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的兩大訴求:學術嚴謹以及實踐關照[1]
學術研究是一種生活方式,學者的生活方式。之所以能夠存在并延續(xù),注定有其道理,有其自身的邏輯,而且同時對其利益相關者的訴求有貢獻和效用。其繁盛,不僅有賴于自身的發(fā)展與進步,也取決于外部的容忍與支持。管理學研究亦是如此。管理學既要保持自身的學術嚴謹,又要關照管理實踐。
管理學研究的一仆二主
作為一個問題導向的應用研究學科,從長遠看,管理學可謂“一仆二主”。它既要滿足學術社區(qū)對于科研活動及成果判定的嚴謹性要求,也要與管理實踐社區(qū)有足夠的相關性,有啟發(fā)意義。到底是管理學者依靠自己的思考和觀察并通過自己的研究成果去啟發(fā)和指導戰(zhàn)略管理實踐,還是他們有選擇地應用現(xiàn)實世界管理實踐的素材和問題作為自己研究的平臺和情境來豐富自己的研究工作,并最終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以及求知的偏好與初衷?
也許,兩種力量同時存在,交叉抑或并行。管理學研究既要遵從科學發(fā)展自身的邏輯,又要關照對企業(yè)實踐的啟發(fā)和引領。畢竟,知識創(chuàng)造本身有其長期和根本的意義所在,并不一定會對實踐產(chǎn)生立竿見影的直接影響或者對管理問題提供藥到病除的解決方案。同時,科學研究和知識創(chuàng)造也是分為不同層次的,有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具體的問題導向的研發(fā)。純粹的學術研究,往往是專注于基礎研究層面的有關根本問題的一般性理論研究。至于更加具體的中區(qū)理論(Mid-Range Theory)層面的研究則介于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之間,也許更加偏重應用研究。完全專注于解決問題的研發(fā)層面的研究則主要是咨詢公司和智庫機構的專長。
因此,學術研究的作用和意義,尤其是基礎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創(chuàng)造一般性的知識,用最嚴謹?shù)氖侄魏头椒ㄈ嫿ㄒ恍┍M可能接近現(xiàn)實并能夠在最基本的層面解釋現(xiàn)實的理論知識。這種基礎知識可以激發(fā)咨詢公司等機構的應用研究和解決方案構建,可以直接啟發(fā)管理實踐者根據(jù)自己的情境去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管理實踐水平,可以通過學校教育去系統(tǒng)地提升未來管理者的學養(yǎng)、品位與格調,激發(fā)他們的探索精神和系統(tǒng)思考的能力,鼓勵他們用科學研究的思路和科學方法論去應對現(xiàn)實中遇到的問題。這是學術研究的重要意義和最為實際的貢獻。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不一定每項管理學研究都必須涉及對管理實踐的直接作用與影響。
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復雜而又割裂
某些理論可以直接解釋現(xiàn)實、指導實踐。某些理論也許需要應用性的解讀與闡釋才能對管理實踐者有啟發(fā)意義。還有一些理論,源自學者為了構建新的理論所必須進行的純粹的基礎研究,對實踐基本沒有任何意義。也就是說,有些理論僅僅作為學者的智力游戲而有其存在價值,與管理實踐沒有任何干系。還有一些理論雖然精彩,但可能沒有可以直接對應的現(xiàn)實來對其進行檢驗和應用,因此,其實用價值一時難以確定。
有些實踐,可能沒有現(xiàn)成的理論能夠清晰精準地解釋,甚至沒有理論能夠說明其根本的機制和道理。而且,很多能夠解釋和指導現(xiàn)有實踐的理論,也通常因為實踐者沒有機會或者興趣接觸而無緣與實踐對接。另外,各種未經(jīng)檢驗的所謂“經(jīng)典妙方”與“實戰(zhàn)秘籍”,以及有華美標簽的道聽途說的東西和個人偏見,通常也以各種理論為名頭風行于世。其錯誤的傳播與應用無疑在某種程度上敗壞了理論的名聲。
無論如何,學者的研究,最終是為了知識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造本身。至于別人(包括最需要靠譜而實用之理論的管理實踐者)是否理解和賞識,那是另外一個問題。學術研究本身自有其存在的價值和內(nèi)在的邏輯。比如,學術大家馬奇教授認為,判定學術成就高下的主要尺度是該理論是否有趣好玩,以及在理論構建和呈現(xiàn)的過程中手藝是否地道。
其實,一旦理論與實踐結合,點子與行動相遇,結果就可能會是革命性的突破,形成轟轟烈烈的運動,摧枯拉朽、紅紅火火。小的運動可能隔三差五、接連不斷。可以想見,實踐中的管理精英以及學術圈中的理論精英,通常都會認為自己是最聰明的人。而最聰明的人,其最突出的特點之一,就是會對(自己領域內(nèi)和其他領域里的)不聰明者或他們認為的不聰明者自然流露出難以掩飾的鄙夷和不屑。文人相輕,愚夫互貶。秀才與兵,書呆子與折騰者。各種鄙視鏈層出不窮。
因此,必須有足夠好而又足夠親民的理論與足夠開明而又足夠接地氣的實踐者緊密結合,才能產(chǎn)生改天換地的運動。但這注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當一個聰慧的點子或者強勁的理論適逢其時之際,沒有什么比它更有用的了。如此,理論不一定需要最為完美精準,但要至少具有基本的學養(yǎng)與合法性以及超強的吸引力,并且能夠以各種聰明程度的實踐者聽得懂、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傳輸給他們,使他們得到激發(fā)和動員,得到他們的信奉與承諾,使他們義無反顧地投身到該運動中。可以說,管理理論在世俗生活中的表現(xiàn),是基于一個又一個所謂的流行趨勢與當下時髦而界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