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李世民伺機而動
- 中國歷史上的智囊故事:隋唐五代篇
- 龍人編著
- 613字
- 2025-06-24 16:38:54
隋大業(yè)十三年(617年)七月,薛舉于蘭州稱秦帝,建立西秦政權(quán)。次年,李世民出兵討伐。
起初,李世民專注于建造深溝高壘,加強防御工事,不與薛舉對戰(zhàn)。他認為薛舉的軍隊孤軍深入,善于速戰(zhàn)速決。因此,李世民決定以逸待勞,慢慢耗光敵軍的銳氣。
不料,計劃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李世民卻突然染上瘧疾,只能任由劉文靜等人指揮作戰(zhàn)。劉文靜不認同李世民的看法,直接將李世民擬好的作戰(zhàn)計劃置之不理,下令大舉出兵進攻。大軍一路上浩浩蕩蕩前進,沒有一點防備,結(jié)果被薛舉帶兵突襲成功。兩軍于淺水原(今陜西省長武縣)展開一場大戰(zhàn),劉文靜大敗而歸。
李淵為挽救頹勢,于同年八月再次任命李世民指揮作戰(zhàn)。九月初,李世民帶領(lǐng)將士進駐高墌,十?dāng)?shù)萬西秦軍前來奪回城池?zé)o果。薛舉軍隊多次在陣前挑戰(zhàn),李世民都堅壁不出。
眾將領(lǐng)紛紛請求出戰(zhàn),李世民卻道:“我軍前不久剛打過一場敗仗,士兵萎靡。而敵軍還因之前的勝利士氣大振,必定輕敵好戰(zhàn)。因此我堅決不出戰(zhàn),以此來消磨敵軍的銳氣。等他們沒了這股銳氣,我們再奮發(fā)出戰(zhàn),必定可以一擊即中,這才是萬全之策!誰要是還敢來請戰(zhàn),我定不輕饒!”
于是,兩軍僵持六十余天。直到十一月初,薛軍糧耗盡,麾下將士蔫頭耷腦。李世民見時機已到,迅速出兵進攻,憋久了的士兵奮勇殺敵,李世民大獲全勝。
《孫子兵法》有云:“昔之善戰(zhàn)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從古至今,善于作戰(zhàn)的人,都要先做到讓自己不被敵人戰(zhàn)勝,然后再等待,找尋戰(zhàn)勝敵人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