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22.站得高,看得遠
- 朕自澳洲歸來,反清復明
- 喝茶我用扎啤杯
- 2057字
- 2025-06-26 08:00:00
朝會結束,文武百官三五成群地走出了承天門,雖然方才他們都曾跟著錢謙益一同向朱勝機賀捷,但實際上,對于呂振東所報戰果,他們卻仍是難以置信的,人對超出認知以外的事情總會本能地抗拒否定,這,哪怕是對于幾位閣臣而言,也不例外。
故而剛一走出皇城,高弘圖便忍不住開口問道:“錢閣老,剛才那呂振東所說,都是真的?”
高弘圖此時所問,也正是文武百官們現在最想問的,一時間周圍的官員們都豎起了耳朵,百官的注意力也瞬間都聚集到了錢謙益的身上。
方才是錢謙益最先帶頭向朱勝機賀捷的,故而百官都認為他定然是知道一些內情,所以才會篤定呂振東所言非虛,當即向朱勝機賀捷的。
可他們哪里知道,錢謙益也不過是見風使舵罷了,他能提前知道個屁的內情?
故而錢謙益此時也只能含糊其辭道:“這種事情又做不得假,那呂振東又豈敢妄言?”
道理雖是這么個道理,但是僅憑此話,顯然是沒有什么說服力的。
錢謙益這話說得也沒有什么底氣,畢竟他自己也還懵著呢,也與百官一樣想要求證此事的真偽。
想到此處,錢謙益突然計上心頭,眼珠一轉,撫須笑道:“其實你們想要求證此事倒也簡單,只需走出城門一看便知,又何必追問老夫?”
錢謙益此話瞬間點醒了百官,都恍然點頭,一時間還真有不少人當下就要結伴出城去一看究竟呢!
望著百官離去的背影,錢謙益臉上的笑意愈濃,他把百官支去城外,既是幫自己解圍,也可驅使百官替自己去探明此事真偽。
此時城外的揚子江上,得勝而歸的澳明艦隊已經押赴著三百余艘滿載降卒的戰船駛回了南京城外。
先是有百余名澳明士兵下艦登陸,在江岸上做好了準備,而后各艘鐵甲艦便放下了小艇,澳明士兵們駕著小艇,開始將戰船上的降卒分批押運到了岸上來。
岸上的士兵用繩子將這些降卒每百人串成一串兒,分批押送進城,關押在南京城目前閑置的軍營中。
一眾官員此時都站在了城門之上,倒是對下面的情況看得清楚,此時都面面相覷,便是再怎么難以置信,也不得不接受擺在眼前的事實了。
這些正是那些前來一探究竟的朝中文武,他們雖然來的時候一個比一個積極,但到了城門,考慮到城外的情況還無法確定,卻是又沒了膽子走出去,最后便一同登上了城墻觀望,還美其名曰:“站得高,看得遠!”
此時,這些官員對于朱勝機已經再無半點兒質疑,心中只剩敬畏,能以僅僅三十艘戰船,戰勝江北水師的千艘戰船、十萬大軍,還能俘敵三萬而歸,這是何其恐怖的實力?
這些官員回去之后,自然會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說與他人,而在口口相傳的過程中,則不可避免的會添油加醋,夸大其詞,事情被傳得神乎其神,以至于此時在滿朝文武百官的心目中,朱勝機儼然已經成了如同神明一般的存在!
而與此同時的內守備府中,朱勝機正連夜與呂振東和一眾禁軍軍官商議著接下來的作戰方案。
此次大敗馬士英和劉孔炤所率江北水師,可謂斷其一臂,令其元氣大傷,故而朱勝機打算乘勝追擊,渡江發兵江北,兵分兩路,直取廬州和鳳陽!
而想要攻打廬州府和鳳陽府,則要先拿下隔在廬州府與應天府之間的和州,以及隔在鳳陽府和應天府之間的滁州。
和州府倒是不足為慮,其本就不在叛軍掌控之內,經由此戰,江北諸府各州勢必都會大受震懾,相信只要朝廷征討叛軍的大軍一到,處于觀望狀態的和州府定然望風而降,乖乖歸附朝廷。
至于滁州可能就要麻煩一些了,其在廬州總兵黃得功的控制之下,而江北四鎮中,數黃得功與高杰的兵力最強,出身遼東的黃得功,更算得上是江北四鎮中最驍勇善戰的,想要迅速解決掉黃得功,恐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而若不能速戰速決,一旦馬士英和另外三鎮出兵增援,形勢對于我軍而言,就將十分不利。
“所以在出兵之前,我們必須要想辦法利用敵人內部矛盾分化他們……”
朱勝機用拇指輕搓著下巴上的胡茬,口中沉吟著。
聽聞此話,呂振東便不由開口道:“陛下,臣記得史大人之前提供的情報中有提到,這黃得功和高杰之間似乎素有嫌隙,或許我們可以利用他們二人之間的矛盾,來個借刀殺人!”
“借刀殺人……”
朱勝機蹙眉沉思片刻,隨即便眉頭舒展,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意來,拍手道:“好,那咱們就給他來一個借刀殺人!”
……
次日一早,朱勝機照例召集內閣到行宮議事。
雖然在私下里,閣臣在皇帝面前是無需太過拘禮的,但因為昨日之事,此時內閣這幾人,也如文武百官一樣,心中對朱勝機極為敬畏,一個個都表現的格外的恭敬和拘束。
朱勝機倒是沒有心思去注意他們幾人與平日相比有什么異樣,照舊吩咐人給他們賜座上茶,便直接宣布開始議事。
按照平時議事的流程,首先是要由內閣向皇帝稟報群臣上奏的情況,并對其中那些要緊的事務提出處理建議,然后再就皇帝重點關注的事情或提出的議題來展開討論。
今日自然也不例外,錢謙益手捧一沓奏疏率先上前,躬身道:“殿下,朝中文武百官聯名上疏,恭賀殿下昨日水戰大捷,并再度上表,望殿下能夠早日踐祚,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朱勝機聽到此處,卻是直接抬手打斷了他,“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如今連這南直隸都仍然四分五裂,叛逆未除,人心不安,本王就算現在繼位登基,又有誰會認我這個皇帝呢?”
錢謙益聽聞此話,自是不敢多言,默默把上面這封奏疏連同下面的勸進表一同遞給了身旁的張慎言,權當已被朱勝機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