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宣正大夫柏瑞的二女兒柏青瀟,與兵部侍郎邵岸長子邵羨卿的婚事,在京都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到最后卻是盡人皆知。
其原因很可笑——大婚當日,只有新娘出閣,卻不見新郎迎娶,只有一副被木架支起的鎧甲,坐在紅鬃馬上,由一個士兵牽著,走在迎親隊伍的最前頭。
邵羨卿被邊關的防御工事給耽擱了,不能如期趕來。二人的婚禮已經是一拖再拖,吉日都找禮部改了兩回了,皆因邵羨卿人在邊關,遲遲未歸。
最后邵府決定,先婚后禮。
這邵府的當家主母楊杞兒本就是京都貴眷們最常談及的笑柄。
不愧是鄉野村頭出來的村婦,非但沒有一點貴氣,還把一個戶部侍郎的府邸搞成軍營一般。眾人都笑她丑人多作怪,才學不夠,脾氣來湊。
在兒子婚事上,從未聽說過兒媳還沒過門,卻要先去夫家學習規矩,一住還是數月之久。
雖說邵羨卿一直不在府上,但再怎么樣天地沒拜,禮數未行,怎么說都不合規矩。就算是定了親,那也仍是待字閨中的姑娘,但是邵岸不作聲,柏府也沒意見,就都遂了楊杞兒的意。
這未過門的新婦婚前就住進了夫家,也是前所未聞。
原以為這邵府已經夠失禮了,這下可好,到了新婚之日,新郎還是沒有出現。再加上柏瑞也是新官上任,初來京都。邵府這事做得簡直就是在打臉。
再怎么樣,柏青渝也是通奉大夫,秦暮的外孫女。秦暮畢竟是朝中老人,雖身居閑職,但是在朝中也是頗有人脈的。這邵府就算不給柏瑞面子,秦暮秦老的臉面總得顧及吧。
本以為秦柏兩家一定會斥責邵府的輕待,就算是不上花轎,當日退婚也都十分占理。可令眾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于五日前回府待嫁的柏青渝,最后還是在吉時走出了柏府,上了花轎。隨著邵羨卿的鎧甲,穿過京都街頭,正式入了邵府。
柏瑞和秦若安執手送女,還說國事重要,他家女兒沒有任何怨言。
2
秦若安和柏瑞并肩立在府門正中,親眼看著柏青瀟上了花轎。
顏姝作為姨娘,同梅凝一起在旁送嫁。梅凝心中止不住地歡喜,秦若安這哪是嫁女啊,這簡直就是自取其辱。別看此刻秦若安做足了大娘子的派頭,雍容華貴,落落大方,方才在后院,聽聞邵府只來了個鎧甲迎親時,秦若安的臉都綠了,當場砸碎了一個白玉瓷碗,斥罵邵家欺人太甚。
很快秦府就來人了,不知道對秦若安說了什么,她又讓人趕緊給柏青瀟重新梳妝,不要耽誤吉時。
這楊杞兒本就是貴眷們常談的笑話,如今再加個秦若安,以后可就有好戲看了。其實梅凝也不明白,就這樣的情況,秦若安為何還要執意讓柏青瀟出嫁。
柏青瀟跪在秦若安跟前,說什么也不嫁了,哭得妝都化了,女使和嬤嬤們補都補不及。
秦若安卻以死相逼,若是柏青瀟今日不走出柏府,明日就是秦若安的棺槨出府。
而站在梅凝身邊的顏姝心里一直惴惴不安的,因為就在秦若安以死相逼之后,柏青瀟回到房中重新梳妝,移步的間隙顏姝看到了柏青瀟袖中的寒光。再看柏青瀟絕望的目光,顏姝心中大感不妙。
柏青瀟要尋短見!
柏青瀟和柏青渝雖然一母同胞,都是秦若安的女兒,柏府嫡女,但是兩個人的性格截然不同。柏青渝作為柏府的嫡長女,自小就很跋扈,當年梅凝入府后,沒少為難梅凝。在她眼中,梅凝和顏姝就跟低賤的奴婢一樣,從來沒有當她們是姨娘一樣敬重。好在顏姝也才入柏府,只在柏青渝歸寧時見過幾面,就算是為難,也只是言語上的壓人一頭。
而柏青瀟就截然不同了,性格有些清冷,甚至有點軟糯,在顏姝面前從來沒有以嫡女而自居,對其客客氣氣的。雖沒有什么交集,但是在顏姝剛懷有身孕的時候,柏青瀟帶著一壇玉蘭露來看望過她。那是玉蘭花上的晨露,是柏青瀟一滴一滴攢下來釀酒的,聽聞顏姝剛有身孕時夜夜夢魘,特送來讓她飲用,睡得能安穩些。
而這一壇子玉蘭露的情分,顏姝記下了。
3
相贈古籍和田產給柏青瀟做嫁妝,除了日后能讓柏青瀾歸到秦若安名下之外,其實也是有當日恩情在內的。看到柏青瀟有尋短見的意思,顏姝欲要拉她一把。
便讓蜜兒回暮云齋取來一塊上好的玉佩,走進了柏青瀟的屋里。
二姑娘今日可真是明艷動人啊。十五歲的姑娘,肌膚吹彈可破。方才雖哭過一場,但是細嫩的臉龐白得透亮。
柏青瀟本就屬于惹人憐愛的相貌,眸中含淚,越發讓人心疼。她眼中無神,透過菱花鏡看向顏姝,艱難地扯了扯嘴角:“顏姨娘。”
顏姝拉起柏青瀟的手,將玉佩塞到其手中。觸碰間,顏姝摸到了柏青瀟手上的繭子,加上曾經的聽聞,也能猜出她在邵府的日子。
顏姝莞爾一笑:“我在顏府還是姑娘的時候,整日里看的都是賬本,沒讀過什么書,但卻十分喜愛東坡先生寫的詩詞,每每讀起,都會覺得撼人心魄,久久不能忘懷。二姑娘讀書讀得多,你能告訴我這是為何?”
這莫名的問題讓柏青瀟心中不知所云,但是她知道自己的嫁妝里有不少是顏姨娘給的,也不好駁她面子。柏青瀟看了看手里的玉佩淡然道:“沒有那些非常人所經歷的過往,怎能寫出《赤壁懷古》那樣的磅礴之句,就像這塊玉,從最初的石頭,要經過打磨、雕刻、細琢,才能有此刻不菲的身價。”
“二姑娘所言甚是,東坡先生經歷過喪母、喪父、喪妻之痛,起起伏伏的貶謫、起用、貶謫、再貶謫,這么多苦難都沒有擊垮他,反而有了這么多豪放之作,姑娘你說,有些磨難經歷時生不如死,可只要挺過去了,回頭看看,會是何種心境?”
柏青瀟猛地抬眼看向顏姝,這才聽明白她意欲何為。
柏青瀟攤開雙手,讓顏姝看:“還未過門,就被婆母百般刁難,大婚之日,又只有鎧甲代娶,姨娘你說,這究竟是磨難,還是屈辱?”
顏姝笑笑,幫著柏青瀟整理了下發髻:“二姑娘可曾聽聞過姑爺身邊有什么鶯鶯燕燕?”
柏青瀟搖搖頭。
“二姑娘這些日子里,在邵府又可曾見過勾心斗角,骯臟不公之事?”
柏青瀟自然明白顏姝所指是像柏府中梅凝作妖、祖母重男輕女、家仆雞鳴狗盜這些常見的內宅之事。
她又搖搖頭。在楊杞兒的嚴管之下,邵府奴仆的確個個循規蹈矩,從未見過什么不忠不義之事。而且,邵岸只有楊杞兒一個妻子,身邊無任何妻妾,邵羨卿也是如此,屋里連個女使都沒有。
顏姝握住柏青瀟的手:“禮法之事,都是做給外人看的,日子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那些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表象難道是姑娘想要的?再怎么樣你也是八抬大轎,邵家明媒正娶的,等姑爺回來了,你們夫婦二人一體同心,自然就堵住了外面那些人的嘴。”
這點顏姝還真不是為了寬慰柏青瀟而故意說的好話,而是邵羨卿的確沒有什么不好的傳言。除了處事剛正不阿,讓手下的人叫苦不迭之外,再無任何。束冠之后,身邊也只有幾個老嬤嬤一直伺候,連年輕點的丫鬟都沒有。
這樣的青年才俊,風華正茂,柏青瀟又是個心思單純,聰明善良的姑娘,這樣一看,二人也十分登對。
但就是秦若安的用意,顏姝心里清楚,她是別有所圖。
4
就這樣,柏青瀟上了沒有新郎迎娶的花轎,與那副鎧甲一起拜了天地,入了洞房。顏姝害怕柏青瀟夜里獨自一人時,又想不開,做出什么傻事,讓蜜兒特意又去叮囑了柏青瀟的陪嫁丫鬟香禾,在屋外守了整整一夜。
而柏青瀟身穿嫁衣,望著那副鎧甲坐了一夜,一直揣摩顏姝與她說的那番話。到了卯時柏青瀟準備更衣去給公婆請安,見香禾站在屋外,似是一夜未眠。一番盤問下才得知顏姝的良苦用心。
柏青瀟拍了拍香禾的胳膊:“姑爺都還沒見著呢,我怎會尋死。”
就這樣,邊關防御工事一做就做了三年。
皇上為嘉獎邵羨卿不辭辛勞,不負皇命,在邊關疾苦之地一待就是數年,就連婚事都一直擱置,特封邵羨卿翊衛郎。其夫人柏青瀟,恪守婦道,孝敬公婆,由皇后親手挑選了一盒珍珠,賞賜給了柏青瀟。
一時間,邵府榮寵正盛,而那些關于邵府的閑言碎語就少了許多。
邵羨卿深知虧欠夫人,回府后對其寵愛有加。短短數月,邵府又傳出了好消息,柏青瀟懷上了邵羨卿的第一個孩子。
原本是京都笑談,和鎧甲洞房的柏青瀟,成了女兒們最羨慕的女人。
邵羨卿英勇威猛,劍眉星眼。圣眷正濃,且獨寵柏青瀟,實為難得的夫君。
彼時柏府庶子柏青渲到了開蒙的年紀,按照規矩,柏青渲是柏府唯一的兒子,是要歸到秦若安名下的,自此之后,也要養在秦若安的蘅蕪苑中。
梅凝為了不讓兒子被搶走,做了不少蠢事。裝病裝瘋,甚至不惜故意弄傷柏青渲,利用鬼神之說,想要糊弄過去,可都被秦若安一一識破,并全部告訴了柏老夫人。
得知自己最寵愛的孫兒被惡毒的梅凝這般作踐,柏老夫人將梅凝禁足在凝香閣中,罰抄家規,沒有她的允許不得外出。
按照當初的約定,改族譜的時候,一并將柏青瀾也寫在了秦若安的名下。為了不惹人非議,秦若安打算也將柏青瀾養在蘅蕪苑,不然嫡子養在身邊,嫡女卻仍由生母教養,其用意太過明顯。
為了此事,柏青瀟專門回了趟柏府勸說母親,不要讓顏姝母女分離。她提起了顏姝曾經南山被擄之事,萬一是真的,秦若安名下養了個野種,對她也是不利的。但其實秦若安由此想到了柳妃,權衡利弊之下,以沒太多精力教養兩個孩子為由,讓顏姝自己養柏青瀾。
顏姝知道這是二姑娘有意幫她,專門跑去答謝。
柏青瀟笑笑:“是我要感謝姨娘當日說的那番話。”她摸了摸微微隆起的小腹,“東坡先生尚能熬過那些苦難,我們這些俗人為何不能多忍一忍,等風停了,日頭也就出來了。”
顏姝看向柏青瀟離去的馬車,手里拉著小小的柏青瀾,自言自語道:“你這位二姐姐,可并非俗人。”
柏青瀟的馬車漸漸消失在街頭,可顏姝仍立在柏府門口揣摩著一件事情:邊關防御工事這樣的苦差反倒成了一件美差,得皇上看重;而平平無奇的邵府,也一夜之間成了寵臣。
當年明知會成為笑話,還要把女兒嫁過去的這步棋,秦若安是怎么押對的?
原因只能是宮中有秦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