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并不是TF30發動機不好,而是它不適合F-14‘熊貓’戰斗機。
TF30發動機在靜止海平面推力可達82.3~93千牛,也就是8.4噸~9.5噸的推力。在特定情況下,最大起飛推力可達95千牛,即9.7噸的推力。
這個推力,是相當優秀的。
世界上其他國家,能夠研制出像TF30發動機的,一只手都數得過來。
陳羽用相同的方式,分別獲得F100-PW-100、F100-PW-200發動機的資料。
F100渦輪風扇發動機,這是美國普惠公司研發的第四代軍用渦扇發動機,該發動機的研發始于1968年,目的是滿足美國空、海軍空中優勢戰斗機計劃的需求,大幅度提高發動機的推重比,并改善進氣道與發動機的匹配性。
F100-PW-100、F100-PW-200屬于同一核心機兩種發動機。
F100-PW-100發動機主要裝備在F-15戰斗機,F100-PW-200主要用于F-16戰斗機。
眼前這臺F100-PW-100中間推力6.65噸,最大加力推力108.06噸,推重比7.8,空氣流量101.1kg/s,質量1386kg,而F100-PW-200的最大加力推力6.65噸,推重比7.7,空氣流量101.6kg/s,質量1410kg。
兩臺發動機的渦輪進口溫度都是1399℃,長度4856mm,直徑1181mm。
這款發動機采用了高強度重量比、耐高溫的合金材料,并首次使用了單元體結構,由5個可更換的單元體組成。
整個發動機的結構包括皮托管式鈦合金進氣口、21個可變彎度的進口導流葉片、10級軸流式高壓壓氣機等,其高壓壓氣機的前3級整流葉片可調,轉子由鍛造盤疊成,采用熱等靜壓工藝制造。
“美國人在航空發動機的加工工藝,確實是領先于全世界。”陳羽贊嘆著。
就這兩臺F100渦輪風扇發動機,包括了高壓渦輪和低壓渦輪的多級軸流式結構,以及先進的材料和冷卻技術的應用。
高壓渦輪采用2級軸流式設計,其中第1級采用沖擊冷卻,第2級采用對流冷卻。第1級轉子葉片和導向器葉片材料為定向凝固鎳基合金MAR-M200,并加有PWA73涂層,以提高耐熱性和抗腐蝕性。。
低壓渦輪同樣采用2級軸流式設計,第1級非冷卻轉子葉片材料為PW1484單晶合金,盤為IN100材料,并涂有PWA73涂層,以增強其機械性能和耐用性。
加力燃燒室采用可變面積的燃油噴嘴,能夠在最小壓力下實現軟點火,提高發動機的啟動可靠性和效率。外涵道采用帶鈦合金桁條的加強殼結構,襯筒為有陶瓷涂層的Haynes 188鈷基材料,以承受高溫和高壓環境。
而噴灌則是采用平衡梁式收斂-擴張型設計,能夠有效調節排氣流量和速度,提高發動機的推力和效率。
“現在就算全套設計資料,中國也制造不出F100發動機!”陳羽嘆了口氣。
單單有設計資料是不夠的,還得有高水平的工程師、熟練的工人,以及相應的加工設備。
比如發動機的葉片,都得采用高端設備進行加工。
而這些,中國并不具備。
美國佬研制的產品確實先進,但是對于現在的中國而言,實在是生產不了。
相比之下,蘇聯方面的發動機,對加工要求沒那么高,反而努努力還能生產。
在動力方面,除了普惠之外,還有通用電氣,通用電氣通用是巨無霸。
最先出現在陳羽面前,是一臺T700-GE-700渦軸發動機!
T700-GE-700渦軸發動機是通用電氣最新研制成功的渦輪軸發動機,裝備在美國‘黑鷹’直升機上面,單臺功率達到了1165千瓦,也就是1560軸馬力,很離譜的是,在滑油全部泄露后,發動機還能運行半小時。
陳羽臉上一副感興趣之色,如同普通的軍迷,實際上他心中樂開花了。
中國航空工業方面,有著一個非常明顯的薄弱點,那就是直升機!
中國直升機方面的水平,簡直是弱得可怕。
說起中國直升機發展史,那就得從1958年中國引進蘇聯米-4直升機,然后哈爾濱飛機工業公司按照蘇聯提供的全套圖紙資料開始仿制米-4,然后就有了中國第一種多用途直升機‘直-5’,直-5是1980年才開始停產,共生產了545架,廣泛用于物資、人員輸送、救生、邊境巡邏。
直-5雖然停產,也是中國直升機中的主力,可以晝夜復雜條件下飛行,可運11名全副武裝傘兵,超載時可運15名,可載1200千克輕小型裝備或貨物,救護時可運8名擔架和1名醫護人員,可外部吊運1350千克貨物。
空重5121千克,最大燃油量111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7600千克,作戰半徑250千米,航程520千米,最大平飛速度210公里/小時,最大爬升率4.3米/秒,動升限6000米,懸停高度2000米,續航時間3小時40分。
至于1976年,中方與法國宇航公司簽署合同,允許昌河飛機工業公司生產三發SA321‘超黃蜂’重型運輸直升機,但是到目前為止,這款直升機連樣機都未制造出來。
而且哪怕是法國‘超黃蜂’,實際上按照現在劃分,它也不是重型運輸直升機,而是中型運輸直升機,。
之所以說是重型運輸直升機,無非是欺負中國對該領域不了解,以及中國沒地方進口更好的直升機。
SA321‘超黃蜂’直升機,這是法國國營航宇工業公司研制的三發中型多用途直升機,是由SA3200‘黃蜂’直升機發展而來,這款直升機駕駛艙乘員5人,可載27名乘客或15名士兵,長度23.03米,旋翼直徑18.9米,尾槳直徑4米,高度6.66米,旋翼面積280.6平方米,空重698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13000千克,最大飛行速度249千米/小時,實用升限3150米,航程1020千米,爬升率6.7米/秒,推重比0.3,內部載油量3900升,武器有四個外掛點,可掛4枚尋的魚雷或兩枚AM-39‘飛魚’反艦導彈。
‘超黃蜂’直升機已經在兩年前生產,一共生產了105架。
相比‘超黃蜂’直升機,‘黑鷹’直升機乘員2人,長度19.76米,旋翼直徑16.36米,高度4.05米,旋翼面積210平米,空重4819千克,最大起飛重量,最大飛行速度357公里/小時,實用升限5790米,航程2220公里,作戰半徑592米,爬升率4.5米/秒,推重比0.31,可以說全面占優。
‘超黃蜂’直升機屬于過去式的直升機,而‘黑鷹’直升機屬于現在式和未來式。
哪怕再過三四十年,‘黑鷹’直升機都還可以繼續服役,繼續發揮著作用。
從中可以看出,中國直升機工業相距世界甚遠。
而直升機的核心,毫無疑問是動力,也就是直升機的發動機!
‘黑鷹’直升機優秀的性能,毫無疑問其搭載的兩臺T700-GE-700渦軸發動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