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女王的科學幻想曲
- (美)馬婭·溫斯托克
- 2206字
- 2025-06-18 17:13:21
第1章 童年奏鳴曲
奏響改變人生軌跡的序曲,發現世界的無限可能
在赫赫有名的布魯克林大橋與熙熙攘攘的布魯克林-皇后區高速路相交的地段的映襯下,桑茲街(Sands Street)上那條僻靜小道就顯得十分不顯眼,但它巧妙地隱藏著一個秘密。半個世紀以來,這條曾經的繁華街道的西端被龐大的交通樞紐中斷,這一交通樞紐將布魯克林區與紐約的其他區域連接起來,成為這一區域龐大的高架鐵路系統的神經中樞。三層高的車站樓也曾是通往附近的布魯克林海軍造船廠的入口。這個在19世紀和20世紀造出從俄亥俄號航母到星座號航母的“全能造船廠”,在20世紀40年代的全盛時期,雇用了大概7萬名工人。1
直到今天,在布魯克林幾個街區的交會處,還保留著連接車站樓與造船廠的小道,步行大概10分鐘就能穿過。不過,這里早已今非昔比,無論是光鮮的外表,還是在方便行人的實用性上,都大不如前。路旁的商店、酒吧,還有短暫光顧的海軍都早已消失不見。1944年,桑茲街的快速換乘站點就關閉了,后來甚至全被拆除。如今的桑茲西街上有好幾條斜坡道,每天都有上萬名行人和騎單車的人,以及6萬多輛機動車來來往往,攀上大橋,穿過東河進入曼哈頓。2就在桑茲街45號——現在它的對面是個停車場,現代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米莉開始了她令人矚目的一生。米莉出生在布魯克林的弗拉特布什社區,之后沒多久,她的父母斯皮瓦克夫婦——邁耶·斯皮瓦克(Meyer Spiewak)和埃塞爾·泰西泰爾(Ethel Teichtheil)就搬到了桑茲街45號。他們是新移民,在這里開了家報攤,兼賣糖果。早高峰時,附近的車站樓擠滿了去上班的布魯克林的工人們,在經過8小時、10小時或者12小時的輪班后,這些工人又從車站樓一擁而去。這個報攤離桑茲街的車站樓只有幾步之遙,主要售賣雜志、新鮮水果以及冰鎮可口可樂等飲料。毫無疑問,這樁生意的收入十分微薄,但對于邁耶和埃塞爾來說,這算得上穩定的收入來源了,讓他們足以支付每月25美元的房租。3
米莉的父母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移民到美國來的。米莉的父親邁耶是在波蘭的賈沃希采村(Dzialoszyce)出生的。家里世代都是歌者,邁耶的父親、兄弟和祖父也都是猶太教堂里的歌者(斯皮瓦克在波蘭語中的意思就是“歌者”)。米莉的母親埃塞爾則來自加利西亞地區——原本隸屬于前奧匈帝國,如今包括波蘭東南部以及烏克蘭西部的部分地區。幼時,埃塞爾便失去了母親,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她的父親帶領全家搬到了荷蘭,以策安全。就是在那里,埃塞爾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當然這個良好是對當時的女性而言。她至少接受了8年的正規教育,尤其擅長語言學習。與米莉相似,埃塞爾的父親也是位碳專家,他從事鉆石貿易。斯皮瓦克家族也從事鉆石貿易,由于兩個家族間有密切的合作,米莉的父母不期而遇,結為夫妻。4
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歐洲各國之間的局勢進一步緊張,埃塞爾和邁耶開始憂心他們的未來。在深思熟慮后,他們認為去美國可以過得更好,并制訂了計劃,打算在大西洋彼岸開始全新的生活。1921年,邁耶到了紐約,之后埃塞爾也來了。埃塞爾到來兩天后,他們就結婚了,那是1926年的12月13日。正如米莉后來講述的那樣,這個舉動很有先見之明,斯皮瓦克和泰西泰爾家族留在歐洲的家庭成員,在大屠殺時期幾乎全部喪命于納粹之手。5
盡管在美國,基本的自由能夠得到保障,但對于斯皮瓦克家來說,適應紐約的生活也并非易事。1928年,米莉的哥哥歐文出生了。1930年11月11日,也就是美國停戰紀念日(4)那天,米莉也出生了。這個家變成四口之家。6他們搬到了桑茲街——包括如今的布魯克林高地的部分地區、布魯克林市中心、布魯克林丹波區和布魯克林海軍造船廠,那時這條街是個混亂不堪的地方。
作家羅伯特·舍恩伯格(Robert Schoenberg)幼年時曾住在桑茲街東頭通向布魯克林海軍造船廠正門的南邊地帶。在關于臭名昭著的黑幫分子阿爾·卡彭(Al Capone)的傳記里,他這樣寫道:“桑茲街所提供的娛樂盡在‘醉醺醺的水手’這句話中。穿著在馬克斯·科恩店(Max Cohn’s)定制的制服,水手們就能大搖大擺地走進桑茲街兩側的沙龍暢飲,再步履蹣跚地走出來,踏入可以隨時結識舞伴的舞廳、當鋪和文身店。”7有了孩子以后,米莉總是反復給他們講述這個故事:在她還很小,不到3歲的時候,有個醉醺醺的水手闖進了她家,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把大家都嚇壞了。事實證明,布魯克林這片區域也是危險幫派的大本營,桑茲街車站經常擠滿小偷,人們卻幾乎沒怎么見過警察。8
讓一切變得尤其糟糕的,是米莉出生之前那年籠罩了全美的經濟烏云。那場經濟大蕭條一直持續到20世紀30年代,影響了米莉的大部分童年時光和她在布魯克林的早期生活,尤其是她在布朗克斯區成長的那些日子。另外,經濟大蕭條還使她的父親難以找到一份維持生計的工作,也迫使她的母親長時間地加班,以換取餐桌上的食物。甚至米莉也不得不在課余時間打些零工(有些工作踩著法律紅線雇用童工),家里才不至于入不敷出。9
然而,很快,一股強大的召喚力量就會潛入米莉的世界,并將永遠改變她的人生軌跡。作為一個資源有限的年輕姑娘,業余愛好將開啟她的視野,讓她意識到未來的可能性。成年之后,因為這項愛好,她與世界上一些最有成就的學者建立了聯系,這拓寬了她未來的學術圈,無論是在她努力奮斗之際,還是在最后功成名就,成了備受推崇的學者及導師之后。終其一生,這種召喚的力量都豐富了米莉的家,還有她的精神世界。這股力量為她提供了獨特的交流語言,一種她甚至沒有學過就已掌握的語言,這股召喚力量就是音樂。多虧了米莉的哥哥,是他讓音樂成了米莉傳奇人生中的主要愛好。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