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財務危機
- 年薪百萬不如種菜爆火全網
- 空山居士2024
- 1687字
- 2025-06-15 08:34:05
2008年 10月 25日,霜降后的第十天,谷倉里的煤油燈在穿堂風中搖晃。陳建國的計算器屏幕映著「賬戶余額:31,245元」,鋼筆尖在《開墾預算表》上戳出破洞——距離蘿卜收獲還有 45天,而有機肥采購款還差 28,000元。他望著李芳的檢測箱,里面那瓶從實驗室順出的 EM菌原液,此刻比任何財務數據都珍貴。
“又在算錢?“李芳的聲音從木板床傳來,鉆石項鏈的包裝盒在枕邊泛著廉價的珠光。那是結婚時買的假貨,鍍層早已磨損,露出底下的合金紋路。她摸著項鏈上的水鉆,突然想起 2005年陳建國在財務室說的話:“等我升了總監,一定給你換條真的。“
“啟動資金剩 3萬。“陳建國的聲音帶著財務人的冷靜,卻在看到李芳打開首飾盒時顫抖。她取出項鏈的動作像在拆解一份復雜的財報,最后卻把項鏈塞進他掌心:“當年你說假貨戴著輕便,現在我覺得,假的也挺好——至少不會擔心被糞水腐蝕。“
深夜的谷倉格外安靜,陳建國的手機在掌心發燙。前同事的微信對話框停在「在嗎?」,他盯著那個曾經的下屬如今的財務經理頭銜,突然想起自己設計的「員工緊急救助基金」,現在卻要向曾經的學生借錢。當消息發出半小時后,收到的不是轉賬,而是一條眾籌鏈接:「幫助前財務總監陳建國再就業」,配圖是他扛著鋤頭的背影,備注寫著「曾年薪百萬,現務農創業遇挫」。
血沖上頭頂的瞬間,陳建國差點摔了手機。李芳的手突然覆上來,體溫透過掌心傳來:“當年你教我用顯微鏡看數據,現在該教我用鋤頭看土地了。“她指著窗外的梯田,月光下的蘿卜苗正在經歷第三次間苗,“其實我們早該明白,真正的財富,不是賬戶里的數字,而是這些正在生長的生命。“
鎮口的當鋪傳來爭吵聲時,王海洋正用補光燈的金屬支架丈量三輪車的車斗。這盞曾經照亮直播的 12800元設備,此刻被當鋪老板掂在手里,標簽上的「高新技術產品」字樣在灰塵下模糊。“算你 500塊,“老板敲了敲燈罩,“車身上的公司 logo還能招徠生意。“
三輪車的發動機在暮色中突突作響,車身上「XX科技」的 logo被夕陽拉得老長。王海洋摸著補光燈留下的支架印,突然想起第一次用它照亮業績報表的夜晚,客戶的掌聲混著胃藥的苦味。現在車斗里裝的不是合同文件,而是老周砍的山竹——用來加固被暴雨沖毀的籬笆。
深夜的財務「會議」在谷倉地板召開,六個人圍著煤油燈,聽陳建國用紅筆圈出最后的預算:
·有機肥采購:28,000元(缺口)
·農具維修:3,000元
·周敏康復器材:5,000元(暫欠)
“用我的專利轉讓費抵吧。“周敏突然開口,把張工的專利證書推到燈前,“張工在遺囑里說,專利收益給有緣人——現在我們就是有緣人。“證書上的「高山作物抗逆性改良技術」字樣,在火光下與老周的「人土為安」石刻遙相呼應。
李芳突然想起壓在箱底的考研資料,2003年備考時的筆記里,夾著陳建國第一次給她寫的情書。“其實我早就該告訴你,“她摸著筆記本泛黃的邊緣,“當年放棄讀研,不是因為你說的'女人不用太拼',而是我想和你一起,把生活過成一篇合格的檢測報告。“
當第一滴露水落在陳建國的預算表上時,老周的煙斗在門口明滅。他扔來個油紙包,里面是皺巴巴的存折:“前租客賠的違約金,18,000塊,“老人的聲音比平時輕,“密碼是你閨女的生日——別問我怎么知道的,土地會說話。“
凌晨,陳建國對著老周的存折發呆,突然發現余額數字恰好是他們房貸月還款的 3倍。李芳的鉆石項鏈被她系在檢測箱上,水鉆在月光下折射出奇異的光,像極了他們在寫字樓看過的星空。王海洋的三輪車停在曬谷場,車身上的公司 logo被他用紅漆涂改成「彭水有機農場」,歪扭的字體比任何設計稿都更有溫度。
曬谷場的石磨旁,農業集團的黑色轎車悄然停下。穿西裝的男人舉著望遠鏡觀察荒田,鏡片后的目光落在周敏的種植筆記上——那本被林永強用防水布裹了三層的筆記本,此刻正被周敏用來記錄陳建國的財務困境:「10月 25日,啟動資金告急,卻收到土地的饋贈。」
(第二十三集完?懸念提示:老周的違約金存折是否藏著債務陷阱?張工的專利能否換來救命資金?農業集團的黑色轎車是否帶來「高價收購」陰謀?下集《荒地開墾戰》即將揭曉,看六人組如何用專利技術破解財務危機,首遇「蘿卜搶購」名場面,更有神秘買家帶著周敏的技術文檔殘頁前來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