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3章 天書,大禹的遺產

如果倉頡是真的,那逐日的夸父呢?補天的女媧呢?

他一直以為,自己是帶著未來的科技與制度,來對一個古代世界進行降維打擊。

可現在,腳下的這片土地,似乎隱藏著深不可測的秘密!

文魁猛地抬頭,對侍從官下令:

“傳我密令!”

“立刻封鎖馬周發現遺物的黃河河段!方圓十里,列為禁區!任何人不得靠近!”

“另外,讓馬周放下所有事務,帶上那塊青銅碎片,來洛陽見我!”

“是!”

侍從官領命而去。

齊魯故地,烈日如火,能把石頭烤裂。

黃河故道早已干涸,龜裂的土塊翻卷著,像是被活活渴死的魚的鱗片。

新科狀元馬周,站在一道剛剛挖開的深溝旁,抹了一把額頭的汗,黃豆大的汗珠混著塵土,瞬間成了泥漿。

他奉內閣之命,勘探故道,為即將到來的治河大業,做前期準備。

前幾天挖了一塊青銅碎片,這一挖就停不下來了。

“大人!”

一聲變了調的嘶吼從溝底傳來,帶著七分驚恐,三分狂喜。

“挖……挖到龍王爺的腦門了!”

馬周心里一突,顧不上狀元體面,手腳并用滑下深溝。

溝底,一個民夫癱坐在地,指著自己刨開的泥土,嘴唇哆嗦著說不出話。

他面前的泥層下,露出一角青黑色的巨石,平整得如同刀切,表面致密光滑,透著一股不尋常的金屬質感。

“不是龍王爺……”

馬周喉嚨發干,聲音嘶啞,

“是……堤壩!都過來,挖!給我把它全挖出來!”

命令之下,數十名民夫一擁而上。

隨著泥土被一層層剝開,一截長達數十丈,由無數巨石壘砌而成的堤壩遺跡,如沉睡的巨龍,漸漸展露脊背。

它被深埋地底,不知幾千幾百年。

“這……這是什么?”

所有人都被眼前這宏偉的工程震撼了。

這些巨石,每一塊重達萬斤,是如何被安放在這里的?

馬周的心臟怦怦直跳,身為當朝狀元,飽讀史書,卻從未在哪本典籍上,見過如此浩大的工程記載。

他俯下身,用袖子拂去石面上的最后一層泥沙。

下一刻,瞳孔猛然收縮。

石頭上,有字。

密密麻麻,遍布整個壩體,全是字!

那是一種他從未見過的符號,扭曲盤繞,似鳥非鳥,似蟲非蟲,每一個筆畫都透著一股野性。

馬周死死盯著這些“天書”,大腦一片空白。

他,一個字也不認識。

“封鎖現場!”

“拓印!將所有石塊上的符號,全部拓印下來!”

“八百里加急,再送洛陽,直達政事堂!”

三日后,洛陽,政事堂。

數十份巨大的拓片,鋪滿了整個大殿的地面。

當朝最頂尖的古文字學家、史學大家,盡皆匯聚于此。就連大宗正扶蘇,也趕來了,凝神細看,眉頭緊鎖。

大殿內,除了偶爾響起的紙張翻動聲、和沉重的呼吸聲,再無半點雜音。

“此非篆,亦非金文。”一位老博士聲音沙啞,搖了搖頭。

“形似鳥蟲,卻比史書記載的任何一種鳥蟲書,都要古老……原始。”

另一位大學士嘆了口氣,滿臉挫敗。

大宗正扶蘇緩緩直起身,眼中滿是震撼與不解。

“這些文字……比殷商的甲骨文,還要遙遠。”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比甲骨文還要遙遠的文字?

那是什么概念?

那是早已被淹沒在神話傳說中的上古,是三皇五帝的時代!

“荒謬!”一個尖銳的聲音打破了沉寂。

博士仆射淳于越站了出來,他一向以考據嚴謹著稱,此刻面帶譏諷:

“所謂三皇五帝故老相傳,多為無稽之談。”

“依我看,這是某個前代方士故弄玄虛的偽作,意圖迷惑君上!治河乃國之大計,豈能寄望于此等虛妄之物!”

不少官員點頭附和,治河的預算和人力是天文數字,誰也不敢拿國運去賭一個“神話”。

首席執政官文魁,端坐于主座上,面無表情。

他任由眾臣爭吵,從“真偽之辨”吵到“治河方略”,他需要這場爭論,把所有問題都擺在臺面上。

直到深夜,眾人疲憊散去,依舊沒有結果。

淳于越臨走前,還留下了一句:“執政官,此事若無鐵證,下官必將死諫到底!”

空曠的大殿內,只剩下文魁一人。

他緩緩閉上眼。

很好,壓力已經給到極致了。現在,是時候揭開謎底了。

【每日情報系統,已刷新。】

冰冷的金色文字,準時在他眼前浮現。

【該遺跡為上古“大禹”治水所留,堤壩文字,名為‘鳥蟲篆’,乃華夏文明最古老的源頭文字之一,并非偽作。】

【‘鳥蟲篆’所記,為大禹時,黃河水文勘探數據,以及系統化的治水綱領。】

【破解‘鳥蟲篆’的關鍵,藏于蜀郡公學藏書館。】

【尋找‘故秦博士’叔孫氏后人,其家族世代守護著一份始皇“焚書”時私藏的孤本——《倉頡鳥蟲書考》。】

所有線索,瞬間串聯。

謎題的最后一塊拼圖,穩穩地落在了他的掌心。

文魁猛地睜開雙眼,他沒有起身,只是對著陰影處淡淡開口:

“傳黑冰臺指揮使。”

“讓他親自去一趟蜀郡,給我請一位叫叔孫通的老先生過來。記住,要客氣點,就說……請他來解一卷天書。”

五日后。

政事堂再次召集眾臣,淳于越等人嚴陣以待,準備繼續向文魁施壓。

但他們等來的,卻是一位衣著樸素、頭發花白的老者。

他便是叔孫氏的后人,叔孫通。

老者一路驚魂未定,直到看見那滿地的拓片,他那雙略顯渾濁的眼睛,瞬間有了亮光。

他沒有理會任何人,顫抖著撲到拓片前,

從懷中取出一個,被油布和蠟層層密封的古老竹筒。

小心翼翼地解開后,一卷早已殘破不堪,邊緣焦黑的竹簡,展現在眾人面前。

竹簡之上,同樣是那種神秘的“鳥蟲篆”,

而旁邊,則用另一種古老文字,標注著對應的釋義——正是殷商甲骨文!

這是一本來自兩千多年前,始皇帝都未能燒掉的,上古“字典”!

“沒錯……就是它……先祖遺訓,果然不假……”

叔孫通老淚縱橫,撫摸著竹簡,如同撫摸著失散多年的親人,

“華夏的根……沒斷!沒斷啊!”

博士仆射淳于越,呆呆地看著那卷竹簡,臉上的血色瞬間褪盡。

鐵證如山。

在叔孫通的幫助下,國家工學院院長李二郎,與墨家鉅子親自帶隊,開始了緊張的破譯工作。

一個個來自上古的“密碼”,被逐一解開。

“疏、堵、浚、導!天哪,四法并用,系統化治水!這……這是何等宏大的思想!”

一位學者失聲驚呼。

“快看這里!”李二郎指著一幅結構圖,聲音都在發顫,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江堰市| 滁州市| 衡阳市| 巢湖市| 蒙阴县| 广元市| 砚山县| 天门市| 临江市| 淮北市| 永平县| 六枝特区| 左云县| 江都市| 塔河县| 翼城县| 永吉县| 克拉玛依市| 长泰县| 兴仁县| 安多县| 赤壁市| 天台县| 彰化市| 清丰县| 行唐县| 隆回县| 永嘉县| 井陉县| 犍为县| 嵩明县| 苏尼特左旗| 高碑店市| 西畴县| 林芝县| 广元市| 呼伦贝尔市| 灵武市| 景东| 乌海市| 抚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