天動地的豪情而傾倒!
而它的作者,“陳先生”,也被冠以了一個全新的,也是唯一一個足以匹配這首神品的稱號——
詩仙!
……
翌日,立政殿。
陳壽踏入殿中,長孫皇后正坐在窗邊,手里捧著一卷紙,看得入神。
見他進來,她放下紙卷,臉上帶著一絲揶揄的笑意。
“詩仙大人,別來無恙啊?”
陳壽頭皮一麻,干笑著拱手:“娘娘,您就別拿臣開涮了。”
“這可不是開涮。”長孫皇后將那紙卷遞給他,“你自己看看,如今長安城的文人士子,都快把你捧上天了。”
陳壽接過一看,正是那首《將進酒》。
只是旁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注解,比詩本身長了百倍不止。
“陛下已看過此詩,贊不絕口。”長孫皇后幽幽道,“不過,你這次風頭出得太大,怕是……未必是好事。”
陳壽心中一凜,苦笑道:“臣明白。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你能明白就好。”長孫皇后滿意地點頭,“去吧,陛下在甘露殿等你。記住,藏鋒守拙。”
“臣,記下了。”
陳壽收起藥箱,躬身告退。
……
甘露殿。
今日的甘露殿,比往日多了一人。
一個身材微胖,面容白皙,眉宇間帶著幾分傲氣的錦服青年,正站在李承乾身旁。
他便是魏王李泰,字惠褒,小字青雀,素以聰慧好學,才情出眾而深得李世民喜愛。
“兒臣以為,此詩雖豪邁,卻也過于狂悖,少了些許儒雅敦厚。一介武夫,偶得佳句,當不得‘詩仙’之名!”
李泰手持一卷《將進酒》的抄本,言語間頗有些不屑。
他自詡文采風流,門下更是養著一幫文人墨客,編撰《括地志》,何曾將一個百騎司的武官放在眼里。
李承乾站在一旁,沒有說話,只是眉頭微皺。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奏疏,瞥了眼自己這個最得意的兒子,似笑非笑。
“青雀,你這是……嫉妒了?”
“兒臣不敢!”李泰連忙躬身,“兒臣只是覺得,此人鋒芒太露,恐非社稷之福。”
“哦?”李世民聞言,目光投向殿門,“說曹操,曹操就到。宣他進來。”
“宣,百騎司統帥陳壽,覲見——!”
陳壽邁步入殿,目不斜視,徑直走到殿中。
“臣陳壽,參見陛下,太子殿下,魏王殿下。”
“平身。”李世民抬了抬手,指著李泰手中的抄本,“青雀說你那首《將進酒》,狂悖無禮,你怎么看?”
尼瑪!!!
陳壽心中暗罵,面上卻恭敬道:“魏王殿下乃天潢貴胄,金口玉言,殿下說臣狂悖,那便是狂悖。”
他這副光棍模樣,反倒讓李泰噎了一下,準備好的一肚子說辭,竟不知從何說起。
李世民哈哈大笑,指著陳壽對李泰道:“你瞧瞧,他比你那些門客會說話多了。”
他笑聲一收,臉色變得嚴肅起來。
“不過,狂悖,朕喜歡!”
“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間,若無一點狂氣,豈非與那碌碌庸犬何異?”
李世民目光灼灼地盯著陳壽,“朕今日召你來,是有一件關乎我大唐國體顏面的大事,要交給你去辦!”
陳壽心中咯噔一下,暗道不妙。
“陛下請講,臣萬死不辭!”
“好!”李世民沉聲道,“再過一月,屆時,倭國、高句麗等藩屬之國,皆會派遣使臣前來朝貢。”
“這些年,他們名為朝貢,實為試探!年年都在文會之上,以詩詞、算學、棋藝等發難,想要折我大唐的顏面!”
李泰聞言,立刻上前一步,傲然道:“父皇放心!兒臣的崇賢館中,文士如云,必能挫敗那些蠻夷的銳氣,揚我大唐國威!”
“就憑你?”李世民哼了一聲,“去年是誰被高句麗的棋手殺得丟盔棄甲,最后還是靠房玄齡才勉強扳回一城?”
李泰的臉瞬間漲成了豬肝色,吶吶不敢言。
李世民不再理他,目光重新回到陳壽身上,“陳壽,你既有‘詩仙’之名,那今年這為國爭光的大任,朕便交給你了!”
“文會之上,你代表的,就是我大唐的臉面!”
“朕要你,以雷霆之勢,將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蠻夷,給朕狠狠地踩在腳下!”
“讓他們知道,何為天朝上國!何為……文道正宗!”
陳壽只覺得一個巨大的黑鍋從天而降,砸得他頭暈眼花。
這老李,是真把他當牲口使啊!
見他沉默,李世民眉頭一皺,“怎么,你不愿?”
“臣……惶恐。”陳壽苦著臉道,“臣不過一介武夫,恐難當此大任。”
“朕說你行,你就行!”李世民起身,走到他面前,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他湊到陳壽耳邊,壓低聲音,用只有兩人能聽見的聲音說道。
“你若能辦成此事,朕……無有不允!”
又畫餅!
陳壽心里瘋狂吐槽,臉上卻不得不擠出感激涕零的表情。
李世民見狀,以為他已心動,退后一步,聲音再次傳遍大殿:
“你若能在此次文會上,挫敗所有來使,揚我大唐國威!”
“朕許你……”
“無有不允!”
此言一出,李承乾與李泰齊齊變色!
無有不允!
這是何等驚天的承諾!
自大唐開國以來,便是那些開國元勛,也未曾得過如此封賞!
李泰看著陳壽的眼神,瞬間充滿了嫉妒與不甘。
李承乾則是深深地看了陳壽一眼,眸光復雜。
陳壽心中卻是一片平靜,甚至還有點想笑。
無有不允?
這餅畫的,是越來越大了。
他躬身下拜,聲音洪亮,“臣,領旨!”
不管你畫的是什么餅,老子先接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