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天道人道,武道吾道

  • 天日燭世
  • 冊冊吃
  • 2145字
  • 2025-06-26 08:05:00

歸根結底,他仍不認為武道能完全用“唯心”解釋。在他看來,念燈、志火這些看似唯心的武學道理,其實都有其符合邏輯之處。

誠然有人會說“你都穿越異世了,還死守什么唯物陣營”。鹿沉覺得這想法大錯特錯。

首先,“唯心”和“唯物”并非天然對立、水火不容。如果硬要把它們看作兩個勢不兩立的陣營,這種劃分本身,就已經(jīng)是一種更高一階的“唯心”想法。

相反,鹿沉相信,萬物處于動態(tài)變化之中。在特定時期,心與物可能相互對立;而在特定條件下,它們又能相互轉化、彼此促進。這才是他堅守的、更高一階的“唯物”態(tài)度。

回顧自身經(jīng)歷,自點燃念燈以來,他摧枯拉朽,殺人如麻,看似行龍傲天、湯姆蘇故事。細究原因:一是天生體魄雄健;二是沸心血帶來的志火爆發(fā);三或許是穿越者獨有的靈魄優(yōu)勢。

這天生體魄,完全符合經(jīng)典物理觀念。肌肉發(fā)達,骨骼粗壯,自然比瘦弱者更能打。牛奴兒時期的鹿沉雖未習武,卻天生神力,遠超常人。

而他的對手們,無論習武多久,點燃念燈多早,也只是在招式上打磨,體魄本身并無質變,這才給了鹿沉逞威的機會。

這恰恰說明武道并非純唯心,體魄才是根本基礎。一旦點燃念燈,大家起點相近,鹿沉的天生神力就成了他的巨大優(yōu)勢,橫掃敵手合情合理。

其次,志火所代表的“身心合一”,鹿沉也能接受。因為這并非此世獨有。前世就有老人為救孫子情急之下抬起汽車,不久力竭而亡的例子。

還有所謂的“zone狀態(tài)”、“心流”、“化境”,都與“志火”的說法高度契合。

最后是穿越本身,這大概最玄乎,鹿沉目前無法解釋。但這玄乎未必完全唯心,也未必直接關聯(lián)此世武道。

他踏入武道門檻的三大條件,雖有玄妙之處,但鹿沉總能抓住其核心邏輯,不至于完全摸不著頭腦。

唯獨這“志火尚在人力極限,而志火所照的‘心氣’卻能突破極限”的說法,讓鹿沉感到茫然不解。他真心求教于許冬枝,也做好了辯論一番、尋求真理的準備。

許冬枝聽完,卻用奇異的目光審視他良久,才淡淡道:

“問得好。”

她說:“你能想到這點,是大不易,大成就,也是大智慧。若只會照本宣科,把前人留下的東西當作理所當然,注定成就不高。”

“……不會是諷刺我吧?”

鹿沉完全沒想到是這個回答,不禁心花怒放,老臉微紅。

但看許冬枝神色如常,又有點不信,疑道:“那你看起來怎么不太高興?這不是好事么?”

“弟子聰明,當然是師傅的福氣。”

許冬枝指了指鹿沉,再指了指自己,虛握粉拳作勢要打,“可你我只是單純的師徒嗎?你這蠢東西,還看不出來我嫉妒啦!當年我悟到這點,已練武一兩年,比你晚多了!”

“……哦。”鹿沉一愣,立刻正襟危坐,目不斜視,竭力繃著臉,像只努力嚴肅的大馬猴。

許冬枝看他那樣子,知道他心里正美著呢,只是強忍著不露出來,當下翻個白眼,繼續(xù)解釋。

“你的思考,已遠超世上九成俗人。常人只知練武是打打殺殺,殊不知練武更要練腦。真正的高明境界,從來都是貫通古今,容納天地,神思遨游八極,目光洞穿四海。”

許冬枝語帶譏誚:“俗人別說對‘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的天道境界有所領悟,也不求明了‘洞察世情’‘明辨紅塵’的人道,就連‘吾修之武道’和‘武修之吾道’這兩者的關系,都看不真切。”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這是天道。

洞察世情,明辨紅塵。這是人道。

吾修之武道,武修之吾道。這是“武道”與“吾道”。

鹿沉仔細咀嚼這段話,興趣遠比之前聽念燈、志火、心氣時濃厚百倍。直覺告訴他,這才是通往真正武道巔峰的正途:“求師尊指點,講講這個道理。”

許冬枝聽了這話,眼睛彎得像月牙,笑得露出一口白牙。

鹿沉言辭雖恭敬,但比起秦子塵那種奴顏婢膝的奉承,畢竟是云泥之別。但對許冬枝來說,說話的對象不同,感受也天差地別。

聽秦子塵說話,像聽塵土,聽鹿沉說話,像賞皓月。

“你點燃念燈不久,本不該提這些。但你問到了武道的根本,不講清楚,你也不會罷休。既然還沒涉及‘吾道’,就先不論。”

許冬枝道:“‘武道’聽起來玄乎,其實大道至簡。無奈世人懵懂,不外乎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你可曾想過——”

她看向鹿沉:“遂古之初,誰人傳之?武道奧玄,何由肇之?濫觴流變,誰可定之?兩百載前法若何?五百春秋又如何?一千寒暑時如何?兩千歲月當如何?五千星霜時如何?”

許冬枝連珠炮似的發(fā)問,如同九霄驚雷,直劈鹿沉腦海!電光火石間,他臉色驟變,瞬間想到了四個字。

……武道之史。

武道有歷史,可以借鑒,可以研究。

通過了解武道發(fā)展的歷程,把握千百年來武道的脈絡,前路才能清晰。這樣不僅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知其所以有。

鹿沉想到此處,豁然開朗,終于明白了許冬枝所說的“大道至簡”并非虛言。

武道并非神授天理,它自有其起源、流變、傳承和延續(xù),如同薪火代代相傳。這是“大道”。

“至簡”則在于一種最樸素、孩童都懂的道理:刨根問底,直到真相大白。

——換句話說,武道之名雖異,其本質與物理、化學、數(shù)學、哲學等并無不同。都是從無到有,由疑問催生探索,歷經(jīng)數(shù)千年無數(shù)先賢前仆后繼、點滴積累,才走到今天。

踏上這條路,不應把它看作天然存在、神授天成的“發(fā)現(xiàn)”,而應視為探索未知、完善自身的“創(chuàng)造”。

許冬枝所說的要看清“武道”和“吾道”,道理就在這里。

武道并非預設一條直通山頂?shù)呐_階,讓人按部就班往上爬;它是一片無邊無際的原野,任人自由馳騁。

沒有這種認知,怎能稱得上是真正的武者?

有了這種認知,武道又怎會只是一個人的道路?它與探索天地至理的天道,又有什么區(qū)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琼中| 额济纳旗| 宁都县| 耒阳市| 日喀则市| 娄烦县| 清水河县| 甘洛县| 太谷县| 洪泽县| 怀远县| 莱芜市| 兖州市| 临清市| 青浦区| 滦南县| 青海省| 荣昌县| 邮箱| 察隅县| 镇赉县| 始兴县| 舒城县| 桃园县| 鹤山市| 陕西省| 白沙| 抚远县| 叙永县| 壶关县| 武威市| 平度市| 丹寨县| 松桃| 封开县| 宜都市| 宜州市| 油尖旺区| 临朐县| 平邑县| 通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