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侯爵我不要,修個碼頭先!
- 大秦:開局被祭旗,神筆誅趙高
- 木蛇年
- 2247字
- 2025-08-21 20:39:09
黃河大堤合龍的慶功宴,持續了三日。
作為治河首功之臣,李二郎的席位被安排在最前列。
同僚們頻頻舉杯,說著一句句“國之棟梁”、“千古奇功”的贊譽,他都一一笑著飲盡,杯中酒液甘醇,入喉卻品不出半分滋味。
他的目光越過喧囂的人群,望向殿外沉沉的夜色。
黃河是平定了。
但那位獻上“竹籠沉石”妙計,一言扭轉乾坤的老漁民,至今仍默默無聞。
天子金口玉言的承諾——“封侯!拜將!賞萬金!”,猶在耳邊。
若此諾不兌,這場慶功宴,不過是帝國最大的笑話。
想到這里,酒意全無。
第二天一早,其他官員還沉浸在假期的慵懶中時,李二郎已一身整齊的官服,出現在了政事堂外,求見首席執政官扶蘇。
書房內,扶蘇正在批閱堆積如山的奏折,見到李二郎,他放下筆,示意賜座。
“李卿,黃河一役,你為首功。”
“封賞已經擬好,國家工學院升格,你當為第一任院長,爵封‘安河郡公’,食邑三千戶。”
這賞賜,不可謂不重。但李二郎卻站起身,躬身一拜。
“執政,臣今日前來,非為請賞,而是為請命。”
“哦?”扶蘇來了興趣。
李二郎抬起頭,目光炯炯:
“臣請命,前往東海,尋訪那位獻‘竹籠沉石’之策的老漁民。為他,也為天下人,兌現執政當初的諾言!”
“封侯!拜將!賞萬金!”
扶蘇臉上的笑意更深了,他緩緩點頭,眼神中滿是贊許:
“吾沒忘。只是,有大臣上奏,說此人不過一介漁夫,偶有所得,賞千金足矣,若真封侯,恐亂了朝綱,讓天下士族恥笑。”
戶部尚書恰在此時送呈文書,聽到這話,立刻附和道:
“執政圣明!封侯非同小可,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為一個漁夫破例,恐后患無窮啊!”
他一想到那“萬金”的賞賜,心都在滴血。
李二郎猛地轉身,盯著戶部尚書,字字鏗鏘:
“尚書大人此言差矣!我新朝立國之本是什么?”
“是信!是對天下萬民的信!”
“若天子之言,因對方身份貴賤而打折扣,那與前朝暴秦有何區別?”
“我等讀書人,閉門造車,差點讓黃河決堤,萬民遭殃。而一介漁夫的樸素智慧,卻解開了《真君秘錄》的天機,拯救了國家。這難道不值得一個侯爵嗎?”
“此事若成,天下百姓便知,在我華夏,智慧與貢獻,遠比出身門第更尊貴!”
戶部尚書被他一番話說得面紅耳赤,啞口無言。
“說得好!”
扶蘇一拍桌案,站起身來,
“李卿之言,深得我心!君無戲言!”
“此事由你全權負責!攜金印,帶萬金,親自去!讓天下人都看到,我華夏新朝,言出必行!”
“臣,遵旨!”
李二郎深深一拜,心中熱血沸騰。
半個月后,東海之濱,石灘村。
這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小漁村,咸腥的海風終年吹拂,空氣彌漫著魚干和補網麻繩的味道。
村里的房屋低矮破舊,道路泥濘。
村民們,從沒見過這么大的陣仗。
幾百名身穿玄甲的帝國禁軍,護送著一支車隊,緩緩駛入村口,瞬間讓整個村子熱鬧起來。
“天吶!是洛陽來的大官!”
“看那旗幟,是工學院的李副院長……不,現在是李院長了!”
“他們來抓誰?難道是石老三那個憨貨,給朝廷寫信,闖下大禍了?”
村民們猜測著,紛紛躲進屋里,只敢從門縫里偷偷張望。
車隊在村中最破舊的一座茅草屋前停下。
一個頭發花白、皮膚黝黑干瘦的老人,正坐在門口,用一雙布滿老繭的大手,費力地修補著一張破舊的漁網。
他就是石老漢,那個給朝廷寫信的漁夫。
看到這陣仗,他也嚇得不輕,手中梭子“啪嗒”一聲掉地上,手足無措地站了起來,就要下跪。
“老人家,使不得!”
李二郎一個箭步上前,沒等他跪下,便穩穩地扶住了他。
這位新晉的安河郡公,帝國工學院的院長,
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袍,然后對著這個衣衫襤褸、滿身魚腥味的老漁民,深深地行了一個大禮。
“學生李二郎,代表執政官,代表天下百姓,謝過老先生!”
石老漢徹底懵了,他活了六十年,何曾見過這么大的官給自己行禮?
他結結巴巴地道:
“官……官老爺……俺,俺沒犯法啊……”
李二郎笑了,直起身,親手扶著石老漢坐下,
然后從隨從手中,接過一個紫檀木托盤,上面放著金燦燦的卷軸、和一箱黃澄澄的金條。
“老先生,您還記得您寫給朝廷的那封信嗎?”
“信?哦……俺,俺就是瞎寫的,胡咧咧的,當不得真,當不得真……”石老漢連連擺手。
“不,它比金子還真!”
李二郎打開那金色的卷軸,高聲宣讀,
“執政官敕令:漁民石氏,獻‘沉籠奠基’之策,于國有功,于民有利,特封‘安海侯’,食邑五百戶,賞萬金!欽此!”
安海侯!
侯爵!
所有偷看的村民都傻了。
那個平日里最沉默寡言、窮得叮當響的石老漢,真成了侯爺?
石老漢自己更是嚇得魂飛魄散,
他撲通一聲,這次李二郎沒能攔住,直接跪在了地上,頭搖得像撥浪鼓。
“使不得!使不得啊官老爺!”
“俺一個打魚的,哪能當侯爺!這賞賜,俺萬萬不敢要啊!”
他不是不想要富貴,而是骨子里的卑微和樸素,讓他根本無法理解和接受這種“一步登天”的事情。
在他看來,侯爺是天上的人物,
而他,只是海里的一條魚,兩者根本不沾邊。
李二郎看著他驚恐又真誠的臉,心中沒有半分不耐,反而生出更深的敬意。
他蹲下身,平視著石老漢,溫和地說道:
“老先生,君無戲言。這侯爵,您當得。不過,如果您實在不愿,執政官也有交代,可以換一個賞賜。”
聽到可以換,石老漢頓時松了口氣,連忙磕頭:
“謝大人開恩!俺不要什么侯爺,也不要金子。俺……俺有個請求,不知當講不當講。”
“您說!”
石老漢抬起頭,指著遠處簡陋的、每年被風浪摧毀好幾次的碼頭,祈求道:
“官府能不能幫俺們村,修一個結實點的避風港?”
“每年臺風一來,船被砸爛,人被卷走……俺的兒子,就是這么沒的……”
說到最后,老人家的聲音哽咽了。
整個場面,一片死寂。
所有禁軍將士,都下意識地挺直了胸膛,看向這位老人的目光,充滿了敬佩。
李二郎的眼眶,也瞬間紅了。
他緩緩站起,再次對著石老漢,深深一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