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番外篇:諸葛四友】(中)
- 三國:從曲阿小將到大漢脊梁
- 梅山的老君
- 2005字
- 2025-08-01 19:28:38
“更兼其慧眼獨具,迎奉天子于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此乃煌煌正朔,占據大義名分!其令所至,諸侯誰敢不從?
假以時日,整飭軍備,勵精圖治,削平群雄,定鼎天下者,必是曹公無疑!”
孟建聲如洪鐘,震得燭火搖曳,眼中閃爍著對曹操雄圖霸業的無比向往與確信。
徐庶聽罷二人針鋒相對的爭論,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他優雅地執起面前的酒碗,淺淺酌了一口,讓那辛辣醇厚的液體在舌尖流轉。
他的目光最終轉向了那場論辯中一直沉默靜聽、未曾置一詞的諸葛亮,
“孔明,廣元推崇本初公根基深厚,公威力主孟德公雄才大略,皆有其道理可循。然則天下之大,如棋局縱橫十九道,變化無窮,非止此二子爭鋒。
江東孫伯符,年少英雄,承父余烈,英銳勃發,橫掃江東六郡,勢如破竹,人稱‘小霸王’,其勢如初生之虎,爪牙鋒利,血氣方剛,前途不可限量。
荊州劉景升,坐擁江漢沃土,帶甲十萬,樓船千艘,雖垂垂老矣,雄心不再,然守成有余,根基穩固。
孔明你素來洞若觀火,心如明鏡,慧眼獨具,早已超然物外。
不知對這紛繁復雜的天下棋局,作何高論?
何方梟雄,可主沉浮?可托付我輩一身才學?”
徐庶的話語如同拋入靜水的石子,一時間,亭內石韜、孟建、連同徐庶自己的目光,都如同被磁石吸引般,聚焦在諸葛亮身上。
炭火偶爾噼啪一聲,爆出一兩點火星,月華無聲流淌如水,唯有亭外松濤聲陣陣,如同亙古的低語,襯得亭中的寂靜越發深沉。
諸葛亮迎著三人的目光,緩緩放下手中那柄看似普通卻仿佛蘊藏乾坤的羽扇。
修長的手指,骨節分明,在冰冷的石桌邊緣輕輕劃過,指尖微動,仿佛不是在觸碰石頭,而是在描摹著無形的山川地理,勾畫著無形的兵勢走向。
他清朗的聲音終于響起,不高,卻字字清晰,如同珠落玉盤,帶著一種穿透迷霧、洞察本質的力量,在這靜謐的夜里顯得格外響亮:
“本初公,出身四世三公,名門貴胄,地廣兵強,此乃其表,天下人皆可見之。”
他目光平靜地掃過石韜,那眼神清澈卻帶著一絲洞悉世情的銳利,讓石韜心頭微凜。
“然其性情,多疑而好謀,外表寬宏,內里猜忌。遇大事常猶豫不決,彷徨不定,失之果決。
麾下謀士雖眾,看似人才濟濟,然田豐剛直犯上,言辭激烈,必不為所容;許攸貪利而不智,見小利而忘大義;逢紀、審配之流,各擁其主,營私結黨,內斗不休,形同水火。
昔洛陽空虛,天子蒙塵,彼有良機可揮師南下,直搗許都,救天子于水火,解黎民于倒懸,彼卻逡巡不前,坐失千載難逢之良機,猶疑之甚,可見一斑。
此等人物,外強而中干,虛有其表。雖有席卷天下之勢,卻無鯨吞四海之魄力,更無囊括九州之格局。
其勢雖大,終不能成大業,不過徒為他人作嫁衣耳。”
此言一出,條分縷析,切中要害,石韜臉色微微一變,張了張嘴,似乎想辯駁,卻又覺諸葛亮所言句句在理,難以反駁,最終只是喉頭滾動了一下,將話咽了回去,臉色有些發僵。
諸葛亮目光轉向孟建,繼續道,聲音依舊平穩:
“至于曹孟德,確為當世梟雄,人中龍鳳。其用人不拘一格,唯才是舉,不問出身,不論品德,故麾下文武濟濟一堂,猛將如云,謀臣如雨,此為其長,亦是其能成事之根基。
挾天子以令諸侯,占盡名分大義,借朝廷之名行己之實,使號令通行,諸侯莫敢輕逆,亦是極高明之手段。”
他話鋒陡然一轉,語氣中透出一種深沉的審慎與難以認同的疏離,
“然其心術深處,志在挾天子以自立,絕非真心匡扶漢室,更非欲致天下于太平盛世。
觀其行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手段酷烈,殺伐過重,常行屠城滅族之事,以震懾四方。
徐州之屠,泗水為之不流,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此情此景,猶在眼前!此等霸業,其根基在于強權與詭詐,而非仁德王道。
是以其縱能掃平群雄,以虎狼之師統一四海,所得之天下,亦是戾氣深重,瘡痍滿目,非萬民之福,更非我輩儒生所衷心向往,所愿傾力襄助之‘明主’!”
最后一句,諸葛亮語氣加重,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絕。
孟建聞言,如同被當頭棒喝,魁梧的身軀微微一震。
他眉頭緊鎖,臉上的豪邁之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沉思。
曹操的雄才與暴戾,如光影交織,在他腦海中激烈碰撞。他低頭看著碗中晃動的酒液,第一次對心目中認定的“明主”產生了難以言說的動搖。
徐庶眼中異彩連連,既有對諸葛亮剖析的精妙感到嘆服,又對其心中所求的“明主”標準感到好奇。
“咳咳,”
他身體微微前傾,靠近石桌,帶著更多的探詢與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追問道,
“孔明眼界之高,思慮之深,吾等不及。
然則依你之見,這泱泱九州,竟無一人可堪托付?莫非真要終老林泉?抑或……孔明心中,早已洞察天機,已有可擇之主?”
他緊緊盯著諸葛亮的眼睛,仿佛要從那深邃的潭水中撈出答案。
諸葛亮并未立刻回答。他重新執起那柄羽扇,仿佛握住了某種無形的力量。星河璀璨,仿佛無數雙眼睛在注視著這片苦難的大地。
他沉默了片刻,時間仿佛凝固,唯有松濤依舊低吟。
終于,他那清朗的聲音再次響起,不高,卻如同在平靜的湖面投入一塊萬鈞巨石,瞬間激起了千層巨浪:
“若天假其時,使亮得遇明主……”
他語氣沉凝,帶著一種勘破未來迷霧的奇異篤定,每一個字都如同金石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