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斑斑功勛,血旗咽餃
- 明末:開局陣斬正藍旗貝勒
- 小蔥拌西紅柿
- 2315字
- 2025-07-14 12:24:28
徐承略扶著箭垛瞇眼望去,暮色里鑲黃旗大纛紋絲不動,黑壓壓的八旗鐵騎始終未動分毫。
他齒縫間迸出冷笑:“好個皇太極,深諳帝王權謀啊——
驅使蒙古輕騎攻城,既耗我軍銳氣,又保八旗筋骨。”
他突然揚起淬鱗槍,槍刃映著落日直指正黃旗方向,“這般借刀殺人的把戲,倒比老奴當年更勝三分!”
皇太極馬前跪著痛哭流涕的蒙古諸臺吉。
色棱臺吉的鐵甲帶著箭痕,踉蹌著撲跪在皇太極金鞍前,十指摳進凍土:
“長生天在上!大汗開恩啊——”他指著城下橫七豎八的皮甲尸體,
“科爾沁的索納穆叫鐵矛貫穿咽喉釘在城磚上,喀喇沁的兒郎被明軍當草靶子射……”
袞楚克突然扯開狼皮大氅,胸前箭創還在滲血,迸出狼嚎般的哭腔:
“再打下去,草原上的鷹都要折在這里,求大汗為草原留點種吧!”
皇太極看著哭訴的袞楚克,翻身下馬,親自將其攙起,捶胸頓足道:
“明狗用詭計折我七哥及三千正藍,今又憑堅城壞我蒙古勇士無數!”
忽抽刀劈向城頭,目眥欲裂,“徐承略!明狗!此皆因你所賜,本汗不將你挫骨揚灰,誓不罷休!”
皇太極雙目赤紅,“來啊!兩紅旗、兩白旗,給我踏碎北京城。
為七哥、為正藍、為蒙古勇士!復仇!日夜攻城,不死不休!”
代善、多鐸催馬上前,就要領命。多爾袞卻是看向已止住哭嚎的袞楚克,眉頭皺了皺。
復瞥了一眼猶向城頭揮舞金刀的皇太極,稍一沉吟,建議道:
“大汗,我等已在此鏖戰半日,現日影西斜,將士疲憊,實不宜再戰!
不若養精蓄銳,待來日再一雪前恥,亦為時不晚!”
渾身浴血的袞楚克連忙附和,“十四貝勒有理,現天色已晚,祈大汗收兵!”
皇太極看到攻城的蒙古軍卒已折損大半,活著的也人人帶傷,心中滿意的冷哼一聲。
八旗折損慘重,本汗豈會讓你們這些蒙古部落趁機壯大?
留著你們養精蓄銳,將來騎到八旗頭上?
休想!本汗寧可把你們壓下去、打殘了,也絕不容許你們有半分超越八旗的可能!
八旗弱一分,你們就得弱十分!
他不著痕跡的瞥了多爾袞一眼,心中暗道:“這十四弟卻是看的明白!”
皇太極心中想著,面上卻仍舊是怒不可遏的樣子,刀尖指著城頭,恨聲道:
“徐承略!明狗!且讓你快活兩日!本汗早晚來收你!傳本汗令,收——兵!”
血色殘陽卡在箭垛間,京師南城垛口突然迸出第一聲嘶吼:“建虜退了!”
染血的鴛鴦戰襖翻上女墻,那軍漢血葫蘆似的腦袋還在往下淌紅,“真退了!
老卒拖著尚在淌血的傷腿,把鐵盔砸向女墻,鐵葉子叮叮當當砸在青磚上:“狗日的建虜!老子活撕了三個!”
無數浴血身影冒出,滿城血污的旌旗突然都活了。
排山倒海的聲浪從左安門滾到右安門,從南城滾到內城,滾到皇城,滾到宮城,撞得紫禁城琉璃瓦嗡嗡作響!
徐承略拄槍而立,渾身浴血,鐵甲冰涼。
城下蒙古輕騎尸骸枕藉,城頭明軍傷亡亦重。
歡呼聲浪撞來,他喉頭滾動:“一將功成萬骨枯!”
目光掃過倒下的明軍,掠過沸騰的城垣,最終釘在后金軍遠去的煙塵上。
一股灼熱混著血氣直沖頂門——值!若能守此城,衛此民,伯衡縱死亦何憾!
肩膀被人拍了一下,徐承略扭頭,看到孫承宗正捋須笑看著自己。
其身后跟著英國公、李邦華一眾人等,一個個衣冠不整,沾著血污,卻眼里眉梢都帶著暢快笑意。
孫承宗聲音都有些發顫,“伯衡,我們勝了!大明勝了!這一仗斬斷了皇太極的爪牙!”
他在遼東面對過八旗,知道這些豺狼有多兇悍。
如今更是肆掠到京畿,令明軍丟城失地,損失慘重。
徐承略雖溺鑲白、焚鑲黃,數創后金,但此次大戰,依舊讓他心中患得患失。
萬幸,徐承略做到了,在諸軍合力之下,后金軍僅正藍、鑲藍、鑲黃便折損近六千精銳,這還不算城下堆疊成山的蒙古輕騎。
此戰,大明可謂空前大勝,再來幾次,后金怕是要滅族了!
想到這里,老人再也壓抑不住心中激蕩,忽地仰天大笑,將后金帶來的幾十年壓抑,盡情釋放!
英國公笑著笑著落下兩滴濁淚,“不想暮年之際,還能看到此等酣暢大勝。
便是這樣走了,老夫也可以笑著向歷代先帝請罪!
社稷危急之時,英國公一脈無力驅敵,愧對大明,愧對歷代先帝。
但老夫可以笑著告訴他們,大明出了徐伯衡。
有他在,哪里還用得著我這把老骨頭,他是——大明的擎天柱!”
李邦華笑著上前,這位自負治軍嚴明,謀國忠勤的兵部右侍郎面對后金八旗時,亦被折了腰。
如今他腰桿挺得筆直,“伯衡今日守住的,不只是這永定門。
是我大明的江山社稷,是億兆生民的喘息之機!此功,當彪炳青史!
徐承略面對如潮的贊譽,看著一張張或哭或笑的面龐,心中感慨萬千,正是他們凝聚了大明的脊梁。
徐承略抱拳向皇城,“此皆賴陛下洪福!孫老督師之籌謀!以及——”
手指點向人群,“諸位身上這斑斑血跡!”
眾人不再推諉,而是互相看著對方染血的面龐,又是一陣酣暢大笑。
笑聲很快被淹沒在更大的歡呼浪潮與嘈雜中。
卻是有些百姓自發的端著餃子來到城頭——今日是明軍浴血的日子,今日還是元旦啊!
陳石頭端著被硬塞到手里的粗陶碗,看著滿滿一碗的黃皮餃子,難以下筷。
向來躲著他們的百姓,竟將家中不多的吃食送到面前。
而他面前的,還是一位爬滿皺紋,走路都有些不穩的老婆婆。
“吃吧!孩子!高粱雜面和的皮,蘿卜豆腐餡的餃子!”
對面衣衫襤褸的老婆婆看著陳石頭不動,不由慈愛的催促著。
陳石頭知道后金軍圍城兩三個月,城中許多百姓早已斷了吃食。
手中這碗餃子,怕是老婆婆攢了多少日的吃食,只為元旦能吃一頓好的。
滿滿的一碗,老婆婆怕是自己都沒吃幾個,他又怎下得去嘴!
“老婆婆,這兩三個月城門一直封閉,你們怕是早沒吃的了,還是你吃!”
陳石頭又將碗遞過去,卻被老婆婆笑著推回,“傻孩子!你們打了勝仗,老婆婆就有吃的了!快吃!”
陳石頭拗不過,只得夾起一個餃子送到口中。
老婆婆枯手輕撫他左臂翻卷的刀傷,在旁絮叨著:“多好的娃!疼嗎?天殺的韃子!”
陳石頭搖搖頭,不知怎的,面對后金軍刀槍悍不畏死的他,有些嗚咽。
他吃的這頓餃子,是這一生最難忘的,混合著淚水的咸和一絲絲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