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大侄子,對不住了,四叔我要奉天靖難
- 大明:開局為朱棣獻上避坑指南
- 余秦唐
- 2060字
- 2025-06-11 08:51:14
夜幕低垂,萬籟俱寂。
北平城內的燕王朱棣書房內,燭火搖曳,映照著一個孤獨而深沉的身影。
窗外,月光被云層輕輕遮掩,偶爾透過的幾縷銀輝,卻更為陰森,夏蟬未語時,便是一聲蟲鳴也聽不見。
書房內,書架高聳,卷帙浩繁,清幽寧靜。
朱棣身著常服,坐在一張書案前,那銳利的眼眸半閉,正在回憶著今日種種。
書案上,攤開著一用炭筆手繪的世界地圖,五洋七洲,藩國疆域,大陸海洋,皆在紙上。
這似乎是他心中未竟的宏圖大業。
手邊,一杯熱茶已涼,卻未曾動過,如同他此刻的心情,復雜而難以名狀。
四周靜得只能聽見自己呼吸的聲音,以及遠處偶爾傳來的打更聲,提醒著時間的流逝。
燕王朱棣的手指輕輕敲打著扶手,每一次觸碰都似乎在與內心深處的某個決定進行著無聲的對話。
原本,他還沒有完全下定決心,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有那么一絲的迷茫。
一邊準備著靖難。
卻又在猶豫著,要不要靖難。
直到今日,顧誠的出現,算是徹底讓朱棣心中的天平傾斜了。
在這漫長的沉思中,朱棣的臉上時而顯露出堅毅不拔,時而又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與孤獨。
若只是知曉靖難之役的全過程,還有最好的結果。
那只會信心百倍。
可當知曉大明國祚兩百七十六年,出現了那么多的昏庸無能之君。
甚至是還有一個‘大明戰神’!
朱棣的內心似乎又開始猶豫了。
好在,他還是想通了。
自史家寫史以來,歷朝歷代,便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也未曾有記載如顧誠這般之人。
或是沒有。
又或者是,從未被記載在史書之上。
可不管如何。
如今顧誠活生生地站在他面前。
可以說,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這般才學,若不用,必留遺憾!
今夜也肯定是要徹夜難眠了。
當第一縷晨光穿透云層,悄然探進書房,朱棣緩緩睜開眼,眸中閃爍著一絲決絕。
他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漸漸蘇醒的北平府城,心中已有了定計。
“一二三四,再來一次!”
燕王府別苑。
顧誠早早起來,開始鍛煉身體。
說實話。
昨天晚上,他也激動了一個晚上。
總算是見到了大明的燕王朱棣,早早地抱上了大腿。
怎么說。
也是穿越到了大明王朝,見到了永樂大帝啊!
只不過,顧誠前天晚上也很激動,在慶壽寺沒睡好。
所以,昨晚上激動到了快半夜,迷迷糊糊就睡著了。
睡得還很香!
早上一早也就醒了。
而他一進入王府的別苑這邊,就隱約聽到打鐵的聲音。
那種‘噹噹噹’的清脆聲。
為了掩蓋這種聲音。
朱棣在自家的府上養了不少的雞鴨鵝。
到了這早上。
雞的打鳴聲、鴨和鵝的叫聲,此起彼伏,直接掩蓋了王府護衛們的操練聲,還有打鐵的聲音。
不過一會兒。
早飯送來了。
如果日子按照這樣來過,倒也還算是不錯。
最關鍵的是不用再當什么牛馬了。
后院那邊,雞鴨鵝的叫聲更大了一些,此起彼伏,就好像是故意有人在趕著它們一樣。
顧誠搖了搖頭。
可以說,這時候應該算是朱棣最為困難的時候,而一直站在他身邊幫他的人,則是那位黑衣宰相姚廣孝。
似乎,每一位開國帝王的身邊,都會有那么一位頂級謀士。
這飽暖思1淫1欲。
吃完飯。
顧誠便坐在太師椅上,思考著自己以后該做什么,能做什么,以及想要做什么?
人生三大哲學問題嘛。
而在朱棣的書房。
也同樣剛吃完飯不久的朱棣,就收到了來自于馬和的上報。
這位乃是洪武十七年的時候,以俘虜之身,進入了皇宮,成為了太監。
后來,又跟著藍玉等人到了北平,再后來,進入了燕王府。
在此之后,慢慢地嶄露頭角,被燕王朱棣賞識,帶在身邊,成為了親信。
“殿下,葛誠昨夜有意打探大師帶來之人,甚至是想要去那別苑,確有二心。”
馬和施禮上報。
朱棣似乎已經相信顧誠之言,對葛誠有二心,也就有了心理準備。
“嗯,繼續看著他。”
等到馬和離開之后。
朱棣和道衍和尚對望一眼,兩人便已經是心照不宣了。
……
“不好啦!”
“不好啦!”
“殿下落水了!”
“殿下落水了!”
燕王殿下得了失心瘋。
這是王府上下都‘知曉’的事情。
可誰知道,王爺突然就失足掉落到水里面了呢?!
看著燕王朱棣在水里面撲騰的樣子。
周圍的人好像是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在那里焦急地跺腳,又或者是大喊。
好在,幾位護衛立即撲進水中。
很快就救起了燕王朱棣。
只不過,朱棣也因落水而一病不起了。
消息也很快傳到了謝貴、張昺那邊,兩人一聽,相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疑惑和猜忌。
“又是瘋、又是落水。”
“這燕王莫非真的因為湘王一事而氣疾攻心,瘋了?”
張昺也還在懷疑燕王朱棣是真瘋還是假瘋,在沒有得到朱允炆的圣令之前,他們也不敢貿然行動。
“不如,讓我們的人先試探一番?”張昺建議道。
謝貴點了點頭。
然而,謝貴不知道的是,張昺回去之后,就讓人告知他在燕王府中收買的暗樁。
讓他親筆寫信,告發燕王朱棣謀反。
因為張昺不想等了。
與其讓朱棣裝瘋賣傻,現在又開始裝病,不如先發制人。
反正,皇上聽從了齊大人等大臣之諫言,決心削藩,那這燕王必定要反的!
謝貴早年就跟著朱元璋一起打天下,這一次平定燕王謀亂之功,對于他而言,可有可無。
但是,此功對于張昺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所以,他不想繼續演下去。
很快。
張昺得到了來自于燕王府長史葛誠的親筆書信,信上寫著燕王裝瘋裝病,意圖謀反。
看到這一封書信之后,張昺嘴角微微一翹。
與此同時。
燕王府那邊,朱棣、張玉、朱能、丘福、郭資已經是緊鑼密鼓地開始籌備起來。
朱棣已經下定決心——奉天靖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