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2章 觀音臨樂宮

這一切剛過去,蓮生就又用感知一觸文昌六星中的次將.樂星,身影一個模糊就來到一座通體以青金石為基,琉璃為窗,檐角懸十二只玉磬,風吹時自鳴宮商角徵羽,如天樂初啟的宮殿。

宮門題“韻韶”二字,以赤金鑄就,門扉雕刻上古樂律圖譜,推之則浮現八音流轉的霞光。入門是“和鳴廣場”,地面嵌二十八塊音石,踏之會隨步伐奏響《云門》《大咸》等古樂,石縫中生出碧玉簫狀的靈草,葉尖垂著凝露,碰之叮咚作響。

主殿“鈞天殿”為議政奏樂之所,殿頂覆孔雀石瓦,中央懸一顆巨大的“律呂珠”,能調和萬音。殿內列十二根描金立柱,柱身刻滿琴譜,柱頂蹲踞銜簫銅鶴,鳴聲可引動星辰共鳴。殿中設白玉編鐘架,懸三十六枚玉鐘,擊之則殿外祥云生紋,紋上浮現樂詩。

東側“譜云臺”為作曲之所,臺上置水晶琴,琴弦是織女所織天絲,撫之能記錄心聲為譜。臺畔植“聲葉樹”,葉如笛膜,風吹葉動即生成新調,落地化作金簡,被侍立的樂官拾起收入玉篋。

西側“律歷軒”藏天下樂典,軒內書架是珊瑚枝所制,典籍以鮫綃為頁,墨色是星砂所研,翻開即有樂聲自紙間溢出。軒外有“回波池”,池水呈七彩色,投入石片會化作音符在水面跳躍,聚成樂章時便有彩魚銜著樂譜躍出。

宮墻遍掛風鈴藤,藤上結著鈴鐺狀的果實,成熟時自動開裂,飛出通體透明的“樂精”,它們常群聚成樂符形狀,在宮苑間流轉,遇人便環繞飛舞,奏響其心中最念之曲。

樂宮的玉磬聲突然亂了調門時,鈞天殿的律呂珠正散發著瑩白微光。十二只檐角玉磬本循著星軌自鳴,此刻卻被一股溫潤的佛光震得嗡鳴震顫,音波撞在青金石宮墻上,碎成滿地金紅流光。觀音菩薩踏蓮而至,千葉寶蓮的花瓣在樂宮穹頂投下層層疊疊的影子,瓔珞垂落的梵音漫過和鳴廣場,讓那些會奏古樂的音石驟然失聲,石縫里的簫狀靈草也蔫頭耷腦地垂下葉尖。

“此宮樂律,當化戾氣為慈悲。”菩薩的聲音漫過鈞天殿的孔雀石瓦,殿內十二根描金立柱上的琴譜突然泛起金光,原本刻著的宮商譜字竟開始扭曲,化作“南無”“般若”等梵文。柱頂銜簫銅鶴猛地振翅,鳴聲卻不再引動星辰共鳴,反倒被蓮臺垂下的佛光纏成金色絲線,纏得越緊,鶴鳴越弱,最后竟細若游絲。

次將星主聞聲自譜云臺起身,身上的玉帶佩環隨著步伐叮當作響,與佛光梵音撞出刺耳的雜音。他指尖拂過水晶琴的天絲弦,琴音驟然拔高,如利劍劈開佛光,將半空中的蓮影斬碎了幾片。“樂宮司萬音,容喜怒哀樂,豈容單存慈悲?”話音未落,譜云臺上的聲葉樹突然狂舞,葉片碰撞出急促的變調,落地的金簡上自動浮現出《廣陵散》的劍影音符。

西側律歷軒的珊瑚書架突然震顫,鮫綃典籍嘩啦啦翻開,星砂墨跡化作無數樂符飛出,在半空聚成《大武》的鏗鏘樂章。那些透明的樂精們慌得四處亂撞,有的撞進玉磬里讓鳴聲變調,有的撲在白玉編鐘上讓鐘音忽高忽低。菩薩凈瓶輕傾,甘露化作千萬個小木魚,在和鳴廣場的音石上咚咚輕敲,將《大武》的鋒芒一點點磨去,讓急促的節奏漸漸染上平和的韻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工布江达县| 普定县| 宣化县| 淳安县| 永宁县| 许昌市| 丰原市| 靖安县| 临沭县| 柳州市| 司法| 漾濞| 四子王旗| 固始县| 陇川县| 宜兰县| 布尔津县| 荔浦县| 湛江市| 蒲江县| 栾川县| 平南县| 福建省| 怀仁县| 鄯善县| 塔城市| 额济纳旗| 达日县| 博白县| 和顺县| 巴青县| 清苑县| 新干县| 丰台区| 海阳市| 河北区| 章丘市| 日土县| 荥阳市| 岳池县| 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