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邊策成 故人去,孫徐雙擔大明憂
- 明末:開局陣斬正藍旗貝勒
- 小蔥拌西紅柿
- 2082字
- 2025-08-14 23:57:36
大明朝堂隨著開海塵埃落定,一道道召令自大內接連飛出。
崇禎帝重新起用孫承宗,在保留其太子太保、兵部尚書之職的情況下,再赴遼東,擔任薊遼督師。
孫元化繼任登萊巡撫。原登萊巡撫王廷試好歹保住了性命,革職為民。
茅元儀被任為登州港海防同知,掌登州港軍政。
王來聘、潘云騰為登州港正負指揮同知,協助茅元儀巡視登州。
徐承略令王來聘、潘云騰點五百宣大銳卒,即日自宣府趕赴登州。
五日后京師正陽門外塵土未散,二人便帶著一身風霜入了徐府。
隔了兩月未見,王來聘、潘云騰龍精虎猛,風采更勝往昔。
徐承略看到他們,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親手引著進了內堂設宴。
酒過三巡,王來聘先開口:“宣府巡撫郭之琮,先前對著蒙古哨探的報急,日日蹙眉。
我等帶著銳卒一到,他才松了口氣,如今就盼著伯衡你早去宣府坐鎮。”
潘云騰跟著補了句實底:“宣府衛所賬上有四萬兵,扒拉下來能提刀的不過一萬五,老弱占了一半。
我們離開宣府前裁汰了些,新軍剛湊出六七千能戰的。
這么點人守著千里邊墻,蒙古人要是真來了,怕還是捉襟見肘。
好在這會兒他們安分,可誰知道明日會不會突然抄過來?我們在宣府,夜里都不敢睡死。”
徐承略指尖摩挲著酒杯沿,聽著他們的敘說,心里對宣府的底細算是摸的差不多了。
蒙古人這會兒不動,不代表以后不動,總是不能靠僥幸過日子。
他抬眼道:“京師的事差不多了,再過幾日我便赴宣府。”
話頭轉到開海,王來聘、潘云騰眼里頓時有了光。登州港開了,宣大軍的餉銀就有了來路。
王來聘放下酒杯追問道:“伯衡,我們去登州駐軍是定了,可海貿的事,我們可是兩眼一抹黑!”
徐承略與身側的白慧元對視一笑,笑出了聲:“我把表兄林承裕給‘請’去登州了。
往后咱們宣大的海貿能不能淌出金來,就看他的本事。
前兩日趕他去的時候,他還跟我哭窮,說皇帝都不差餓兵,你讓我去海上吹風,每月給多少餉銀?”
堂內笑聲響起,窗外梆子已敲過三更,檐角鐵馬被夜風撞得輕響。
徐承略為二人續上酒,語氣沉了些:“二位兄長,再飲這杯。明日你們便赴登州,往后想聚,怕是不易了。”
王來聘仰頭干了酒,齜牙一笑:“伯衡放心!有我和云騰在,登州港里,誰也別想伸不該伸的手。
海貿的根基,我們替你守牢!”
潘云騰也頷首:“那是咱們宣大的財源命脈,誰要壞好事,便是嫌命長。”
徐承略忽的收了笑,叮囑道:“登萊巡撫孫元化、登州海防同知茅元儀,都是孫老督師的舊人,跟咱們算得同氣連理。
遇事多跟他們商量,也得遵他們的調度,都是為了登萊的局面。”
第二日天未亮,王來聘、潘云騰便帶著五百精銳出了廣渠門,直奔登萊。
又是一日,東直門的晨霧還沒散,磚縫里的艾草、菖蒲掛著晨露,風一吹就簌簌落進磚根的積土里。
徐承略策馬奔至城根下,身上素色錦袍隨風飄動。
馬蹄聲從霧里踏出來時,他先瞥見了那桿“孫”字纛旗,再近些,才見孫承宗勒著馬韁立在道中。
老督師的花白胡須沾著霜粒,風一吹便貼在頷下。
鹿善繼跟在側后,玄色披風后面跟著百余名親兵。
“伯衡倒來得早。”孫承宗的聲音裹著風,目光落在他臉上,
“宣大的事,陛下昨日還跟我念叨,說你擬的《邊備十策》,字里行間都是實料。”
徐承略笑了笑,眸中閃過關切,“后金軍雖在京師折了筋骨,依舊不可小覷,督師此去遼東,還需多保重。”
孫承宗忽然笑了,馬鞭輕輕敲了敲馬鐙,那聲音在霧里傳得老遠:
“后金軍不善攻城,打了幾年就只會繞著堅城轉。
老夫帶的人,先把寧遠、錦州的城堞補實了,再整飭衛所糧道。
他來攻便讓他啃城墻,不來便慢慢熬——他耗得起,咱們大明更耗得起。”
話雖從容,指節卻在馬鞭柄上捏出幾道白印。
誰都知道,先不說后金軍驍勇,只在遼東,后金與明軍的兵力便旗鼓相當,大明只有固守。
徐承略望著老督師鬢邊新添的白霜,喉間動了動:
“待伯衡在宣大扎穩腳跟,練出能戰的兵,五年,至多十年,必帶銳卒入遼。
到時候,還請督師帶著伯衡,去沈陽城下走一遭。”
“好!”孫承宗朗笑出聲,風把笑聲吹得散了些,“老夫便在遼東等著。只是宣大兩鎮積弊深吶!
衛所兵冊上四萬,能提刀的不足萬五,糧草賬上的數,比實際多了三成。
你去了,能忙得過來?怕是連喝口熱湯的功夫都少。”
這話正戳在徐承略心上,自己手底下能用的人還是太少了。
孫承宗從袖中摸出張麻紙,紙角卷了邊,上面是蠅頭小楷,墨香還沒散——顯然是昨日夜間剛寫的!
“這幾人皆有大才!”孫承宗把紙遞給徐承略,
“有軍政全能的,有通軍略的,有懂糧道的,有會造炮的。你去宣大之前,可向陛下討要。”
徐承略捏著那張紙,麻紙的粗糙感蹭著指尖,他躬身下去時,額頭幾乎要碰到馬鐙:“督師臨行還為伯衡籌謀……”
“都是為了大明的邊墻。”孫承宗打斷他,馬鞭一揚,鞭梢掃過空氣,“走了!”
馬蹄聲重新踏進霧里,纛旗先隱沒,再是親兵的甲胄反光,最后連孫承宗的背影都融進晨霧里。
徐承略還立在城根下,手里的麻紙被風掀起邊角,他抬手按了按,才發現指節已攥得發白。
晨霧漸漸散了,朝陽從東直門的箭樓后爬上來,照在老青磚上,把霜露曬成細水珠。
徐承略望著遼東的方向,忽然把那張紙疊了又疊,塞進貼身處。
那里還揣著宣大的邊輿圖,圖上用紅筆圈著張家口、獨石城幾處“極沖”之地。
風又吹過,磚縫里的艾草晃了晃,這回沒掉霜露,倒像是在替他,望著那隊人馬遠去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