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拉皓子入伙
- 年代1960,我有一臺娃娃機
- 夢半回
- 2078字
- 2025-06-27 17:25:45
次日早晨,大雄又早早來到張建軍家,手里還提著十斤八斤的黃鱔,表情有些尷尬。
“你昨晚沒睡?繼續捉黃鱔?”張建軍皺眉問道。
不用這么拼吧?
大雄搖頭,小心翼翼地解釋:“這黃鱔是我大哥的,他讓我幫忙拿到縣里賣。”
如此一來,他連公社都不用去,不耽誤第二天在生產隊賺工分。而且,還能多掙一些。
不得不說,他這算盤敲得真響。
這種要求,大雄真沒有理由拒絕,不管怎么說,那也是他大哥。如果這順手的事都不愿意幫,傳出去像什么樣子?
張建軍聽后,了然,沒有責怪大雄。
“那你打算按2.5毛一斤給他錢,還是……”
大雄連忙表態:“建軍,你放心,八毛錢的價格我連我媽都沒透露。跟村里其他人一樣,我也給他算2.5毛。”
當然了,這種差價他不想賺。多出來的錢,他準備給侄子、侄女買點東西,反正不占這個便宜。
張建軍微微頷首。
這么一來,今天的黃鱔就有點多了,突破一百斤。另外,還有兩籠田雞,也有二十斤左右。
他們趕緊吃點東西,然后去跟權叔他們匯合。
讓張建軍意外的是,今天的蛇比昨天少。他不知道的是,今天的全是毒蛇。別看少,總價值比昨日的大。
一行人一邊趕路,一邊聊。
到縣城后,張建軍才和他們分開。權叔他們去同德堂,他和大雄去玻璃廠。
看到那一百多斤的黃鱔,以及兩籠田雞,劉主任都略微有些失態。這么多黃鱔,今天工人們都能沾到肉味了。
他沒想到張建軍這么給力。
“你們村這么多黃鱔、田雞?”
劉主任覺得,有必要進一步籠絡這個小伙子。
“野味是不少,山里的東西更多。”張建軍應道。
劉主任心里冒出來一個想法。
“建軍,想來我們廠當個采購員嗎?”
此話一出,張建軍和大雄都是一驚。他們很清楚,現在工作崗位有多難得,尤其是對鄉下人來說。
“劉伯伯,我還要讀書。”
劉主任想了想:“這樣吧!名額我還是給你,你讓誰來都行。不過,以后你們村的野味,都給我送玻璃廠來。”
相當于用一個工作崗位預定了所有的野味。
在劉主任看來,是一筆很劃算的買賣。
“好,謝謝劉伯伯。”張建軍答應下來。
這樣的機會確實很難得,不容錯過。
“都喊我劉伯伯了,還謝什么?三日內,你帶人過來入職。”劉主任拍了拍張建軍的肩膀,笑道。
他立即讓人稱一下,然后開票、給錢。
兩大桶黃鱔當著工人們的面抬到廚房,頓時引起玻璃廠職工的熱議,都挺久沒碰過肉了,誰不想吃呀?
一時間,大家的生產熱情高漲。
黃鱔和田雞沒有全賣,各自留了兩斤左右。
“大雄,你想去玻璃廠上班嗎?”張建軍問道。
大雄說不心動是假的,那可是吃商品糧呀!一旦入職,就是人人羨慕的工人老大哥,變成城里人。
做夢都想。
然而,大雄還是克制住。他深呼吸一口氣,說道:“建軍,我就算了。這崗位我拿回去,我爸肯定勸我讓給大哥。”
徒增煩惱。
更重要的一點是,大雄覺得只要跟著張建軍混,就不比到廠里上班差。像這兩三天捉黃鱔,每天的收入就比普通工人高。
“也對,那你以后跟我搞點副業算了。”張建軍聞言點頭。
說完,老規矩,他給大雄兩元,還有幾張票,以及他大哥的那份黃鱔錢,以兩毛五分算。
接著,張建軍提著預留的黃鱔和田雞去找劉皓。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那不是張建軍的為人風格。
這次還意外得到了一個工作名額,怎么也得表示、表示吧?
“建軍,這田雞也太大了吧?”劉皓非常高興。
上次的黃鱔,讓家人都有口福,他父母稱贊不已,尤其得知張建軍的成績在全校排前三,他們叮囑兒子,以后要跟這位同學多親近、親近。
此外,玻璃廠能得到那些黃鱔等,還是因為他,所以他大伯同樣夸他做得好,偷偷給他兩塊錢零花。
兩塊錢對一個學生而言,可不少了。要知道,他們的拜年紅包也才幾毛錢。
“別玩了,放好它們,我帶你出去吃一頓。”
“去飯店?”劉皓眼睛一亮。
“嗯!飯店走起。”
劉皓又驚喜,又羨慕。
驚喜是因為能去飯店吃頓飯,羨慕則是看張建軍有錢請他去飯店吃大餐,這意味著張建軍近兩三天掙得不少。
人家讀書厲害不說,賺錢也有兩把刷子。
他們三人來到國營飯店,張建軍局氣地點了四個硬菜。有豬頭肉、小雞燉蘑菇、紅燒排骨,以及一碟炒肝。
劉皓狂咽口水。
“建軍,還是你豪橫呀!過年都吃不到這些。”劉皓贊道。
米飯一上來,張建軍就開口:“吃,別客氣。對了,皓子,這假期還有點長,想不想跟著掙點零花錢?”
劉皓狂喜,連連點頭:“想,當然想呀!但我一個外村人去,會不會讓你難做?”
他把自己的顧慮說出來。
“沒事!對外說,你就是去玩的。”
“好!”
劉皓相當興奮,夢想著開學之前大掙一筆,撈個幾十塊錢,等開學就能在其他同學面前裝大款了。
吃飽之后,張建軍又去供銷社買了些東西,給爸媽和五姐的。
他老子是一瓶汾酒,現如今的八大名酒之一。
此時的八大名酒分別是:茅臺酒、董酒、汾酒、五糧液、瀘州老窖特曲、西鳳酒、全興大曲以及古井貢酒。
給他老媽是一件布拉吉,布拉吉裙子起源于蘇國,是蘇國女英雄卓婭的標配,寬松的短袖、簡單的圓領,碎花或格子的設計,腰間系著布帶,充滿了青春的氣息。
這玩意傳入中國后,很快就成為了潮流,就是價格有點貴,一件要四五塊錢,城里的姑娘還能咬咬牙買一件,農村人只能看看。
給五姐的是一個時髦的發卡。
劉皓則屁顛屁顛回家收拾兩套衣服,跟家人打個招呼后,就和張建軍下鄉去。
他家人沒阻攔,樂見其成。
跟優秀的人一起混,總比跟那些游手好閑的街溜子拉拉扯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