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從內卡河到揚子江:一位德國醫生的中國歲月
最新章節:
封底
德國軍醫阿思密1900年首次隨德國遠征軍到北京履行軍醫職責,1903年任務結束,經河南、湖北、四川、西藏、云南、緬甸返回德國。1906年,他受德國外交部委派再次到中國,在重慶開設醫院行醫,直到1935年去世。阿思密在重慶主持的德國普西醫院一度是重慶四家外國醫院中就診人數最高的,德國政府由于一戰失敗停止對醫院的資助,醫院被中國紅十字會接管,成為重慶首家紅十字會醫院,阿思密也成了重慶首位紅十字會醫院院長。他對重慶的醫學發展和改善重慶人的健康狀況作出了貢獻。該書共分五章:阿思密生平、北京時期、漫長的返程、逆行楊子江、行醫重慶。其中絕大部分是阿思密留下的日記、文字報告和照片,小部份是他后人根據相關資料整理而成。作者拍攝了大量的歷史照片和文字記錄,保留下一百年前中國一些地區的風土民情、地質水文等方面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