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80年代的物價

江林并非每天都只是趕海,搜尋海貨之余,更多的時間是利用原身的記憶,腦海中的知識庫,再加上四處的調查,去了解這個時代的物價水平、消費狀況。

為此,他還專門跑去鎮上的集市一趟。畢竟,解決家里的困境,不僅僅是趕海獲取海貨,更重要的是要把收獲賣出去換錢。

他腦海中的“海洋知識庫”是利器,但它提供的物價數據更像是冰冷的骨架,需要現實的皮肉去填充。原主的記憶碎片里,只有模糊的“東西貴”、“錢難掙”的概念,缺乏精確的數字支撐。

通過調查整理,他了解到了常見海產品(菲律賓蛤仔/花蛤、縊蟶、泥蚶/血蚶)當前市場收購價、零售價范圍(國營水產站、個體小販、村民私下交易)。

漁村普通家庭基本生活物資(大米、面粉、玉米面、食用油、鹽、煤油、火柴)價格及大致月消費金額。省城大學生基本生活開支(伙食費、書本費、住宿費、雜費)標準范圍。

如海產品收購主要渠道:

1.國營水產購銷站:執行國家統購統銷政策,價格相對固定但偏低。

花蛤(菲律賓蛤仔):統購價約0.08-0.12元/斤(按大小、飽滿度略有浮動,通常壓價較低)。

蟶子(縊蟶):統購價約0.15-0.25元/斤。

泥蚶(血蚶):統購價約0.10-0.18元/斤。

特點:需憑水產證(漁民有定額),非漁民或超額部分收購受限,且可能壓秤、壓等級。優點是“合法”,錢票相對有保障。

2.個體小販(“二道販子”):活躍于漁村和集鎮之間,價格靈活,通常高于國營站,但波動大,看行情和關系。

花蛤:收購價約0.12-0.18元/斤。

蟶子:收購價約0.20-0.35元/斤(肥美大個的價格更高)。

泥蚶:收購價約0.15-0.25元/斤。

特點:現金交易,方便快捷,但可能短斤缺兩,價格不穩定,需討價還價。錢票相對無保障。

3.村民私下交易/以物易物:量小,價格更隨意。有時直接用海貨換米、換油、換日用品。價格參考小販收購價低端或更低。

4.零售環節(集鎮菜市場、小攤):

花蛤:零售價約0.18-0.25元/斤。

蟶子:零售價約0.30-0.45元/斤(旺季略低,淡季或大個的更高)。

泥蚶:零售價約0.22-0.35元/斤。

特點:直接面向消費者,價格最高,但江林兄妹不具備直接零售的條件和時間。零售需要攤位、時間成本,且容易被市管會(市場管理委員會)驅趕罰款。

江林經過盤算,國營站當前最好的選擇,雖然價格低,但安全;以后可以嘗試找相對誠信的個體販來進行交易。這樣才可以將一些珍貴的海產品賣出高價。當然了,這是后話。

家庭基本生活消費(估算):

口糧(按每月100斤成品糧計,混合粗細糧):

標二米(計劃供應):約0.142元/斤(需糧票)。黑市議價米價格可能翻倍甚至更高(0.25-0.40元/斤),且不穩定。

面粉:計劃價約0.17元/斤(需糧票)。

玉米面/番薯干:計劃價極低(幾分錢一斤),或自留地解決,是重要補充。市場議價約0.08-0.12元/斤。

月糧食支出(按計劃供應+少量議價):約15-25元(若全靠議價,則需30-40元以上,對貧困家庭是沉重負擔)。

食用油:計劃供應菜籽油約0.80元/斤(限量,需油票)。議價油1.20-1.50元/斤。普通家庭月消耗1-2斤,支出1-3元。

食鹽:價格低廉穩定,約0.15元/斤。月支出可忽略。

照明(煤油):計劃供應煤油約0.30元/斤(需煤油票)。點燈耗油,普通家庭月需2-3斤,支出0.6-1元。蠟燭更貴。

火柴:約0.02元/盒。月需幾盒,支出幾分錢。

基本調味品(醬油、醋):價格低廉,月支出幾角錢。

衣物、醫藥、人情往來等:彈性極大,貧困家庭能省則省。

糧食是壓垮窮人的大山。議價糧價格高企且波動,必須未雨綢繆,在有錢時盡量多儲備耐放的粗糧(玉米面、紅薯干)。油和煤油是奢侈品,必須精打細算。火柴、鹽等小錢也不能忽略,積少成多。維持這個家的消費,每月至少需要20-30元現金!這還不包括任何意外(如生病)。

省城大學生消費:

國家補貼部分:

助學金:分等級。一般師范、農林等院校或專業有較高補貼。普通本科助學金覆蓋面廣,但金額不高。甲等助學金約22元/月,乙等約18元,丙等約14元。姐姐江月成績優異且家庭困難,能評上甲等(22元)。

伙食補貼:部分包含在助學金內,或通過食堂飯菜票體現。食堂主食(米飯、饅頭)價格低廉(幾分錢一個/一兩),有補貼。

學生個人主要現金支出:

伙食費:食堂菜金是主要開支。素菜幾分至一角多,葷菜兩三角至五角。女生飯量小,極其節省(多吃素、少打葷),月伙食費約12-18元(含國家補貼后仍需自己負擔的部分)。

書本費、講義費:每學期初集中支出較大,攤到每月約3-5元(教材多為學校翻印,價格較低,但需購買筆記本、文具)。

住宿費:極低,象征性收費,每學期幾元至十幾元,攤到每月可忽略(1-2元)。

雜費(洗漱用品、信紙郵票、少量生活用品):月約2-4元。

衣物:大學生普遍樸素,一件衣服穿多年。購買新衣是重大開支,通常靠家里帶或假期打工,不列入月生活費。

估算一個省城大學生(享受甲等助學金)每月最低必須現金支出:約18-27元。若助學金等級低或需要額外購買參考書、生活用品,則需更多。

韓江對比著眼前幾天來的收獲和腦海中的數據,心中快速盤算:

數量估算:蛤蜊最多,約莫有40-50斤;蟶子(含四條蟶王)次之,約30-35斤;泥蚶大約25-30斤。總重量輕松過百斤。

價值估算(按相對安全的國營水產購銷站收購價):

蛤蜊:50斤*0.15元/斤(取中值)=7.5元

普通蟶子:30斤*0.28元/斤(取中值偏高)=8.4元

四條蟶王:按個體估算,每條至少1斤半以上,且品相稀有,保守按1.5元/條*4=6元(遠超普通蟶子單價)

泥蚶:28斤*0.20元/斤=5.6元

總計:7.5+8.4+6+5.6=27.5元!

27塊5毛!

這個數字像一道閃電劈中了江林!他記得父親在時,運氣好、出大力氣跟船出海一趟,分到的現錢也不過十幾二十塊。而他和妹妹,只用了幾天!

這幾乎相當于村里一個壯勞力辛苦一個月的收入(很多家庭現金收入極低,以工分和實物為主)!更是姐姐在省城一個月的最低生活費!

江林將心里的盤算,告訴姐姐江月。一家人決定明日就前往鎮上集市把幾天來的收獲賣出去。

晨光熹微,灘涂在退潮后裸露出遼闊的灰褐色沙泥,空氣里飽浸著咸腥與生機。江林蹲在水邊,小心翼翼地將最后一只肥碩的蛤蜊放進舊木盆。

盆底早已鋪了厚厚一層濕潤的海草——碧綠的石莼和深褐的馬尾藻,帶著海水的清涼。那些精心挑選的收獲,如同沉睡的寶藏,被妥帖地安放其中:

外殼厚實、紋路清晰的蟶子;個大飽滿、微微張合著殼的蛤蜊;黑褐色、沉甸甸的泥蚶。最珍貴的,是那六枚僅有銅錢大小、外殼布滿粗糙皺紋、邊緣呼吸孔清晰可見的小鮑魚,以及用厚布包裹、盛在小竹筒里、呈現出誘人橙黃色的海膽黃。

“哥,都裝好啦?”小魚的聲音帶著興奮的顫音。她蹲在旁邊,小手緊緊攥著哥哥的衣角,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盆里的“寶貝”,小臉上滿是鄭重其事,仿佛在看護著全世界的希望。

“嗯,裝好了。”江林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沙粒,目光掃過盆中碼放整齊的收獲,心中升起一種沉甸甸的踏實感。他拎起沉甸甸的木盆,放在獨輪車上其他海貨的上面,“走,小魚,跟哥趕集去!”

“趕集去了!”小魚歡呼一聲,小小的身體似乎瞬間注滿了力氣,緊緊跟著哥哥的腳步,踏上了通往鄰村集市的那條蜿蜒土路。

腳下的路崎嶇不平,塵土在晨光中微微浮動。路兩旁是望不到邊的鹽堿灘,稀疏地生長著耐鹽堿的堿蓬和黃須菜,在咸澀的海風中頑強地伸展著暗紅或灰綠的枝葉。

遠處,巨大的鹽田在陽光下泛著刺目的白光,隱約可見如螻蟻般緩慢移動的曬鹽工的身影,古銅色的脊背在烈日下彎曲如弓。

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揮之不去的鹽鹵氣息,與灘涂的腥咸混合在一起,構成了這片土地獨特的底色。

走了約莫半個時辰,人聲漸漸鼎沸,如同沉悶海面涌起的喧囂浪頭。集市的輪廓在前方顯現。沒有固定的圍墻,只是沿著一條稍寬的土路自然延伸開來,像一個巨大的、充滿生機的露天蜂巢。

踏入集市,聲浪與氣味如同潮水般瞬間將人淹沒。

“新鮮帶魚——剛上岸的帶魚嘞!便宜賣嘍!”

“海蜇皮——透亮的海蜇皮!拌涼菜頂呱呱!”

“蝦醬——臭香臭香的蝦醬!下飯神器!”

“剛摘的黃瓜茄子——頂花帶刺兒!水靈著吶!”

“老鼠藥——蟑螂藥!藥到命除!”

此起彼伏的吆喝聲,尖銳的、嘶啞的、拖著長腔的,混雜著討價還價的爭吵聲、自行車的鈴鐺聲、小孩子追逐嬉鬧的尖叫聲,匯成一股巨大而嘈雜的音浪,沖擊著耳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山市| 长治县| 加查县| 当雄县| 余姚市| 谢通门县| 淮安市| 德庆县| 巴马| 珲春市| 巴东县| 双牌县| 明水县| 太仆寺旗| 罗江县| 宜宾县| 丹寨县| 呼伦贝尔市| 黄大仙区| 曲水县| 丰城市| 青神县| 长治县| 新野县| 抚松县| 新干县| 鹤壁市| 屏东市| 武陟县| 新兴县| 常山县| 贺兰县| 梁平县| 巴林右旗| 锡林郭勒盟| 北流市| 望城县| 奈曼旗| 海阳市| 乃东县| 陵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