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富貴險中求!
- 大明:暴君朱允炆,朕即天命
- 港城119號
- 2049字
- 2025-07-28 09:52:22
馬驍挺直腰板,語氣帶著幾分傲然。
“其中關節,我早已打通,宮里面有我姐姐擔著,宮外明面,有魏國公府照應。”
“陛下日理萬機,這等破銅爛鐵的去向,又怎會一一過問?只要手腳干凈,神不知鬼不覺。”
他看著周鶴年驚疑不定的臉色,繼續加碼:
“周老,富貴險中求!這批貨,量極大,利潤更是驚人!但本錢也大,打點上下的關節,處處都要真金白銀。”
“馬某今日來,就是想拉周家入伙,認購我聯儲商幫的高級股憑。投入本錢,五五分利!風險,我聯儲商幫擔著!周家只需坐等分紅便是!”
周鶴年沉默了,手指在光滑的黃花梨椅扶手上輕輕敲擊,眼神閃爍不定。
倒賣軍械,還是繳獲的軍資,這風險太大了。
他浸淫商場數十年,深知越是誘人的餡餅,底下越可能是陷阱。
他試探著問:
“馬公子,這買賣,除了我周家,還有哪些大東家入了股?”
馬驍臉上的笑容瞬間淡了幾分,露出一絲恰到好處的失望和倨傲:
“周老這是信不過馬某?信不過聯儲錢莊?”
“也罷!這筆買賣,就設一定數量的對外股憑,份額本就極其有限,多少人捧著銀子求馬某勻一點都不可得。”
“既然周老心存疑慮,那馬某告辭便是!”
馬驍作勢欲起身,臉上恰到好處地露出一絲失望和疏離。
“哎呀~南京城里,等著分這杯羹的勛貴大員,可不止一兩家。”
“只是此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世伯務必守口如瓶,今日之言,出我口,入您耳,權當沒聽過,晚輩告辭。”
說吧,馬驍直接起身,一點也不拖泥帶水,直接朝著大門的方向走去。
走到一半,馬驍突然回頭:
“不過,還請周老切記,今日之事,守口如瓶,若走漏了風聲,壞了大事,莫怪馬某翻臉無情。”
眼看馬驍真的轉身要走,一直旁聽的周琿亦急眼了,他猛地站起來:
“馬兄留步!”
“敢問馬兄,這次的買賣,要我周家出多少銀子?”
馬驍微微一笑。
“不多,就只要五萬兩。”
“我這次之所以要找一家來合作做這筆買賣,就是要讓外界看看我聯儲商幫的實力,看看我聯儲錢莊股憑的好處……”
“只可惜啊,周老信不過我,告辭了!”
周琿亦見馬驍真要走,頓時急了,隨即轉向自己親爹,急切道:
“爹!您糊涂啊!五萬兩銀子算什么?!”
“咱家鹽船跑一趟都不止這個數!重要的是馬驍這個人!他背后是誰?是宮里的馬皇后,是魏國公府!這是通天的人脈!”
“攀上這條線,以后什么買賣做不得?還怕這五萬兩回不來?這是天大的面子啊爹!”
周鶴年被兒子這一吼,心頭那點疑慮也被巨大的利益誘惑和攀附權貴的念頭沖淡了。
是啊,五萬兩,對周家,不算太多。
就算真虧了,能借此攀上馬皇后親弟和魏國公,這關系也值了。
他深吸一口氣,臉上重新堆起笑容:
“馬東家且慢,犬子無狀,讓您見笑了,這買賣周家做了,五萬兩,老夫明日便著人送到聯儲錢莊!”
馬驍轉身,臉上露出“果然沒看錯人”的贊許笑容,隨后讓隨行的下人取出一份早已準備好的、印著聯儲錢莊朱紅大印的契書:
“周老爽快,既然如此,這是契書,您過目。簽了它,咱們便是合伙人了,靜候佳音,共分大利。”
“不出意外,下個月就可以拿到分紅……”
隨后,馬驍又對這次的買賣大吹特吹。
周家父子所有的提問,馬驍都是對答如流。
周鶴年仔細看著眼前的股憑認購契約,眼皮跳了跳。
但想到馬驍的背景和那誘人的五五分賬,又看到兒子在旁邊急不可耐的眼神,最終一咬牙,在契約末尾簽下了自己的名。
字并重重蓋上了周氏商幫的朱紅大印。
周琿亦也興奮地湊過來,搶著按上了自己的指印。
馬驍滿意地收起契約,用一方小巧的“聯儲錢莊”銅印蘸了朱砂,在契約上端端正正蓋下,又取出特制的火漆,在契約接縫處封好。
“周老,合作愉快!”馬驍笑容滿面地拱了拱手。
“靜候佳音吧!不出半月,必有厚報!”
說罷,馬曉瀟灑離去。
送走馬驍,周琿亦興奮地搓著手:
“爹!成了!咱家攀上高枝了!”
周鶴年看著兒子雀躍的樣子,又低頭看了看桌上那份散發著火漆味道的契約,心中那點不安被巨大的期待壓下,捋須笑道:
“嗯,琿亦,此事你做得對,這馬驍,是個人物,這聯儲錢莊短時間內能賺這么多銀子,跟著他,錯不了!”
……
乾清宮的燭火在夜風中搖曳,將朱允炆的身影長長地投在金磚地上。
李漱玉和李采薇并肩立于御案前,兩人皆是一身利落的男裝打扮,脂粉不施,眉宇間卻比半月前多了幾分沉穩干練。
“李漱玉的聲音清脆,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興奮。
“陛下,托廖指揮使的雷霆手段,秦淮河畔十座樓館,如今已盡在掌控!鴇母、管事,凡有異心或不堪用的,或驅或換。”
“新補上的人手,皆是鸞影司精挑細選、身家清白、機敏可靠的女子,其中七成已可用……”
李漱玉如數家珍地匯報著。
事情的進展和朱允文的預料的一樣。
鸞影司一進入這秦淮河,幾乎沒有任何阻礙。
畢竟這背后都是銀子開道,而且還有廖鏞和錦衣衛一塊盯著。
李采薇緊接著奉上兩本厚厚的賬冊,恭敬地放在御案上:
“陛下,這是十座樓與織坊這半月來的詳細賬目。顧氏織坊已更名為李氏織坊,原班人馬,留用了一部分,關鍵的地方都換上了鸞影司的人。”
“此外,這織布坊已經能夠正常運作了,依此勢頭,下月定可扭虧為盈。”
朱允炆拿起賬冊,指尖快速翻動。
賬目條目清晰,收支分明,一筆筆蠅頭小楷寫得工整無比。他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贊許:
“做得不錯,比朕預想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