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9章 來自學生的敬意

柏林議會大廳那場由“鐵血”宣言掀起的風暴,其后續的震蕩遠比詹姆斯·格林預想的更為劇烈和冷酷。

俾斯麥的演講并非空洞的恫嚇。

在詹姆斯抵達柏林后的短短數周內,他親眼目睹了這位“鐵血宰相”是如何用雷霆手段對付議會中那些反對軍事預算的自由派議員的。

俾斯麥完全無視議會的反對意見,在國王威廉一世的支持下,強行解散了議會,并宣布將在新的選舉規則下重新選舉,這規則明顯有利于保守派地主和支持國王的勢力。

同時,他利用手中掌握的國家機器,對自由派報刊進行嚴厲審查和打壓,逮捕或驅逐了一批敢于發聲的反對派領袖和編輯。整個柏林的政治氣氛驟然緊張,空氣中彌漫著壓抑和恐懼,與之前議會辯論時的喧囂完全變成了兩個樣子。

俾斯麥的行動目標明確,他像最高明的外科醫生,用最鋒利的手術刀,精準而快速地切除了阻礙他實現普魯士軍事集權和統一德意志目標的“病灶”——議會民主的微弱萌芽和自由主義的反對聲音。

其手段之強硬,效率之高,讓詹姆斯這個經歷過美國內戰政治傾軋的軍人也感到心驚。這是政治舞臺上赤裸裸的權力碾壓,其殘酷性絲毫不亞于安提塔姆的戰場!

詹姆斯站在柏林街頭,看著荷槍實彈的普魯士士兵在街頭巡邏,看著那些被查封的報社門口張貼的封條,聽著人們壓低的充滿不安的議論聲。

俾斯麥的“鐵血”邏輯,在政治領域得到了最直觀的實踐。它高效,卻也散發著令人窒息的強權氣息。

詹姆斯此行的“觀察”任務,在俾斯麥掀起的這場政治風暴面前,顯得有些物超所值卻又在美利堅派不上什么用場。

“暫時離開這里一段時間。”詹姆斯做出了決定,他想起了卡爾·馬克思。這位深刻剖析社會矛盾的思想家,他的聲音或許能提供另一種視角,幫助理解這片大陸上正在發生的劇變。

然而,當他通過阿斯特家族在柏林的關系試圖聯系馬克思時,卻得到了一個意料之中卻又令人失望的消息。

“馬克思博士?”一位與阿斯特家族有密切業務往來,消息靈通的柏林銀行家臉上露出謹慎的表情。

“哦,那個革命家?他早就不在柏林了!俾斯麥首相上臺后,加強了對激進分子的監控和驅逐。至于馬克思博士……嗯,他因為其著作和言論,被普魯士政府視為‘危害國家安全’,很早之前就被正式驅逐出境了!現在嘛……”銀行家聳聳肩,“聽說在倫敦。索霍區某個破舊的公寓里,繼續寫他那本據說要顛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大書’呢。對了,”

他像是想起了什么,補充道:“他似乎還在為美國的《紐約每日論壇報》寫稿子,挺關注你們那邊那場……嗯……‘自由之戰’的。”

被驅逐了……在倫敦……關注著美國內戰……

詹姆斯心一動,倫敦,那座霧都,此刻成了他下一個目的地。

他需要呼吸不同的空氣,也需要去聽聽那位被強權驅逐的思想家,如何看待大洋彼岸那場同樣被鮮血浸透的戰爭,以及如何看待俾斯麥正在普魯士推行的這套冷酷的“鐵血”邏輯。

幾天后,詹姆斯·格林的身影出現在了倫敦索霍區一條狹窄、潮濕、彌漫著濃重煤煙和廉價香水混合氣味的街道上。

馬克思的公寓在三樓,樓梯陡峭昏暗,墻壁上糊著剝落的墻紙。空氣中充斥著隔壁餐館飄來的酸臭氣味和樓下酒吧的喧鬧聲。

在阿斯特家族倫敦辦事處一名職員的陪同下,詹姆斯敲響了那扇吱呀作響的木門。

開門的是燕妮·馬克思。這位曾經容光煥發的貴族小姐,如今臉上刻滿了生活的艱辛和憂慮,但眼神依舊保持著內在的堅韌和優雅。她看到衣著體面、明顯是上流社會人士的詹姆斯時,眼中閃過警惕和困惑。

“請問您找誰?”燕妮的聲音帶著疲憊,但禮貌而清晰。

“您好,夫人。”詹姆斯微微躬身,用英語說道,“我是詹姆斯·格林,來自美利堅合眾國。冒昧打擾,想拜訪卡爾·馬克思博士。我聽說他非常關注我們那里的內戰,而我曾親身經歷過那場戰爭。”

聽到“美利堅合眾國”和“親身經歷內戰”,燕妮眼中的警惕稍稍褪去,代之以驚訝和好奇。她回頭向屋內輕聲說了幾句德語。

很快,卡爾·馬克思的身影出現在門口。他比詹姆斯在資料照片上看到的更加消瘦,穿著洗得發白的舊外套,頭發和胡須更加濃密雜亂,但那雙深陷的眼睛,依舊如燃燒的炭火,閃爍著永不熄滅的智慧光芒和戰斗意志。

長期的流亡生活、貧困的煎熬、寫作的艱辛,在他臉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跡,卻絲毫未能磨滅他精神的力量。

“格林先生?”馬克思的目光掃過詹姆斯的臉,特別是他肩頭那枚即使在昏暗樓道里也顯得格外醒目的銀鷹上校肩章,“來自美國?經歷過內戰?”

他的英語帶著德國口音,但表達清晰有力,帶著濃厚的興趣:“請進!地方簡陋,請見諒。”

書籍、報紙、手稿幾乎占據了房間里的每一寸空間,從地板堆到天花板。唯一的書桌淹沒在紙堆中,上面一盞煤油燈散發著昏黃的光暈。屋內彌漫著劣質煙草味和舊紙張的霉味。幾個孩子安靜地待在角落,好奇地打量著這位不速之客。

“請坐,格林上校。”馬克思指了指房間里唯一一把還算完好的椅子,他自己則坐在木箱上,“您說您親身經歷了內戰?在哪個戰場?”

“弗吉尼亞軍團,”詹姆斯站著,目光掃過那堆積如山、凝聚著無數心血的手稿,那應該是正在艱難孕育的《資本論》第二卷,心中充滿了敬意,“從第二次布爾河戰役,可能報紙上叫第二次馬納薩斯會戰的多一些,到安提塔姆。”

“安提塔姆!”馬克思瞪大了雙眼,“那個被報紙稱為‘美國歷史上最血腥一天’的屠宰場!一天之內,兩萬三千人傷亡!格林上校,您……能告訴我,真實的安提塔姆,是什么樣子嗎?是……活生生的地獄景象?”

詹姆斯沉默了,安提塔姆的記憶像被強行撕開的傷疤,血腥的畫面瞬間涌入腦海。他深吸一口氣,努力用平靜的語調描述。

“一片開闊的玉米田……幾乎沒有掩體。北軍和南軍,兩條漫長的人墻,相隔只有幾百碼……甚至更近。炮火像犁地一樣反復砸過陣地……然后就是排槍對射。”他頓了頓,仿佛又聽到了那連綿不絕滾雷般的槍聲,“鉛彈像暴雨……士兵們像被割倒的麥子一樣成片倒下。沖上去一波,死光。再填進去一波……我們的指揮官……麥克萊倫將軍,他擁有巨大的兵力優勢,卻像添油一樣,把部隊一份一份地送進那個……絞肉機。”

“我看到一個只有十七八歲的新兵……臉上還帶著雀斑……就在我旁邊幾碼遠的地方……一顆子彈……打碎了他的頭……”詹姆斯閉上眼睛,“血和腦漿……濺了我一臉……溫熱的……我甚至沒時間擦……只能繼續吼叫命令……腳下的泥地,被血水泡成了深褐色的沼澤……每一步都可能踩在……某個還在抽搐的傷兵身上……”

詹姆斯描述了一個又一個戰場畫面,直到他哽咽到說不下去。

房間里陷入死寂,只有煤油燈燈芯燃燒的輕微噼啪聲。馬克思靜靜地聽著,手指緊緊攥著舊衣服的衣角。詹姆斯描述的景象,比他任何理論推演都更直觀、更血腥地揭示了工業化戰爭的本質,為了某種制度或階級的利益,人類可以被大規模、高效率地被屠殺。

“上帝……”馬克思低聲呢喃,帶著無神論者罕見的對生命逝去的痛惜,“一天……兩萬三千人……這就是資本制度下,為了爭奪市場和資源,為了維護或顛覆某種生產關系……所付出的……人命的代價!”

他抬起頭,目光灼灼地盯著詹姆斯:“上校!您親身經歷了這種地獄!您覺得……這場以‘自由’為名的戰爭,真的能帶來它所承諾的平等嗎?北方的工業資本,在砸碎了南方的奴隸制枷鎖后,會愿意與獲得自由的黑人共享真正的權力和財富嗎?還是說,這只是一場用一種更隱蔽的剝削形式?”

這個問題直刺詹姆斯內心最深的困惑,他沉默了許久,眼眸里充滿了無力感:“我不知道,博士……我真的不知道。在戰場上,我只看到血……很多很多的血……黑人的,白人的……都流在了一起。至于未來……”

他苦笑了一下,目光掃過馬克思桌上堆積如山的手稿:“也許就像您正在寫的書里試圖揭示的那樣,根源……遠比戰場上的硝煙更復雜,更深邃。舊的枷鎖打破了,新的矛盾……或許才剛剛開始。自由可能只是他們的口號,雖然我確信,這場戰爭后,美利堅會變得更強大,但是能維持多久,我不知道。”

馬克思看著詹姆斯,仿佛從這個軍人疲憊而迷茫的眼神里,看到了無數被歷史洪流裹挾、承受著苦難卻無法看清前路的普通人的縮影。他點了點頭,聲音低沉而充滿力量:“是的,上校。根源在于制度本身,在于生產資料被少數人壟斷,在于勞動者創造的剩余價值被無情榨取,在于階級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戰爭……是這些矛盾最極端、最血腥的爆發形式。美國的這場內戰,無論結果如何,都無法從根本上消除他們制度內在的痼疾。它或許能廢除奴隸制這種最野蠻的剝削形式,但雇傭勞動制度下的剝削和壓迫,依然存在,甚至可能披上‘自由契約’的外衣,變得更加隱蔽和‘合法’。”

“您說得對,博士。”詹姆斯由衷地說道,帶著敬意,“這場戰爭……代價太大了。流了太多的血。希望……希望您的著作,能真正揭示這些苦難的根源,為后來者指明一條……不那么血腥的道路。”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異常誠懇:“請您……一定要繼續寫下去。這個世界……需要您的聲音。需要有人去剖析這血淋淋的現實背后的真相。”

馬克思顯然沒料到這位美國上校會說出這樣的話,他眼中閃過驚訝,隨即是深深的感動和被理解的慰藉。在這個被陰影籠罩的歐洲,在這個充斥著虛偽政客和麻木資產者的世界里,能從一個親身經歷過最殘酷戰爭的軍人嘴里聽到這樣的鼓勵,對他這個被驅逐、生活困頓的思想家而言,是莫大的精神支持。

“謝謝您,格林上校。”馬克思站起身,鄭重地伸出手,“您的經歷和話語,對我而言是極其寶貴的第一手見證。它讓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戰爭的殘酷本質和資本主義制度下所謂‘進步’所伴隨的代價。他們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將物質極大豐富,但終究只是自取滅亡。我會繼續寫下去,為了那些在布爾河、在安提塔姆倒下的士兵,為了所有在工廠、在種植園里被剝削壓迫的勞動者!為了一個沒有壓迫和戰爭的未來!”

詹姆斯與馬克思那雙因常年寫作而指節粗大的手緊緊握了一下。

在離開前,詹姆斯想起了什么,從隨身攜帶的公文包里,取出兩根用柔軟麂皮包裹著的的金條。每根約十盎司,上面清晰地鑄有阿斯特家族的徽記。

他將金條輕輕放在馬克思堆滿手稿的書桌一角,動作自然,沒有絲毫施舍的意味,更像是戰友間心照不宣的支持。

“博士,”詹姆斯的聲音平靜而真誠,“一點微薄的資助。希望能為您的研究和寫作……提供些便利。讓您不必為明天的面包和房租分心。”

馬克思看著那兩根在昏暗煤油燈光下依舊閃爍著誘人光芒的金條,臉上瞬間掠過極其復雜的表情,有窘迫,有自尊心被觸碰的刺痛,但更多的是驚訝和感激。他深知這筆錢的分量,足以讓他和家人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擺脫饑寒交迫的窘境,讓他能更專注于寫作。

“您一定要收下,這是來自學生的敬意!”詹姆斯敬了個軍禮!

馬克思張了張嘴,但最終,看著詹姆斯那雙真誠而毫無雜質的眼睛,看著桌上堆積如山、凝聚了他畢生心血的手稿,他緩緩地點了點頭。

“格林上校……”他的聲音低沉而鄭重,“這份……支持,我收下了。不是為了我個人,而是為了……那些還在黑暗中掙扎的人們,為了能完成這部揭示真相的著作。我向您保證,它會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詹姆斯鞠躬,不再多言,轉身離開了這間簡陋卻充滿了思想火花的寓所。

走出公寓,倫敦特有的濃重霧氣和煤煙味撲面而來,詹姆斯走在索霍區嘈雜的街道上,心里卻舒坦了許多。

柏林俾斯麥的“鐵血”強權帶來的壓抑感,似乎被倫敦這間陋室里對苦難根源的深刻剖析和對人類解放的執著追求所驅散了一些。

詹姆斯抬起頭,望向倫敦灰蒙蒙的天空,新的思考,在倫敦深秋的濃霧中悄然萌芽。他需要立刻趕回普魯士,看看俾斯麥強權的后續,看看普魯士會發生什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原阳县| 镇宁| 鄯善县| 甘德县| 吴堡县| 牟定县| 蓬莱市| 上犹县| 永顺县| 简阳市| 岳阳县| 济宁市| 塘沽区| 九寨沟县| 梅州市| 颍上县| 上蔡县| 乐昌市| 高阳县| 沅江市| 札达县| 浦江县| 图木舒克市| 金秀| 博白县| 天镇县| 福安市| 常宁市| 吴忠市| 东乌珠穆沁旗| 湄潭县| 利辛县| 宁远县| 长汀县| 长宁区| 信丰县| 大港区| 舟山市| 通道| 永康市| 兰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