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學校放暑假,整個北航顯得非常冷清。
‘殲-7改’團隊,還在忙著。
完成設計的新裝備技術,拿著設計圖便制造樣品,進行測試著。
大家并沒有因為看了‘西方-81軍演’紀錄片而被打擊得一蹶不振,而是很快就重新燃起了斗志,斗志比之前更高,投入到了工作去。
這就是中國人所具備的優秀品質,打不垮、壓不倒,意識到巨大差距不是選擇躺平認輸,而是更有動力去努力拼搏。
中國,從不甘心于當一個失敗者,從不甘心在國際上扮演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
對于‘殲-7改’團隊,不管是老師、專家還是學生,都沒有暑假這個說法。
‘殲-7改’團隊最重要的事,便是將‘殲-7改’設計圖全部完成。
終于,這一天的航空發動機完成了所有設計圖紙。
有了更多人參與,繪制圖紙速度比之前快了很多。
到了這一步,可以說可以制造‘殲-7改’樣機。
其中負責航空發動機的人,前往了410廠,也就是沈陽黎明機械廠。
陳羽和錢永強,也一起到了這個在航空界大名鼎鼎的國營廠。
沈陽黎明機械廠(國營第410廠),始建于1954年,是國家‘一五’期間156項重點工程項目之一,新中國第一個航空渦輪噴氣發動機制造廠,當年蘇聯發動機的仿制工作便是在這個廠進行的。
仿制發動機,看似很容易,實際上并非如此。中國1963年開始仿制R-11F-300發動機,1965年全面展開試制,1966年12月國家驗收,1967年小批生產并完成生產定型,直到1970年開始批量生產。
而在使用初期出現了不少影響可靠性、耐久性與維修性的結構問題,不得不通過改變結構、更換材料和改進工藝排除問題。
但是哪怕改進出了渦噴-7乙,在業界依舊認為比不上蘇聯的原型發動機。
不但推力比不上蘇聯的原型發動機,就是壽命上也相差很大,渦噴-7乙首翻期100h,總壽命300h。
放在三四十年后,一臺航空發動機總壽命300h,這絕對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但是現在,已經是中國戰斗機最先進的航空發動機了。
而陳羽帶著航空發動機組研制的這款渦噴發動機,設計壽命達到了2000h,就是這樣陳羽都還有些不滿意,可沒辦法,這就是如今中國的工業極限。
航空發動機,這是高度復雜和精密的,全世界能夠獨立研制高性能航空發動機的國家也就只有美國、蘇聯、英國和法國,技術門檻之高可想而知。
越是先進的航空發動機,對材料、加工等要求就越高。
更先進的航空發動機,就是把全套設計資料給沈陽黎明機械廠,他們也制造不出來。
“老錢,這次你們北航可是給大家狠狠地震撼了一把!”柳敏緊緊握住錢永強的手,激動地說道。
他們都還在為渦噴-7乙發動機的改進而傷腦筋著,結果人家研制了一款更先進的發動機。
兩人當年在美國的時候就認識了,屬于老朋友。
錢永強笑道:“老柳,現在發動機設計完成了,接下來就看你們的了,按照我們評估,制造出這款發動機是不成問題,要是造不出來,可就是你們的問題!”
“放心,我們不會掉鏈子!要是連我們都造不出來,國內也沒有其他廠能造出來了!”柳敏很有自信地說道。
沈陽黎明機械廠,就是現在國內最大、最好的航空發動機制造廠。
殲-5系列戰斗機所用的發動機機渦噴-5、殲-6系列戰斗機渦噴-6,都是在沈陽黎明機械廠制造的。
這里的設備是全國最先進的,這里的工人是全國最有經驗的。
錢永強問道:“老柳,你們需要多長時間制造出樣機?”
“至少需要2個月時間!再加上測試的話,差不多要6個月時間。”劉敏道,“如果測試時候發現問題多,恐怕這個時間就得1年!”
“這還是我動用了大量老師傅,優先安排,不然的話起碼要10個月時間!”
陳羽心中暗自一驚。
他沒有想到,一臺航空發動機的制造周期要這么長時間。
錢永強見陳羽面露疑惑,便向陳羽解釋道:“航空發動機制造不易,就是在蘇聯,R-11F-300在成熟工業體系下,批量生產周期也要3個月。我們的渦噴-6,早期的時候單臺制造周期要8-12個月,后面縮短到6-10個月!”
“越到后面,生產數量越多,工人經驗越豐富,制造周期就會縮短。”錢永強道。
陳羽這才點頭表示明白。
此次前來的老師、學生,都會留在黎明機械廠,參與這款航空發動機的制造。
后面,這些人要么留在黎明機械廠,要么去沈陽航空發動機研究所。
陳羽在黎明機械廠,也看到了航空發動機的生產,沒有先進的數控機床,甚至很多都是依靠人工。
他也終于明白,為何黎明機械廠的發動機制造周期要這么長時間。
而這黎明機械廠,已經是全國最好的發動機制造廠了。
可想而知,如今中國的工業水平!
說此時中國工業水平處于工業化初級階段,那是一點都不夸張。
現在中國工業體系的情況是,基礎工業較完善,經過‘一五計劃’和‘三線建設’,中國已建成較完整的工業體系,涵蓋鋼鐵、煤炭、機械、化工、軍工等領域,而受到蘇聯模式影響,優先發展重工業,輕工業相對薄弱。而多數工廠設備老舊,自動化程度低,依賴人工操作,技術水平較低。
就像陳羽所看到的,高端的數控機床根本就看不到。
陳羽也看到了,渦噴-7甲、渦噴-7乙的生產。
甚至于,陳羽看到了,工人們在生產燃氣輪機、摩托車發動機。
稍微一打聽,陳羽才知道,這兩年隨著改革開放后,黎明機械廠開始生產燃氣輪機和摩托車發動機以維持運營。
作為中國最大的航空發動機制造廠,黎明機械廠隨著國家撥付的經費變少,日子也不好過。
在柳敏的帶領下,黎明機械廠也開始生產一部分民用發動機,借此維持運營。
不然的話,單靠航空發動機的訂單,黎明機械廠連工人工資都發不出來。
實在是,這時候國家的訂單并不多,而且計劃單價還是幾年前的,可要知道,工人工資在漲,材料也在漲,這使得國家的計劃單價,甚至低于生產成本。
柳敏不是沒有向有關單位反饋過,可是這效率實在是一言難盡,等到計劃單價做出調整,這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又再漲,調整根本就趕不上上漲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