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合作
- 1978:我的電影時代
- 人懶覺大
- 2331字
- 2025-08-03 23:56:54
領導辦公室,合作的三方都在。
汪揚代表北影廠,廖一源、傅奇代表長城公司,趙偉向上頭打了報告,在部局領導的支持下,同意他先以合拍單位的名頭參與拍攝。
陳兵就是把這群人攪合在一起的那位,誰也不代表。
剛進來,大家伙樂呵呵地看著他,汪揚向香港左派電影人介紹。
“這就是小陳同志?”
“對對!”
“年輕,真的年輕!”
“哎呀,比我還高,沒想到是攝影系畢業的編劇,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演員呢!”
“嗐,他從小就高人一頭,連性子都這樣!”
廖一源有些意外,來之前都說是小同志,沒想到真見著面才意識到是真的年輕。
傅奇起身跟陳兵握手,同樣有些驚訝。
他今年40又9,身高1米8正好。
早年當演員,在香港演員中是十足的大高個,如今逐漸轉型幕后,見到不少稱呼他為叔叔的年輕演員,沒想到個頭更矮!
眼下打量著陳兵的個頭和相貌,似乎覺得他不去拍戲有些可惜。
寒暄過后,話題直接引向白俄大力士。
五六十年代,中國電影也曾與蘇聯、法國合作拍攝過,但當時規章制度尚未建立,且沒那么重視經濟,是義務性質。
如今不同了,電影立項必須先把經濟賬算明白,怎么合作成了北影廠和長城公司討論的關鍵。
“廖公讓我們合作拍攝,但具體如何并未提及,老汪,你看這件事該從何說起?”
“劇本是我們提上去的,肯定是由北影廠主導拍攝!”
“是是,我們也是這個想法。”
這時,趙偉插了一句,道:“部局建議由北影廠出資拍攝,長城公司的同志協助拍攝,這樣能避免經濟賬上的不明白!”
“我看可以?!绷我辉创蛑?。
汪揚拍了拍肚子,盤算了一番,驚訝道:“這么說都沒有合作的必要了,我們直接向香港同志借調人員不就行了!”
申述拿了一張報表,這幾日他已跟李文化溝通,做了一張大概的預算。
“白俄大力士發生的年代在民國時期,地點在津門,想要拍攝恐怕得搭起一條民國街出來!”
“整部電影想拍出質量,耗資不低?!?
“電影預計需投資多少錢?”傅奇道。
“搭外景預計20萬,膠片按彩色進口的算,重點影片按1比4的比例,又是一大筆錢……”
申述算了老半天,得出結論道:“初步預估,起碼要80萬!”
“長城公司還在恢復生產階段,我們的資金也很吃緊!”廖一源擦了擦汗,開始訴苦。
一提到錢的事兒,個個都吃緊!
眾人陷入到僵持中,陳兵找申述要了預算表,開始在上面涂涂改改。
這邊說得熱火朝天,汪揚還奇怪陳兵怎么一言不發,看了過來,突然道:“陳兵,你有說法?”
“預算不對,武打片重在剪輯,膠片比例至少1:5到1:6,人員預算也要提高一檔。
“廠里演員演不出武打效果,武打風格要明確,我提議該找體育武術系統的專業人員拍攝,到時候免不了借調一批人員!
光這兩項,起碼需要提高到100萬元!”
陳兵說完,汪揚更加為難。
“這……你這么一說誰還敢拍攝這部片子!”
“賬不能這么算,部局既然將劇本批下來了,證明認可咱們電影出海的路線。”
陳兵一臉無辜,反道:“除了兼顧經濟賬,咱們應該算算電影出海的版權問題??!”
汪揚皺起了眉頭,劇本是放在上頭討論過的,僑辦和宣傳口都重視,投資低了恐怕各方都不滿意。
北影廠投拍的話,版權最終只會被中影收走,他們除了70萬,一毛錢都別想留下!
廖一源同樣想到了這一點。
體制壓倒一切,在他看來,電影要么長城全投,要么讓北影廠全投,否則經濟賬容易算不明白。
“若是雙方共同出資,那版權問題該如何解決?”
“這么高的預算,北影廠一家可負擔不起啊……”汪揚嘆了口氣,忽瞥向趙偉,越看越氣!
雖說要把他調到新單位,但如今還在中影公司!
汪揚哼了一聲,囔囔道:“你那什么剛成立的單位,就該解決合作的問題,否則電影無法立項了!”
“趙經理,新單位促成合拍,理應向部局領導和中影公司講清楚電影的海內外版權!”
“這……”這回輪到趙偉為難了。
“當然,咱們還有一個法子……”
陳兵神神秘秘地來了一句,眾人面面相覷,汪揚大手一揮,斥道:“別賣關子,快說!”
“先賣版權,回攏資金!”
陳兵想到的其實是后世常見的做法。
八十年代少林寺大爆,長城后續兩部少林題材的電影尚未拍完,就被日韓發行商以高價收購。
同理,新世紀初英雄在海外放映后,此后數年,國內的電影商擅長“賣片花”!
這一時期,武打電影已在世界范圍內證明過含金量了,他首先瞄準的是日本人森繁,背后的大映公司。
“拍攝階段,邀請日本友人來,你如何篤定他們愿意購買版權?”
眾人面露奇色,感到有些異想天開。
“國際外事上,日蘇矛盾重重,咱們可以先將武戲中的擂臺戲拍、剪出來,請日本影人看片段!”
只有先豁出一個口子,才能打破中影的發行霸權。
“好一個先斬后奏!”汪揚拍著桌子,這是需要大魄力的事情。
他起身踱步,來回盤算許久,想著廠里這兩年的利益,終于幽幽地嘆了口氣。
“這樣吧,前期先由北影廠出資,先把項目、劇組定下來!”
廖一源和傅奇低頭說著話,忽道:“好,電影若是后期資金不足,長城也愿意注資,算是給廖公一個交代!”
緊跟著,陳兵重點提了提片子的武打,需突破戲劇風格,力求真實。
到了這份上,汪揚有種放手一搏的意味,說了幾句便都同意了。
申述記下了幾個重點,這邊汪揚拉著香港影人閑聊。
汪揚看看廖一源,看看傅奇,感慨了幾句,道:“60年代,長城公司拍了不少武打片,按理說積攢了不少經驗,為何今年以來拍的都是其他類型的?”
“太久沒拍過正經的故事片,迷失了方向嘍!”
廖一源開著玩笑,傅奇接過話頭,道:“前些年,公司確實有不少人才,但為了混口飯吃,這些導演、武指大多跳到了邵氏,若不是年初跟廖公見了一面,我們到現在都沒有拍攝的信心……”
陳兵笑著舉起手道:“60年代長城公司出過一部電影叫《云海玉弓緣》,不知導演現在在拍攝什么電影呢?”
“哦,是我和張鑫炎導演所拍,他今年剛拍了一部喜劇愛情片,叫《巴士奇緣結良緣》。”
“可惜嘍,這樣的導演不拍攝武打電影,有些浪費!”
傅奇笑道:“小陳同志,聽說你之前給老汪提了三部武打題材,不知另外兩部有沒有頭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