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東藩少年中華史:唐史
- 蔡東藩著 文斐改寫
- 2826字
- 2025-06-19 18:28:24
英勇善戰(zhàn)李世民
李密覺得自己沒有得到重用,其實李淵對李密還算不錯。李淵稱呼李密為弟弟,還把舅舅的女兒嫁給了他,但李密卻覺得還是不夠,得到的太少。王伯當被封為左武衛(wèi)將軍,也很不滿,所以兩人便密謀造反。
一次,在朝會上,李密提出,山東的盜匪都是他的舊部,希望李淵能允許他回去招降。有了這些人,他就可以戰(zhàn)勝王世充,攻下洛陽。李淵并不懷疑他,馬上就同意了。李密表示要跟舊部王伯當?shù)热艘黄穑顪Y也同意了。
李密出發(fā)后,群臣進諫說,李密奸詐狡猾,讓他東征無異于放虎歸山,李淵則豪邁地說:“帝王自有天命,小人哪能取代?即便他叛變,我也不害怕。更何況二賊相爭,我正好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李密出關(guān)之后,又有大臣上奏說李密會造反,這時候李淵才有些后悔。于是,他要求李密回朝商議事情。李密知道這必是有人進諫,讓李淵生出疑心,回去后可能會有不測,不如直接造反。與李淵一起出來的王伯當、賈閏甫都覺得不合適。但李密一意孤行,直接帶領(lǐng)軍隊到桃林縣燒殺搶掠,隨后就向東去了。
賈閏甫將李密造反的事情報告給了鎮(zhèn)守熊州的史萬寶。史萬寶與盛彥師商量,覺得李密和王伯當很不好對付,盛彥師則不以為然,覺得只要幾千兵馬就能解決二人。
盛彥師率領(lǐng)五千人,過了熊山,在李密必經(jīng)之路的高處埋伏弓弩手,低處埋伏了刀斧手,下令說,等到李密經(jīng)過的時候,就上下夾擊。有偏將認為,李密要去東都洛陽,盛彥師卻在山里埋伏,令人不解。盛彥師解釋說,李密奸詐狡猾,說要去洛陽,實際要去的卻是襄城,一定會經(jīng)過這里。
事情果然如盛彥師所料。李密經(jīng)過埋伏點的時候,遭到上下齊攻。李密的軍隊被隔斷,不一會兒,李密和王伯當就被斬殺了。盛彥師把二人首級送到長安,因此被封為葛國公。
李密舊部徐世占據(jù)黎陽,李淵曾派降將魏征招降,徐世
不肯。李密被殺后,李淵用李密的首級去招降,徐世
痛哭一場后,安葬了李密,向李淵投降。李淵見徐世
忠心耿耿,對他很是喜愛,于是就賜他姓李,改名為李世
。
接下來,李淵本想討伐宇文化及和竇建德、朱粲等人,但他的一個女婿在剿匪的時候,被隋朝重臣堯君素殺了。于是,李淵便先攻打堯君素,為女婿報仇。李淵大軍一邊圍城,一邊勸降。堯君素寧死不屈,糧食吃光后,被下屬所殺。之后,下屬帶著他的首級向李淵投降。
攻打宇文化及之前,又有好消息傳來。幽州的羅藝,帶著手下的薛萬徹、薛萬均等人遞上降書。羅藝武藝高強,脾氣暴躁,宇文化及也招降過他。羅藝認為,宇文化及等人不過是賊寇,李淵才真正有天子氣象,于是投降了李淵。李淵封他為幽州總管,對其手下將領(lǐng)也有封賞。

羅藝剛剛投降,竇建德就率領(lǐng)十萬大軍攻打幽州。羅藝聽從薛萬均的計策,以老弱病殘為誘餌,派精兵在河對岸埋伏,等竇建德軍渡河到一半的時候,再用精兵攻擊。竇建德中計,即便是迅速退兵,仍損失慘重,退回根據(jù)地樂壽城。
被羅藝擊敗后,竇建德打算再次召集隊伍攻打幽州。此時宇文化及派來使者,招降竇建德。竇建德認為,自己一行人本是隋朝百姓,宇文化及是弒君逆賊,與其不共戴天,于是拒絕了宇文化及的招降,隨后更是發(fā)兵討伐宇文化及。
在竇建德出兵之前,李神通就奉李淵的命令攻打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抵擋不住,連忙從魏縣逃到聊城,拿出大量金銀財寶,請海曲的草寇王薄幫忙守城。禍不單行,進攻宇文化及的突然又多了個竇建德,宇文化及只好寫下降書,希望能投降大唐。李神通見了降書后勃然大怒:“弒君逆賊,也想要屈膝求生?”隨后就指揮人馬繼續(xù)攻城。
宇文化及得到宇文士及運來的軍糧,士氣大振,拼命抵抗。唐營這邊,貝州刺史趙君德作戰(zhàn)神勇,眼見就要登上城池,沒想到,在關(guān)鍵時刻,李神通居然怕趙君德?lián)屃斯冢Q金收兵。第二天,竇建德率大軍前來,李神通為了不與竇建德交鋒,直接帶領(lǐng)唐軍撤退。
宇文化及打不過唐軍,但打竇建德還是綽綽有余的。白天他暴打竇建德,出了一口悶氣,晚上就與隋煬帝的皇后蕭氏早早睡下了。夜里竇建德還在攻城,王薄抵擋不住,便派人去請宇文化及。得知宇文化及睡著后,王薄大怒,這都什么時候了,還有心思和美人睡覺?他打開城門,把竇建德放了進來。
竇建德率軍殺入城中,馬上就抓住了宇文化及和蕭氏,隨后又派人擊敗了宇文化及的黨羽。除了宇文化及父子外,其他人都被斬殺在竇建德立起的隋煬帝的靈位前。宇文化及父子被帶回樂壽城后,也被斬首。
竇建德不好女色,對蕭氏很有禮貌,但蕭氏畢竟是前朝皇后,無法安置,竇建德便讓蕭氏去了突厥。
王世充在東都洛陽手握大權(quán),時間長了,野心也開始瘋長。他先是自稱鄭王,隨后干脆廢掉楊侗,當了皇帝。他的同族親戚十九人都被封王,兒子王玄應(yīng)被立為太子。此時,改名為程知節(jié)的程咬金和秦瓊已經(jīng)投降了王世充,但見王世充心胸狹窄,不似人君,就生出了離開的心思。正巧唐軍張孝珉來攻打王世充,程知節(jié)和秦叔寶就來了個陣前倒戈,帶領(lǐng)幾十個士兵投了唐營。
王世充自知不得人心,擔心還有其他將領(lǐng)效仿,就帶兵從九曲城前線返回洛陽。回到洛陽后,王世充覺得已經(jīng)被廢的楊侗是個禍害,就派侄子王仁則帶著毒酒去找楊侗。楊侗被軟禁許久,見王仁則等人前來,便對神佛發(fā)愿說:“愿不再托生帝王家。”隨后便飲下毒酒。沒想到,毒酒沒能馬上毒死他,王仁則就用絲帶將他活活勒死。
朱粲自稱楚帝,被淮安土豪楊士林討伐。朱粲不敵楊士林,便逃到菊潭,向李淵投降。李淵封他為楚王,并派欽差段確安撫他。朱粲殘暴無比,段確很厭惡他,便當面譏諷他。
朱粲大怒,便派人殺了段確。隨后,又率軍屠殺菊潭百姓,投奔王世充去了。
王世充占據(jù)洛陽,兵力雄厚,想要打敗他,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做到的。于是,李淵制定了休養(yǎng)生息的國策,儲備糧食,準備將來的大戰(zhàn)。
就在李淵打算再次東征的時候,毗陵出了個梁王沈法興,江都出了個吳帝李子通,關(guān)西地區(qū)的老對頭劉武周也多次侵犯并州。李元吉不是劉武周的對手,屢戰(zhàn)屢敗,最后逃回長安,太原老家便成了劉武周的囊中之物。
李淵覺得裴寂很有能力,便派裴寂去抵御劉武周。沒想到,裴寂昏招迭出,不僅抵擋不住劉武周,還激起了民怨,讓一個名叫呂崇茂的趁勢造反。呂崇茂雖是一介草寇,但仍打得裴寂部下丟盔卸甲。最終,一個草寇居然要李淵派遣永安王李孝基和陜州總管于筠、內(nèi)史侍郎唐儉去圍剿。隨后,李淵又發(fā)出手諭,要各將軍防守關(guān)中,放棄河?xùn)|地區(qū)。
河?xùn)|地區(qū)是李氏老家,也是龍興之地,說不要就不要了嗎?這道手諭激怒了李世民。他上書李淵,表示要親自領(lǐng)軍討伐劉武周。
武德二年(619)十一月,李世民趁大河冰凍率軍急行,直接對上了劉武周麾下大將宋金剛。李世民安營扎寨,一邊堅守,一邊下令讓附近州郡送軍需來。軍隊休整好后,就命令士兵分成小隊,騷擾宋金剛。
劉武周接連攻打潞、浩二州,卻屢屢戰(zhàn)敗,士氣受挫。宋金剛和李世民僵持一年多,軍中銳氣也被磨平。由于糧草不足,宋金剛便撤軍了。李世民就在等宋金剛撤軍,馬上帶兵追擊,全軍水米未進狂追兩百余里,才追上宋金剛。雙方交鋒八次,都是李世民勝利。
宋金剛隨后逃進介休城,李世民便繞到介休城后埋伏,又追擊了宋金剛幾十里。尉遲恭等將領(lǐng)還在介休城里把守,見李世民有勇有謀,便在李世民招降后馬上投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