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趁著空中清澄、明麗,云霞飛升之時,世上所有的人,穿戴和臉面都精心打扮一番,給主君拜年,同時也給自己道一聲平安。其盛況熱鬧非常,令人高興。
初七,踏雪采嫩菜{采七種野菜煮粥食之以驅邪。},菜葉青碧。平時難得一見的東西,在這高貴的處所,傳觀、賞玩,熱熱鬧鬧,實在有趣。宮中有白馬會{中國舊俗,馬屬陽獸,青為春之色,傳正月初七觀青馬可以祓除全年之不祥。當日宮中有天覽(皇上御覽)。后改為白馬(發音仍照青馬讀)。},不在宮中做事的大家庭的女眷們都乘著潔凈的牛車前往觀看。通過待賢門的門檻時,女人們的頭全向一個方向搖晃,因為誰也沒有料到,有的頭碰頭,有的花梳掉在地上,甚至折斷了。于是,引起一陣哄笑,好不快樂呢。建春門外南側左衛門有守衛的居所,那里站著許多殿上人{允許進入清涼殿的人,一般指四位、五位,以及六位的藏人(見下注)。},借過舍人{近衛府的舍人。擔當宿役、雜役的下級官人。左右近衛各三百人。此處指前來警衛白馬會的舍人。殿上人借取以表調笑。}手里的弓箭,嚇唬一下那些馬,惹來一陣歡笑。這時,倏忽瞥一眼門內,只見迎面立著木板影壁,主殿司{后宮十二司之一。專司宮中燈油薪火等事。}和女官出出進進的,看了令人高興。這些人都是交了好運,該享清福的,可以想象他們在九重之地{皇宮。}是那般自由自在,親親熱熱,多么叫人羨慕。眼下,也只是宮中極為狹小的一角。可是,舍人們赤裸的臉孔,黝黑的肌膚涂著白粉,有的又露出一塊來,宛如黑土地上殘雪斑斑,那樣子很是寒磣。馬兒踢踏蹦跳,變得兇暴起來,真叫人害怕,身子自然縮到車子里,什么也看不清楚了。
初八,人們興高采烈{初七日,為五、六日加階的男性貴族舉行授位記,八日入宮謝恩。},車聲隆隆,不同凡響,聽了心里很是激動。
十五,向主君進奉福膳{即望日粥。七種谷物熬制的粥,食之驅除邪氣。}。貴族家里,上了歲數的女官將攪粥的木棒藏在背后,對著年輕的女眷以及其他婦女們,瞅空子擊打她們的纖腰。那些女子又時時提防不被擊打,然而一不小心還是中了算計。一旦巧妙地打到了,打的人洋洋自得,大伙兒也跟著哄笑起來,那場景熱烈非常。被打到的人顯得一臉晦氣,細想想倒也難怪。
住在媳婦家的新閨女婿進宮參拜,女官們都等著這個時刻。她們都是在各家吃得開的頭面人物,待在后面等待時機。坐在新媳婦對面的女官看到她們那副樣子,呵呵笑了。于是,她們連忙打著手勢:“噓——安靜些。”新媳婦沒有在意,大大方方地坐在那里。這邊的人跑過來,說了聲:“這里的東西拿走吧。”猛然朝新娘子纖腰里打了一下,連忙逃走。那邊的人一齊笑起來。新郎也不會生氣,只是好意地微笑;新娘子并不感到吃驚,只是微微漲紅了臉蛋兒。那場面很動人。還有,女人們互相打,連男人也都挨打了。不知是出于怎樣的心情,有的啼哭,有的生氣,有的罵人,還有的認為不吉利。這情景倒是挺好笑的。宮中本是講求禮儀的尊貴之所,如今卻打打鬧鬧,亂成一團。
除目{指官吏異動,除去現職之名。指官吏的升遷,每年春秋兩次。春為“縣召”(地方官),秋為“司召”(京官)。}的時候也很有意思。大雪崩騰,冰凍三尺。官職在四位、五位的人,手里拿著晉升的申請書,個個顯得年輕有為,躊躇滿志。年老的白發皤然,絮絮叨叨對人述說自己的情況。他們來到女官所,興高采烈地講著自己的好處,女官們學著他們的做派嘲笑一番。這情景他本人哪里會知道?他央求道:“請務必美言一聲,稟奏主上和中宮。”經過幫襯,獲了官的很高興,沒有得到的就可憐了。
三月初三,上巳節{借蘭亭燕集“曲水流觴”之意。},要是遇到天氣晴朗、陽光普照就好了。桃花初放,楊柳依依,其風姿自不待言。那柳芽初放暗裹,狀似凝眉,亦如蠶繭,也很有情趣。可是待葉片長大,就覺得很可厭了。花朵燦爛的櫻花,折下長長的一枝,插在大花瓶里,很是賞心悅目。穿著白面紅里的直衣,一副“出褂”{“直衣”,貴人常服,下著“指貫”(褲)。“出褂”,指褂裾露在“指貫”之外的裝扮。}打扮,不管是尋常來客,還是皇親貴戚,一律坐在這枝櫻花近旁,說著話兒。別有一番情調。
四月的賀茂節{四月中酉日舉行。有敕吏奉幣,供觀眾乘坐牛車游觀等活動。},也頗有意思。上達部{公卿。三位以上以及參議。}和殿上人,袍服的顏色僅有濃淡之別,每人的白襲{白色的薄夏衣。}也一樣,看了令人眼目生涼。這時節,樹葉還不太繁密,只是一派嫩綠。天上不見一絲霧靄,碧空澄澈。很是令人欣喜。然而到了微陰的夕暮或夜晚,遠方傳來布谷鳥細微的鳴叫,有時又將信將疑,以為聽錯了,這時候的心情真是難以言說呢。
節日近了,把黃綠色和赤褐色的布料裹成卷兒,包在紙里,只是拿著做個樣子,走來走去地到處送禮。倒也挺有意思。深色的裙裾和染成團團花紋的衣服也很引人注目。女童們梳洗一番,衣衫襤褸,有的綻開了線,木屐和草鞋也破舊了,于是吵嚷著說:“給我穿好木屐鼻兒、縫上草鞋里子吧。”她們到處奔走,巴望節日及早來臨。那急匆匆的樣子也別具風情。這些打扮奇特、蹦蹦跳跳的女孩子,到了節日這天,忽然一身華麗的衣裳,人人花枝招展,像法會上的定者和尚{手捧香爐前行的向導僧。},排著整齊的隊列,戰戰兢兢,慢慢前行。這時候,她們的心里,想必很是緊張不安吧?女孩兒們各自不同身份的母親、姨娘、姐妹,前后照料著相伴而行,看起來頗為有趣。
一心想做藏人{照料天皇衣食和雜務的服務人員。}、而又苦于不習慣這一行的人,節日這天,身穿藍色的袍子,似乎一時不想脫下來。這袍子如果不是綾羅的,就沒有意思了{藏人允許著綾羅,但地位低下者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