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青銅指環
- 璀璨之路
- 詩酒畫筆生
- 1942字
- 2025-06-12 19:56:35
窗外已是日上三竿。他揉著太陽穴坐起身,發現枕邊多了一物——一枚青銅指環,內圈刻著“知行合一“四字。指環觸手冰涼,卻在接觸皮膚的瞬間變得溫熱,與他掌心的金紋產生共鳴。
“先生!先生!“急促的敲門聲打斷了他的思緒。是私塾里最年長的學生張石頭。
齊永年匆忙披上外袍開門。張石頭滿臉是汗,手里攥著一把沾血的鐮刀:“不好了!村東頭來了群官兵,說咱們村抗稅,要抓人去充役!李大叔反抗,被他們砍傷了!“
齊永年胸口一窒。“心之力·仁“再次灼燒起來,比昨夜更加劇烈。他抓起青銅指環套在右手食指上,指環立刻收縮,完美貼合他的指節。
“帶我去。“
路上,張石頭斷斷續續講述了事情經過。原來昨夜那幾個稅吏回去后添油加醋,說齊家村聚眾抗稅。今早縣衙就派了二十多名差役前來拿人。
村東的打谷場上,十幾名青壯年被麻繩捆成一串。地上有一道長長的血痕,李大叔躺在妻子懷里,右腿血肉模糊。三十多歲的捕頭王彪正用刀背拍打村民的臉:“抗稅就是造反!按律當誅九族!今天只抓你們幾個,已經是縣太爺開恩了...“
“王捕頭。“齊永年分開人群走上前,聲音不大卻讓全場安靜下來,“李家大叔欠了多少稅銀?“
王彪瞇起三角眼打量這個清瘦的秀才:“齊相公?這事與你無關。李家欠稅五兩,逾期三月,按律當罰十倍。“
“五十兩?“有村民驚呼,“就是把地賣了也湊不出啊!“
王彪冷笑:“那就用勞力抵債。北邊修皇陵正缺人手...“
齊永年注意到他說“皇陵“時,幾個差役交換了意味深長的眼神。他右手食指的青銅指環微微發燙,眼前突然浮現出幾行文字:
「景和六年,河間府征民夫三千修陵,實為私采金礦。生還者不足百人。」
這段文字如同鐫刻在記憶深處,卻又分明是他從未知曉的信息。齊永年心跳加速——這莫非是“心之力“給予的啟示?
“王捕頭,“他上前一步,“學生愿為李家作保。五十兩銀子,三日內湊齊。“
王彪哈哈大笑:“就憑你?一個窮教書匠?“
齊永年沒有回答。他緩緩抬起右手,青銅指環在陽光下泛著奇異的光澤。不知為何,王彪的笑聲戛然而止,像是被人掐住了喉嚨。
“若三日后交不出銀子,學生自愿代李家受罰。“齊永年的聲音很輕,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捕頭可否通融?“
王彪額頭滲出冷汗。他本能地感到危險——這個書生眼里有種東西,讓他想起去年在深山里遇見的那頭受傷的豹子。最終,他啐了一口:“好!就給你三天。到時候若敢耍花樣...“刀光一閃,齊永年額前一縷頭發飄落在地。
差役們走后,村民們圍住齊永年。“齊先生,三天哪能湊出五十兩啊!““要不讓李家連夜逃走吧...““不行,會連累全村...“
人心有時候就是這樣,為眾人報薪者,卻受凍于荒野。
齊永年蹲下檢查李大叔的傷勢。傷口很深,已經能看到白骨。他猶豫片刻,將右手按在傷處。青銅指環變得滾燙,掌心的金紋亮起微光。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血流逐漸止住,傷口邊緣甚至開始結痂。
“這...“李大叔瞪大眼睛,“不疼了!“
齊永年迅速收回手,金紋的光芒隨即消失。他低聲叮囑:“傷口只是暫時止血,還需找郎中好好包扎。“起身時,他感到一陣眩暈——使用這種力量似乎會消耗他的精力。
“各位鄉親,“他強打精神道,“明日我會進城一趟。在此之前,請把各家剩余的糧食集中到祠堂,我們得統計能變賣的東西。“
回屋后,齊永年翻箱倒柜,找出所有值錢物品:一方祖傳的硯臺,半匹沒舍得用的細布,父親留下的銅鎮紙...加起來也不過十兩銀子。他疲憊地坐在書案前,無意中碰倒了筆架。一支毛筆滾落,筆桿末端露出一點金屬光澤。
齊永年怔住了。這支筆他用了五年,從未發現筆桿可以旋開。當他嘗試轉動時,筆桿一分為二,從中掉出一枚晶瑩剔透的玉牌,正面刻著“稷下“二字,背面是繁復的星圖。
玉牌接觸掌心的瞬間,金紋大亮。齊永年眼前一黑,再睜眼時,發現自己站在一座宏偉的學宮前。漢白玉牌坊上“稷下學宮“四個大字熠熠生輝,門內傳來朗朗讀書聲。
“這是...幻象?“他伸手觸碰牌坊,石頭冰涼的觸感無比真實。
“非幻非真。“一個女聲從身后傳來。齊永年轉身,看見一位身著素白深衣的女子。她約莫二十五六歲,眉目如畫卻透著凜冽之氣,腰間懸著一柄短劍。
女子指向學宮深處:“時間不多,我長話短說。你手上的'心印'已覺醒兩成,必須盡快集齊七德,否則'他們'會找到你。“
“你是誰?什么心印?'他們'又是誰?“齊永年連珠炮般發問。
女子剛要回答,突然臉色大變。學宮的天空裂開一道縫隙,無數黑色觸須從中探出。“這么快就...“她一把抓住齊永年的手,“記住,去龍場驛找王陽明!玉牌能帶你去三次稷下,慎用!“
場景開始崩塌。齊永年感到一陣天旋地轉,最后看到的畫面是女子拔劍斬向那些觸須,劍身上刻著“謝家青梧“四字...
“砰!“他摔回現實,發現自己跪倒在地,玉牌滾落一旁。窗外,夕陽已經西沉。
齊永年喘著粗氣撿起玉牌。它現在黯淡無光,仿佛只是塊普通玉石。“謝家青梧...“他默念這個名字,莫名感到一絲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