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倒魏籌謀
書名: 明末風云:崇禎逆天改命作者名: 執劍之士本章字數: 2055字更新時間: 2025-06-14 11:30:00
等到宴席撤去,眾人移步到正廳后。
葉向高,這位須發皆白,兩朝首輔的老臣,在兒子葉成習的攙扶下坐定。
“咳…咳咳…”
葉向高清理沙啞的嗓子,原本低聲交談的眾人,目光齊刷刷的匯聚過來。
“諸位,這新君榮登大寶,諸位都功不可沒。但是…”
葉向高聲音雖然虛弱,卻字字清晰道:
“搬倒魏忠賢方為當前第一要務!此獠不除,國無寧日!”
葉向高說著,又咳嗽起來,他的兒子葉成習急忙端來茶水,讓他吞服。
韓爌,也曾位居首輔,此刻卻致仕在家,他看著葉向高那強撐病體的模樣,暗含深意的說道:
“進卿兄,現在圣主臨朝,百廢待興,你可得保重身子,以待將來。我等還需你這位老臣坐鎮朝堂,方能穩住局勢。”
葉向高微微頷首,擠出一絲笑容,拍了拍兒子的手:
“虞臣兄,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放心,這把老骨頭還是堅持得住,我要親眼看著閹黨覆滅的那一天。”
葉向高說完,目光隨即轉向坐在右側,身著官服的右都御史許宗禮道:
“立臺兄,不知道今日朝會之上那吳尚默,可是你暗中安排上奏的?”
許宗禮聞言陷入深思中,猶豫片刻后說道:
“回葉公,這吳尚默,是近期巡按廣東,彈壓海寇有功,方得擢升入京,此前與我等并無關聯。”
“妙啊!”
錢謙益猛地撫掌,臉上綻開快意的笑容,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此非天意乎?足見閹黨倒行逆施,早已天怒人怨!天下有識之士,無不想要食其肉寢其皮!此乃民心所向,大勢所趨!”
葉向高與韓爌飛快地交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他們都明白,無論這吳尚默是出于公心還是另有所圖。
只要目標指向魏忠賢,此刻便是天然的盟友,倒魏的巨輪一旦啟動,便再無回頭之路。
韓爌將目光重新投向已有些飄飄然的陳繼儒,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試探:
“繼儒,依你看陛下今日,對吳御史彈劾之事未置可否,究竟是何用意?”
陳繼儒正沉浸在宴會時眾人的追捧中,聞言挺直了腰板,帶著幾分自以為是,當即朗聲道:
“虞臣公多慮了!陛下初登大寶,千頭萬緒,一時未能決斷,亦在情理之中。諸位放心,陳某不日便遞折入宮問安,屆時定當向陛下痛陳閹黨之害,力促圣裁!”
他拍著胸脯,仿佛已是御前心腹,唾手間便可定乾坤。
韓爌聞言面上堆起笑容,順勢捧道:
“有繼儒兄在陛下身邊進言,我等自然高枕無憂。以兄之大才,日后這中書舍人之位,非君莫屬啊!”
陳繼儒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仿佛那清貴的職位已觸手可及,他連連拱手:
“承蒙虞臣公抬愛!繼儒定當竭盡所能!”
這時,一直沉默寡言的錢龍錫突然開口:
“諸位,今日朝堂之上,陛下特意點明遼東危局,其意深遠。袁元素袁崇煥,如今賦閑在廣東老家,其才堪用,我等是否應速召其入京,以備陛下垂詢、委以重任?”
葉向高聞言,花白的眉毛擰得更緊,枯槁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青瓷杯沿,臉上顯出深深的忌憚:
“元素之能,老夫深知。然其性情剛烈,行事多有獨斷之處。當時在遼東,就與王之臣勢同水火,鬧得沸沸揚揚,直達御前。在這個此緊要關頭若他再……”
他沒有說下去,但憂慮之情溢于言表,他擔心袁崇煥的沖動,會打亂他們的布局,甚至成為對手攻擊的靶子。
錢龍錫當然明白葉向高的顧慮,但是他,實在是不忍心見好友一身抱負就此埋沒,身體微微前傾,語氣懇切:
“葉公所慮甚是。龍錫必定在信中嚴詞叮囑,讓他深自收斂,涵養靜氣。畢竟眼下國事艱難,能獨當一面、經略遼東的帥才,屈指可數!若元素能來,以其威望才干,必能成為我等一大助力!還望葉公三思!”
至于為何無人提及孫承宗?眾人心照不宣——那位帝師兼前閣老,資歷太深,地位太高。
他若回京,內閣之位乃至首輔之席,恐怕立刻就要易主。倒魏之后那權力蛋糕,誰愿意憑空多出一個分走最大一塊的人?
“立臺兄所言極是!”
韓爌立刻接過話頭,他需要轉移話題,更要鞏固自己在此刻小圈子里的核心地位,
“皆因閹黨構陷,我東林賢良星散四方。如今正是聯絡同志,共襄盛舉之時!速速去信,召有志之士齊聚京師!待閹黨覆滅,便是吾輩大展宏圖之日!”
他語調激昂,隱含深意——早日回京者,方能占據有利位置。
“正是此理!”另一位官員急忙附和,臉上帶著急切,
“更有可恨者,崔呈秀、陳殷等閹黨骨干,家中父母新喪,竟貪戀權位,匿喪不報!此等悖逆人倫、禽獸不如之舉,實乃士林奇恥!此事,我等必須即刻上奏,彈劾其罪,以免圣上被此等奸佞蒙蔽!”
許宗禮看著眼前這熟悉又陌生的一幕幕——慷慨激昂中夾雜著私欲,憂國憂民下暗藏著算計,心中不由發出一聲沉重的嘆息。
在閹黨多年打壓下,一朝看到希望的曙光,讓這些曾經的“清流君子”少了幾分從容。
他環顧廳內,除了自己這個勉強算在位的右都御史,其他各部要害,依然牢牢掌握在閹黨手中。
“繼儒。”
許宗禮收斂心神,目光投向陳繼儒,語氣鄭重的說道:
“望你尋機,覲見陛下、面陳倒魏方略之重任,就托付于你了。務必將吾等除奸之志,詳陳于御前!”
“宗禮兄放心!”陳繼儒拍案而起,“包在陳某身上!定不負諸位所托!”
一場各取所需、利益交織的密談,終于在看似同心協力的氣氛中落下帷幕,眾人相互拱手作別,臉上帶著心照不宣的笑容。
而此刻,京師的沉沉夜幕下,絕非僅有仁壽坊一處燈火未眠。
無數座高門府邸之內,同樣是燭影搖紅,人影幢幢,正從這些深宅大院中,席卷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