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竟然上奏請調御史去各大鹽場巡鹽!
新上任的戶部右侍郎侯恂也上奏,請調戶部主事去南直隸和浙閩催繳商賦!
東林和齊楚浙黨這是準備給他送錢嗎?
鹽賦和商賦那都是出了名的難收。
皆因里面牽扯到許多朝堂官員的利益。
比如,北方的兩大鹽場,河東鹽場和長蘆鹽場,自打蒲州三大豪族掌權之后河東鹽場和長蘆鹽場的利益就被他們給吞了,想讓他們交鹽賦,那真的很難。
又比如,南直隸和浙閩那是作坊遍地,商貿繁華得很,不說大明內部收益,光是海外貿易的收益那一年最少上千萬兩,但每年收上來的商賦那都少得可憐,最多也就幾萬兩而已!
東林和齊楚浙黨這又是讓人去巡鹽,又是讓人去催繳商賦,那就是想給他送錢啊。
如若不然,他們有病嗎,讓人去查自己的生意!
對于這種送錢的要求,他自然是毫不猶豫的準了。
這錢不要白不要啊,他正準備大搞建設呢,那需要很多很多的錢。
他正在玉熙宮批閱奏折之時,通州方向已然蹄聲如雷。
京營騎兵終于回來了,那官道上密密麻麻的騎兵足足排出了十余里的長龍。
盧象升是一馬當先,自朝陽門疾馳而入,直奔皇城而來。
孫應元、周遇吉和黃得功則帶著上萬騎兵沿著護城河往南一拐,過大通橋,自東便門入,往外城大校場趕去。
未幾,盧象升便來到玉熙宮中。
這玉熙宮本就不大,正殿大堂里那都能看到大門口。
朱覺見盧象升來了,那是立馬起身迎了上去。
盧象升見狀,連忙一路小跑進入大堂,拱手躬身道:“微臣參見陛下。”
朱覺拍著他的肩膀道:“免禮,免禮,建斗,一路辛苦了。”
盧象升不由感動道:“陛下,微臣昨晚就趕到通州西了,今天一早起來也就趕了三十余里路,不辛苦。”
你不辛苦是吧?
那正好。
朱覺直接拉著他來到拼接的大書桌旁,指著早已擺上面的地圖問道:“建斗,你就是從永平遵化一線趕回來的,那邊的防御如何,你可曾細細查看過?”
呃,這個怎么說呢?
盧象升想了想,隨即小心道:“不敢有瞞陛下,這一線防御很差。
現如今那邊除了城池就沒什么堡壘和烽火臺,微臣護著糧車去遼東的時候還專門去薊州、遵化、遷安等城池里看了看,那城防器械幾乎都沒有,守城將士也有氣無力,建奴想要殺進城里估計都很容易。”
你這是大實話。
歷史上的己巳之變,薊州鎮的城池就跟紙糊的一樣,那都不知被建奴攻破多少。
朱覺微微點了點頭,又問道:“建斗,你覺得我們在遵化鐵廠原址重建有沒有問題?”
啊?
您想在遵化鐵廠原址重建!
盧象升連連搖頭道:“陛下,微臣斗膽,遵化鐵廠就不在遵化城內,而且還在我們運糧河防線之外,建奴不知道我們重建了遵化鐵廠也就罷了,若是知道了,那必定前去搗毀,微臣恐怕派駐幾萬人馬都守不住啊。”
大明朝堂內奸可是多得很,若是他們在原址重建遵化鐵廠,建奴必定知道,到時候建奴若是攻打遵化鐵廠,整個京畿防線都可能因此崩潰。
看樣子遵化鐵廠必須建到京師來,而京師已然沒有足夠的地方了,他們還必須擴建京師才行。
朱覺細細想了想,隨即指著地圖鄭重道:“那我們必須擴建京師,將京師先擴建到潮白河和通州一線,這樣我們就能將鐵廠建在京城的外城城墻之內,且潮白河通北運河,水路交通也很方便。”
這得建多大個外城?
盧象升盯著地圖細細看了看,不由得滿臉震驚道:“陛下,京師距離通州足有四十余里啊,這樣我們豈不是得建上百里的城墻?
微臣記得,金陵城外城的城墻就是上百里,那足足建了十多年啊,我們現在擴建京師還來得及嗎?”
這個朕自然考慮過了。
朱覺細細解釋道:“金陵城外城的城墻之所以建了十多年,那是因為建太高了,那動不動就是三四丈乃至四五丈高的城墻建起來著實費時費力。
我們不用把城墻建太高,因為我們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建奴搭建浮橋渡河,我們哪怕建個一丈高的城墻聳立在河邊那都能讓對岸的建奴絕望。
你想想,建一丈高的城墻多簡單,墻基那都不用挖那么寬那么深,且我們腳架都不用搭建,用普通的馬車加戰車輕輕松松就能把城墻修建起來。
朕已經估算過了,一丈高的城墻工程量還不到三四丈的城墻兩成,且修建金陵城外城城墻的時候招的壯丁還不到二十萬,是故每年才能修建十來里。
金陵城的外城城墻是一百二十余里,我們這次修建的外城城墻只有堪堪百里,我們可以多招點壯丁,再加上工程量還不到兩成,一年之內把這座外城的城墻修建起來應該不成問題。”
呃,城墻就建一丈高?
不過,若是光阻止敵人搭建浮橋過河,一丈高的城墻的確足夠了。
咦,不對。
盧象升指著地圖小心提醒道:“陛下,這座外城東面和南面雖然有通惠河和北運河,但北面距溫榆河還有十多二十里啊,微臣斗膽,建奴若是從北面繞過來怎么辦?”
朕又沒說只修建這么一座外城。
朱覺指著地圖細細介紹道:“這北面我們還要沿著溫榆河并排修建三座外城,還有,這西面我們也要并排修建三座外城,這通惠河南面我們還要修建一座外城,我們要把京師擴建成一個巨大的九宮格。
到時候,我們在西面挖護城河,將溫榆河和永定河連通,再在南面挖護城河將永定河和北運河連通,這樣京師就真正固若金湯了,建奴就算是打過來那都要望而卻步。”
啊!
您要修建這么多外城?
盧象升聞言,不由滿臉震驚道:“陛下,京師光是內城加上南面的外城就有將近百萬人口了,如果再修建七座外城,那豈不是最少得四五百萬人口,微臣斗膽,我們需要建這么大一座京師嗎?”
你怕是不知道,后世上千萬人口的城市都有不少,工廠建的多了,需要的人口自然就多。
這可是整個大明的根基所在,也是大明工業帝國的核心所在,幾百萬人口那就不是朕的目標。
朱覺雄心勃勃道:“建斗,我們可不是光需要建一座鐵廠而已,我們還要建戰車廠、火槍廠、火炮廠、玻璃廠、船廠,乃至紡紗廠、織布廠、瓷器廠、盔甲廠、兵器廠等等等等。
四五百萬人口算什么,我們就是要打造千古第一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