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武后賞識初露頭角(1)
- 多才風雅:上官婉兒
- 金開誠
- 2850字
- 2015-03-19 14:48:13
出身名門的鄭氏剛開始并不適應掖庭的奴仆生活,整日哀嘆,一身凄涼。可她還有一個襁褓中的女兒需要撫養,每當聽到女兒的哭聲,她都暗暗地告訴自己:要堅強。過了一段時間,熟悉了宮里的環境,鄭氏也漸漸地把事情想開了,只要女兒能健康成長就好,又何必計較在哪里生活呢!為了讓女兒能像別的孩子那樣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鄭氏決定先不把家里的仇恨告訴她,她希望婉兒能像其他小孩子一樣,生活中永遠充滿快樂,因此婉兒心里并沒有埋下仇恨的種子,而是心中有愛,健康成長。婉兒漸漸懂事后,自然也會問到她的父親是誰,但聰明的鄭氏總是能巧妙地搪塞過去。還好,在這后宮掖庭,婉兒能接觸到的男性非常少,她對父親的概念也非常模糊,所以很少會長時間地糾纏這個問題。
鄭氏雖然對自己的命運已經安之若素,但女兒畢竟是名門之后,飽讀詩書的她不希望上官家唯一的血脈變得和后宮那些庸俗的女人一樣,整日只知道扯談無聊的話題,浪費大好的光陰。她要讓自己的女兒看書、學文化,如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從婉兒四歲起,鄭氏就開始教她讀書、識字。等婉兒稍大一些,鄭氏又把她送到后宮的內文學館學習。這內文學館是專供后宮女子看書用的。
鄭氏畢竟是一個女仆,她有很多的活兒要做,每天沒有足夠的時間教孩子讀書、寫字,把婉兒送到內文學館里自學既解決了母親的時間問題,還能讓女兒安心看書。婉兒白天去內文學館看書,晚上幫母親干活兒,日子雖然過得簡單粗糙了些,但有母親的陪伴,還能徜徉于書的海洋,婉兒已經心滿意足了。
內文學館雖然藏書豐厚,但很少有宮女愿意來這里學習。因為她們白天大都要干活兒,就是有空閑時間也都在閑談、玩樂。婉兒是這里少有的常客。這么小的一個女孩子,天天泡在內文學館里看書,實在是一處特別的風景。負責管理內文學館的老太監很快注意到了這個堅持學習的小姑娘,在他看來,小小年紀竟能如此上進,實在是很難得的事情。所以,老人很重視她,不僅推薦好書給她看,還幫她答疑解惑。他就像父親一樣,給婉兒的學習生活注入了一道陽光,讓婉兒覺得暖洋洋的。從他這里,婉兒不僅感受到了近似于父親般的愛,還知道了一個驚人的消息:武后年輕的時候也常常來這里看書學習。從此她更加刻苦了,雖然那時候的她還沒有想過自己也要創造什么傳奇,但總有一個隱隱約約的聲音在心底響起:天后是從這里出去的,我會不會也從這里出去呢?
一天,婉兒正沉浸在書的海洋中。忽然聽到“天后駕到”的聲音。
婉兒很詫異:“天后?天后怎么會來這里呢?”
不容婉兒多想,老太監已經站在門口迎駕了,婉兒嚇得緊忙躲在一排書架后面。好奇心的驅使讓婉兒把小腦瓜偷偷地探出來觀看,她看到在她心里一向是威嚴、高高在上的天后此時正像一個女兒那樣溫和地和老太監說著話。天后詢問老人的身體怎么樣,內文學館需不需要擴大館藏等等。天后的聲音那么溫和,老人感動得老淚縱橫。的確,這么多年過去了,天后還是沒有忘記他,常常來關照這個孤獨的老人,那該是怎樣的一份情誼啊!看著眼前此景,婉兒對天后又平添了一份敬重之情。她開始暗下決心:做女人,就要做天后那樣的女人!這時候的婉兒,對名利并沒有清晰的認識,她只是覺得:作為一個女人,如果能像天后那樣既有美麗的容顏,又有聰明的頭腦,還有果敢的謀略,那該多好啊!
天后起身要離開了,這時她一回身,發現了書架旁邊若有所思的婉兒。這個女孩子衣著樸素,卻掩蓋不住她的伶俐勁兒,尤其是那雙眼睛,恐懼之余更多的是探尋、渴望、希冀。看著她,天后覺得這個女孩子和別的宮女很不一樣,將來也許能有所造詣。可天后公務繁忙,不會在一個女孩子身上花太多心思。天后只是淺淺地問了一句:“你叫什么?”娘娘在問我話?上官婉兒緊忙屈身回答道:“回娘娘,奴婢叫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這孩子或許是一個可塑之材,但將來她能發展成什么樣,還要靠她自己的努力啊!”天后點著頭,笑了笑,離開了。
天后雖然離開了,婉兒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天后的氣派、音容、話語都深深地刻在了她的心里。她要更加努力,早日成才。婉兒更刻苦了,她發奮地看書,不分日夜。
寒來暑往,轉眼間,婉兒已經14歲了。她不再是那個黃毛丫頭,已經出落成一個娉婷少女了。更可貴的是,她飽讀詩書,已經能寫一手好文章了。多年的學館苦讀,培養了她高雅的氣質,也造就了一個才華橫溢的女詩人。她信手拈來之作也都是妙趣橫生、文采斐然。后宮的宮女們都喜歡讀她的詩。她的詩在掖庭中漸漸流行起來,很多人都知道了上官婉兒的名字。
漸漸地,天后也聽說后宮有這么個女孩子,天生麗質、出口成章。一召見才知道,她就是當年那個上進的小女孩上官婉兒。天后命身邊的文官出題考她,不想這上官婉兒竟然不慌不忙,從容應對,很有大家閨秀的風范。再看她寫出的文章,文采飛揚、才思敏捷、見解獨到。天后看了之后非常喜歡,決定把她留在自己的身邊幫她起草詔命。
天后要把我留在身邊?聽到這個消息,婉兒簡直不敢相信。她又驚又喜,急忙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母親,本以為母親也會替她高興的,可慈愛的母親竟然一反常態,堅決反對。母親對她說:“婉兒,伴君如伴虎。你年紀還小,不懂得世事難料、人心叵測。你快點找天后,說自己才疏學淺,不能擔此重任。”
“娘,您怎么會這么說呢?女兒總有長大的一天啊!何況娘不想擺脫這個陰暗、濕冷的地方嗎?這是個機會啊!您勉勵女兒努力讀書不也是希望女兒能做到與眾不同嗎?這次難得有天后的賞識,女兒的才學終于能有用武之地,這不是很好嗎?”
鄭氏看著執拗的女兒,知道自己說不過她。可當年上官一家的慘案還歷歷在目,她只剩下這一個女兒了,真希望她能平安地長大、結婚、生子。可女兒哪里理解自己的這份苦心啊!該怎么勸服她呢?難道要把上官一家的故事講給她聽?這些年來,她一直無憂無慮、快樂地成長,如果把真相告訴她,不知道她能不能承受這個事實。可她已經14歲了,明事理了,也許該把真相告訴她了!她該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世,也有權選擇自己的人生。
于是,鄭氏把婉兒叫到身旁:“婉兒,想知道你的父親是誰嗎?”
“我的父親?當然想知道了,娘,你肯告訴我了?”
“這些年來,每當你問到這個問題,娘都諱莫如深。是覺得你年紀還小,不該背負著仇恨長大。現在你懂事了,該讓你知道了!”一想起自己的丈夫、公公,鄭氏心如刀割,含淚把當年的事告訴了女兒。
“我是上官儀的孫女、上官庭芝的女兒?我們全家都被天后殺了?”這個消息的確是太令人震驚了,婉兒一時間不知道該怎么辦,她需要冷靜地思考這件事。現在擺在她面前的有兩條路,是上表請辭,繼續在掖庭過這暗無天日的生活呢;還是忘記家族的仇恨,做天后的使女。選擇并不難做,這么多年來,上官婉兒已經習慣了沒有父親的生活,讀過的萬卷詩書也使她的心智漸漸成熟起來,她明白“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的道理,更何況她只是一個小小的宮女。如果不珍惜這次機會,她就要像別的宮女那樣,整日洗洗涮涮,在這掖庭里憔悴一生。雖然她也傷痛,也為自己家人的命運鳴不平,可從小在愛的環境中成長的她,心里愛的成分遠遠大過了恨。更何況天后是她心中的神,是她的夢想所在!婉兒漸漸說服了自己,她要忘記舊日的仇恨,開始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