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天生靈根?
- 身為城隍,我的座下全是邪神
- 九如三多
- 2182字
- 2025-06-14 17:48:24
“三位看著面生,好像不是我們本地人?”
跟李春娘來到城隍廟門口。
趙守田看著沈琢三人,樂呵呵的問道,“今天是我們為城隍老爺重塑金身的好日子,不妨留下來一同熱鬧熱鬧。”
昨天跟其他幾個村的人商議好。
給城隍神像重塑金身的活計,就落在了他們清溪村身上。
其他幾村人。
都只負責籌錢和記名。
這讓趙守田興奮的,又是一整晚沒能合上眼。
“老人家,我們游歷至此不久,也是聽說此地城隍顯靈,這才打算過來沾沾喜氣。”
“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沈琢微笑著點點頭。
紅塵行走。
從看別人給自己重塑金身開始,好像也是一個不錯的體驗。
跟在身后的沈濤,適時的從懷中掏出幾塊碎銀,“老人家,這是我家公子的一點心意。”
“也算是為城隍老爺出些綿薄之力,還請切莫推辭。”
趙守田看著那幾塊銀子。
原本下意識就想要拒絕。
可聽到這是人家給城隍老爺的花銷,最后是得在功德碑上刻名字的,便也不好再多說什么。
來回推辭了幾輪,就吩咐村中賬房收下,并記下了沈琢的名諱。
倒是站在一旁,一直沒說話的李春娘。
疑惑的望著他們三人。
也不知為何。
她總感覺這三個外鄉人,看上去分外眼熟。
卻又一時半會說不上是在哪里見過。
特別是那為首的年輕公子哥,眉宇間的莫名熟悉,讓她頓生親切。
忍不住開口詢問道,“請問沈公子,我們是不是在什么地方見過?”
沈琢笑著搖搖頭,目光從她身上掃過,“這是我第一次來清溪村,之前應該未曾謀面。”
自從上次沈山(山君)用一縷真氣替她療傷后,誰也沒想到,這女子的身上,竟是生出了一絲神性。
雖然現在看上去還只是個普通人,但若長久居住在這城隍廟附近,日積月累下來,或許還真有機會步入香火神道。
沈琢選她作為廟祝,也不過順手為之。
可如今看來。
一飲一啄。
果然皆有定數。
“我瞧著沈公子也很面善。”
“我們這鄉野村戶,也沒那么多規矩可講,要是有冒犯到三位的地方,還請多多包涵。”
畢竟趙守田年輕的時候,在城里做過力工。
大概也明白。
光是下人就能隨手掏出碎銀,身為主家的少年郎,地位自然不是他們能夠想象。
少說也是大門大戶的公子哥,屬實是得罪不起的。
好在這三人看上去,也不像是個難纏的。
倒是讓趙守田稍稍放寬了心。
“老人家你客氣了。”
“我們不是本地人,自該入鄉隨俗。”
沈琢淡然的回應了一句。
于是接下來。
他們三人也沒著急前往清溪村,而是在村民搭建出來的臨時棚戶中坐了下來。
三五盆燒的正旺的柴火擺在身前,雖說煙霧熏人,但也驅散了不少臘月的嚴寒。
“少爺,您注意到了沒有,自打看見我們,李春娘的目光就一直在您身上徘徊。”
“她是不是看出了點什么?”
坐在沈琢身邊。
沈山若有所思的說道,“我在這婦人身上,隱約瞧見了一絲神性。”
沈濤也不甘落后的緊跟著道,“就算少爺正式封她為城隍廟祝,但通常來說,沒有個三五年的香火熏陶,尋常人根本不可能生出神性。”
“難不成此女天生靈根?”
放眼整個大乾。
天生靈根者萬萬中無一。
不管是修煉香火神道,還是走煉炁士一途,未來成就都是難以限量。
沈濤這話說出口,連他自己都被嚇了一跳。
這窮山惡水的清溪村,能生出這樣的靈根苗子?
“是不是天生靈根,現在還不好說。”
“再往后看看吧!”
但沈琢卻并無意外。
在他看來,李春娘是天生靈根的可能性不大,更多的原因或許還是出在《山河圖》上。
沈山似乎也想到了這點。
意味深長的看了看沈琢。
若李春娘天生靈根這事被傳出去,未來整個清溪村,甚至他們城隍廟一脈,都會受到不小的波瀾跟沖擊。
但看著自家老爺面上并無憂色。
他到了嘴邊的話,也就生生咽了回去,沒再聒噪多言。
這時。
尋得間隙的趙守田,端著一盆子熱氣騰騰的野菜窩頭,有些局促的來到了三人面前,“小先生別見怪。”
“我們這是小地方,拿不出什么像樣的飯菜,這些您先將就對付一下?”
看了眼盆中的野菜窩頭。
即便是散發著熱氣,但也聞不見半點面團的香氣。
反倒是有一股難以形容的餿味。
沈琢的眉頭不經意間皺了皺。
沈濤心領神會,“老人家,你的好意我家公子心領了。”
“我看大家也不容易,這些東西還是你們拿去吃就好。”
他這話說的委婉。
但趙守田又怎么聽不出他話里的意思。
當下表情越發尷尬,“那,那小老兒就不叨擾了。”
說罷。
端起盆子就想要轉身離開。
這年歲。
大家伙能有一口嚼谷便能算的上是殷實,這回為了爭一爭給城隍老爺重塑金身的頭籌,他們清溪村挨家挨戶的大動干戈。
拿得出這點吃食,就很是難能可貴了……
“老人家,稍等。”
但就在這時。
沈琢忽然開口道,“你誤會我的意思了,我是想問問,你們平日里吃的,都是這些東西嗎?”
穿越到這方世界三年。
除去上次前往清溪村救下李春娘,這還是他頭一次,以人的身份走出城隍廟。
在此之前。
沈琢不是沒有想過,在當前亂世中,普通百姓不要談吃飽喝足,能活著就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了。
可仍舊還是受到了現代人思維的局限。
眼前這些散發著濃濃酸腐味的窩頭,多少有些超出了他的預料。
趙守田滿臉苦笑,“不怕小先生笑話。”
“若非今天是給城隍老爺重塑金身的大好日子,放在往日,咱們清溪村,可沒人吃的起這一盆子窩頭。”
眼下大乾。
最不缺的就是天災人禍。
地里的那點莊稼,還沒等完全成熟,早就被官府的人給強行征收了。
畢竟誰也不知道叛軍會何時攻來。
達官貴人的家里,多儲備些糧食,終歸是沒有錯的。
普通百姓。
大多每天只能有兩頓摻了糠的稀粥下肚。
勉強吊著一條命罷了。
想到這。
沈琢起身,朝著趙守田抱拳行了一禮,“受教了。”
然后伸手在盆中拿出了一塊窩頭。
轉身看向沈山,“付錢。”
“另外,以后莫要再替我做主,今天僅此一次,以后下不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