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一年
- 大明:從現代歸來的朱允熥
- 木子菌
- 2073字
- 2025-06-13 22:21:49
就好像你去老中醫那里診病,老中醫把脈之后,手指掐須,當著你昨天才追求到手的女朋友,直言不諱道:“你腎虛!”
當時你就愣住了,一股子憤怒從腳底板直沖天靈蓋,臉漲紅著,毫不猶豫的駁斥道:“胡說八道,簡直是胡說八道。”
“我身體這么好,胳臂和你大腿一樣粗,我會腎虛?開什么國際玩笑!”
“庸醫!你簡直是個庸醫!”
說著,你牽著女朋友就要離開。
就在這時,身后傳來老中醫慢條斯理的聲音:“我能治!”
當時你就跪地上了,恨不得立刻拜老中醫為義父。
此刻,朱元璋的感覺,大抵就是如此。
盡管他已經對朱允熥的說辭有了極高的信任度,但是,多年以來的習慣,他對于專業人士,更加信任。
專業人士都說能治了,那就是肯定能治!
朱元璋眼睛都笑成一條縫兒:“老戴,你說,要啥,咱都給。”
戴思恭不慌不忙,起身撩袍跪地,直言不諱道:“太子殿下的風寒之疾,老臣能夠治好。”
“但太子殿下多年的虧空,老臣實在是無能為力。”
朱元璋頓時就愣住了,眼睛一瞇,怒道:“老戴,你這話是什么意思?”
“啟稟陛下,老臣為太子殿下診脈,已然發現,這一次風寒之疾,引爆了太子殿下體內多年積累的疾病。”
“就相當于是猛燒的干柴,一下子就會燃燒殆盡,太子殿下的身體,已經接近油盡燈枯了。”
戴思恭嘴唇有些干澀,但還是繼續道:“老臣治好太子殿下的風寒之疾,不過是治標不治本。”
“對于太子殿下損失的根本,老臣沒有半點辦法,根據老臣估計,治好風寒之疾后,太子殿下,最多還有一年之壽。”
“一年……怎么會……一年!”
朱元璋頓時便感覺到五雷轟頂,整個人都站立不住,直直的往椅子上倒了下去。
一旁朱標驚得伸手去接,好不容易才把昏死過去的朱元璋輕輕放在椅子上。
“戴愛卿,快給父皇診治!”
戴思恭急忙上前,伸手為朱元璋診脈。
片刻后,他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道:“陛下只是一時之間氣血上涌,這才倒生昏厥,沒有什么大礙,很快就會蘇醒。”
朱標聞言這才松一口氣,轉而訓斥道:“戴愛卿,你糊涂了不成?”
“明知道父皇年事已高,還故意說這樣沉重的消息來刺激他,你居心何為?”
戴思恭額頭上冷汗更多,這得罪了朱元璋,那還有可能留下一條命,頂多也就是流放。
可要是得罪了太子朱標,八成是沒得命留下來的。
這位可是一手操辦了洪武三大案的狠人,真要是得罪了朱標,那就只好祈求馬皇后還活著了。
什么?馬皇后死了?
那沒逝了,等死吧!
“殿下,并非是老臣要故意刺激陛下,而是您的病情明確是已經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
“老臣也是實話實說,或許在這段時間里面,陛下四處求醫問藥,能夠找到為您診病的辦法。”
聽完戴思恭的解釋,朱標陷入了沉默之中。
一年的時間,從戴思恭的嘴里說出來,他是相信的。
這可是大明如今數得著的當世名醫,一身醫術極為精湛。
連他都這樣說了,基本上不會有什么錯誤的地方。
這就像是閻王點卯,說是三更死,就不會留人到五更。
至于所謂的求醫問藥,朱標已經不抱有這個幻想了。
連戴思恭都束手無策的事情,天底下哪里還有能人呢?
“罷了,念在你一片好意,孤不處罰你。”
“你先下去熬藥吧,以免父皇見到你,悲傷過度。”
戴思恭心中的大石這才落下,恭敬地拜了兩拜,這才退出殿外。
熬藥不是一件什么難事,朱標的風寒之疾要治好,也不是什么難事。
戴思恭心底明白得很,朱標的問題并不是出在表面上,而是深入到了肌理。
看似是金玉其外,實際上已經是敗絮其中,就算是使用溫補的藥物,也沒法補足這份缺陷。
內里已經虧空,還補充不進去,這不是妥妥的完了嗎?
就算是扁鵲在世,華佗出山,也沒法治好這種情況。
戴思恭剛才那番話,更多的只是起到一個安慰的作用。
至于朱元璋能不能找到靈丹妙藥,戴思恭覺得,這事情懸。
……
朱標看著已經昏迷的朱元璋,默默地在一旁坐下。
戴思恭剛才說的話,一直在他腦子里回蕩。
沒有誰愿意死,好死不如賴活著,更何況他是大明的太子,未來的皇帝。
可是生死有命,朱標知道,這種事情,很難通過人力去抗爭。
一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算短。
總好過朱允熥所說的三個月!
“看來這孩子夢境是真的,如果戴思恭沒有回來,恐怕三個月后,我就是一具冰冷的尸體。”
“如今,戴思恭回來,我多了九個月時間,足以做出很多安排和布置了。”
“起碼,遷都的事情,不會被耽擱下來,這也算是我給大明,做下的最后一件事情。”
遷都的事情,朱元璋已經提過多次。
應天這個地方確實不錯,繁華、人多,熱鬧。
可是,底子太薄,氣氛太曖昧,實在是沒有撐得起大一統王朝國都的底蘊。
國都建造在這里,顯得大明都有些小家子氣來,不是長久之相。
更何況,應天周邊奢靡成分,雖說經濟發達,可是朝廷官員腐化墮落的速度,相當快。
國都作為一個國家的心臟,如果心臟了,那國家也就沒救了。
朱標之前前往西安,就是為了考察西安是否有作為國都的資格。
看完之后,朱標覺得,西安還是不大行,太破敗了。
自家老二干的好事,這么多年來,西安倒是開啟了歷史倒車,百姓生活,不大行。
他的目標,更多的還是看好洛陽,風水不錯,生態恢復的也很好,百姓幸福指數也高。
“一年時間,能夠將遷都的事情初步確定下去!”
“接下來的事情,就看父皇和下一任太子了。”
“或許,父皇的意思,是在我的兒子中選擇一個作為太孫。”
“允炆和允熥,該怎么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