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好員工才會成功(4)
- 做最好的員工:優秀員工的思想準則和行動指南
- 霧滿攔江
- 4614字
- 2015-03-18 12:00:49
具體到公司里來說,錢是我們替公司解決麻煩的結果。
如果你認為自己的薪水過低,那肯定是你替老板解決的麻煩還不夠,你還不是一個好員工。
任何一個老板面對一個好員工的時候,是不會吝惜金錢的。如果這一個老板小氣摳門的話,這世上自有其他的大買家,只要你有了這個解決麻煩的本事,還愁找不到老板嗎?
怕就怕你不知道老板的麻煩是什么,這才是一切問題的關鍵。
許多人,并不是缺乏能力,而是缺乏發現問題的眼光。如果你不知道公司真正的麻煩在哪里,那么你所解決的都只不過是小問題,甚至是毫無價值的問題;想讓老板為此付給你大價錢,這種可能性實在小到了不能再小,遠比你在幾億個競爭者的狂奔競技中勝出的可能性還小。
所以你一定要能夠知道老板的麻煩在哪里。
所以你一定要知道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
所以你一定要知道那些你以為你已經知道而實際上你根本不知道的事情。
總之,你必須要知道你的不知道,你不能不知道自己的不知道。
這就是你成為一個好員工的開始,也是你人生成功的契機。
成為一個好老板
除非你讓老板滿意,讓他愿意幫助你,把他的市場資源過渡給你,否則的話,在現在這個激烈競爭的社會里,哪怕你有天大的本事,少了市場資源這一塊,你也做不成老板,最多做個失敗的老板。
我們說老板是最擅長運用別人的智慧與能力賺錢的人,這是從老板的社會角色定位上來說的;然后我們又說老板其實是給員工發工資的人,這是從老板的社會職能定位上來說的。那么,一個是從員工這里弄錢的人,一個是把錢發給員工的人,這兩個人到底是不是一個人呢?
表面上看起來,老板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組織者,他把有智慧、有才能的人拼湊在一起,用一些條條框框約束著大家統一行動,去實現老板的“理念”,又或者更干脆點說就是替老板多多地賺錢,然后老板再按工論酬地給大家發工資;羊毛出在羊身上,大家拿到的錢,實際上不過是自己的勞動所得。這么說起來,這兩個說法雖然在定位上不同,一個是角色的,一個是職能的,但老板應該是同一個。
更何況,這兩個不同的社會定位原本是從同一個老板身上抽出來,再按原路把定位安裝回去,怎么也不可能組裝出來兩個老板吧?
實際上,很多人在這個組裝中還真是出了點問題,問題就出在從老板的身上提取“社會角色定位”和“社會職能定位”的要素的時候,必然地要忽略到一些其他方面的要素,所以你再將這些要素安裝回去,得到的絕對不是一個老板,也不是兩個老板,而是一個失敗的老板。
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這就好比我們把山羊的特點從山羊的身上抽出來,我們說山羊是長胡子的,山羊是吃草的,可你只用長胡子和吃草這兩個要素,是絕對克隆不出來一只山羊的,很有可能你弄出只綿羊來。
好像這沒什么難度,好像不會有誰對此有異議。然而,偏偏就在這么一個簡單的小問題上,我們有些人的腦子不夠用了,這些人雖然沒把綿羊克隆出來,倒是克隆出好多失敗的老板來。
真有這么一回事嗎?
這個不妨從一個想做老板卻失敗的案例說起。
這樣的案例其實在市場上有很多,甚至可以說是多如牛毛,什么東西一多就不新鮮了,說起來就沒什么意思了。但不新鮮也得說,不說明白了這個,對好老板應該從何做起,大家還是弄不懂,說不定搞到最后好老板沒有做成,連好員工都沒的做,而是弄出來一個笨員工,出死力干了活還不受老板歡迎。所以還得說,不僅要說,還要說得明明白白。
說的是就在今年的就業市場上,就業行情火爆——火爆的是員工,老板可一點也不火爆,大量的畢業生涌入就業市場,爭奪相對數量嚴重不足的就業崗位——這再一次證明了老板的價值和作用,如果我們這個社會再多幾萬個老板,那就能夠解決幾十萬人的就業問題。明明是老板數量嚴重短缺,可大家還不肯去關心一下他們,這又能怪得了誰?有這種想法的人不止是作者一個,有兩個大學畢業生,他們就和作者持相同的看法。
這兩個大學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轉了一圈,越看越覺得中國的老板實在是太少了,簡直比大熊貓還少。大熊貓那玩意兒再值錢,也沒說給你發一分錢的工資。而老板雖然沒有大熊貓那么討人喜歡,但好歹他們能夠讓就業市場上那些海量的求職者混口飯吃。
在這個想法的支配下,兩個大學生勇敢果斷地作出決定:既然就業市場上最缺的不是員工,而是老板,那么我們干嗎不自己做老板呢?
要做老板,首先得需要本錢,也就是大家做夢都想的第一桶金。那么這桶金應該怎樣淘到呢?學校里好像沒教過這門課,課本上講的全是怎么替老板花錢——就連MBA也講的都是這么個玩意兒,什么項目管理經營戰略,什么新品開發管理創新,這些玩意兒哪一個不是花大錢的營生?大家傾家蕩產讀你個大學,就學了個怎么花錢,這不是明擺著坑人嗎?
可是沒辦法,只知道怎么花錢的兩個大學生左思右想,終于想出來一個傻瓜都能想到的好辦法——既然第一桶金咱們淘不來,那咱們就借錢吧!由此可見這二位的大學真是白念了,就算是不識字的文盲遇到這種情形也知道該怎么做,他們卻琢磨了好長時間才想到這一點,這腦袋可真是秀逗了。
東挪西借,連蒙帶唬,兩個大學生還真搞來幾千塊錢,絕大部分付房租,一小部分買臺電腦,準備開張營業吧。公司門一開,就有客戶登門來了,來了就貼封條,拉電腦——非法營業,沒收!
這兩位大學生哪受得了這個?當然不肯罷休,當即吵鬧起來:“不是說政府扶持大學生創業嗎?不是說……”瞧這倆孩子的腦袋有多渾,扶持大學生創業是銀行的業務領域,這跟你非法營業有什么關系?雖然這兩個學生單純幼稚,但基本的社會規則還是懂得的,找熟人說情,把電腦再拉回來,門上的封條扯下來,重新再開張,這過程中免不了要產生“業務經費”,那么算算他們手里還剩下多少錢吧。
錢早就花光了,還營什么業?等不到客戶登門,這兩個大學生只好草草收了攤,乖乖地到人才市場排隊遞簡歷去了。
說到底還是錢的事,如果這兩位大學生手里有足夠的錢的話……
如果你要是這么想的話,那么你就得先計算一下,這兩位大學生要花多少錢才能等來一個客戶?他們又有多少錢去搞什么營銷宣傳?最重要的是,很多人的思想觀念仍然停留在經濟開放的初期,那時候全中國人都不懂得開公司是怎么一回事,只要你搭起一個門臉,人們就跟瘋了一樣沖進去搶購。而現在呢,多少實力型公司已經進入朝不保夕的慘淡經營狀況,你初來乍到的一個新面孔又哪來的什么市場客戶?
不要說這兩位學生根本沒什么錢,就算是他們有天大的本事拎一桶金來——前提是,必須是他們自己掙到的——他才不會搞什么公司當什么破老板呢。大學里有一個笑話:MBA課上,教授嚴肅地問了大家一個問題:如果你去ATM機上取款,你輸入取款兩千元,ATM機卻給你吐出五千元來,你會怎么做?針對這個問題,學生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從社會的誠信講到職業經理人的職業道德,答案是:“這錢得給人家銀行還回去,占小便宜的心理絕對不能有。”“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君子不欺暗室。”“吾日三省吾身。”“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金錢的考驗面前正是彰顯一個人磊落品德與風骨的關鍵時刻”……諸如此類。大家都說完了,然后仰臉看教授,猜猜教授會怎么說。
教授說:“要是我的話,我會再試一次提款機的。”
瞧瞧,這就是答案了。
如果有誰自己淘到了第一桶金,他是絕對不會突發奇想去開什么狗屁公司的,他會蹲在那個地方再淘第二桶金,然后是第三桶,然后是第四桶,然后是……總之,他打算這輩子就蹲在那兒不挪窩了,只有傻子才肯從金礦上挪開。除非金礦被掠奪開采光了,又或是那原本就是一錘子買賣……聽明白了吧?只有找不到地方淘金的人,才不得不考慮開公司當老板,才會拿別人的智慧和能力當金礦濫開濫采!
也就是說,沒錢才去開公司,有錢就關起門自己偷著樂了,所以你千萬別把老板看成大財主。此外就是我們在這里所講的,那些借錢開公司而失敗的人,他們除了不明白這個道理之外,還不明白在這個時代第一桶金的實際意義。
對于開公司來說,第一桶金并不是錢,而是資源——讓你賺到錢的資源。
現在我們把話題再扯回去,長胡子加吃青草克隆不出一只山羊來,但如果再加上山羊的基因,你就絕對不會弄出其他物種來。
運用員工的智慧與才能賺錢,然后再把這些錢以工資的形式發給員工,結果只能得到一個失敗的老板。而成功的老板則意味著,除了這兩條之外,你還有著讓你公司持續賺錢的市場資源。
是這個資源讓公司源源不斷地進錢,所以老板才能利用員工的智慧與才能,也才能發工資給員工。沒有了這個資源,員工的聰明才智就派不上用場。要不怎么管理學上有一句話,叫做“人才只有到了合適的位置上才稱得上人才”。這說的就是不管什么張三李四,只要你把他放在資源的啟動點上,他非得成為人才不可,就算是他想不成人才都辦不到。
在前面的章節我們說過,正是因為老板搭建了這么一個運行平臺,員工的才干才能夠作為商品擺在上面出售,這個平臺并非是資本,而是資源。
那么這個資源又是個什么東西呢?
說到這里還得再給大家講一個故事,一個深圳創業成功者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叫韓龍,一個老實巴交的農家孩子,他別的本事沒有,就知道給老板好好地干活。他的老板開了一家電子器件公司,主要是給上游的家電產品提供零部件。那幾年家電正火,公司里的訂單很多,業務非常繁忙,說不出名目的雜活也多。活一多,老板就跟催命一樣地催著大家工作,坐辦公室的員工們就琢磨出花樣來善待自己的生命。
員工們善待自己的方式之一就是去廁所,去的時候手里還要拿張報紙,在隔間一蹲就是好半天,經常憋得老板捂著肚子在樓道里急得團團亂轉。但這活只有韓龍沒干過,他養成了在家里上廁所的習慣。
就連韓龍自己都沒有想到,就因為自己習慣在家里上廁所,后來竟因此而混了個老板。
就這樣韓龍在公司里打工整整兩年,據他自己說還出過幾次大的差錯,挨了老板好一頓罵。后來他考慮換家公司干,但是老板執意挽留他,他只好硬著頭皮又給老板干了三個月,然后說什么也不干了,毅然決然地辭了職。可他辭職還沒兩天,老板忽然打電話給他,問他愿意不愿意自己也開家公司。老板的這個建議讓韓龍半信半疑,世上會有這么好的事?
當然有,有許多老板就是這樣做起來的。
那么,老板為何建議韓龍自己也開公司呢?原因很簡單,當時公司的規模不大,一旦接到大一點的訂單,就不得不尋求同類的企業幫助,把訂單外派出去。這個外派非同小可,一旦派不對公司,搞出來的產品不合格,連累到老板會賠到跳樓的。大訂單明明吃不下,也得硬著頭皮吃,這就是所有公司老板的難處了。所以老板就琢磨著找個放心的下家,而韓龍,正是讓他放心的人選。
選擇韓龍,就是因為他寵辱不驚,挨了老板的罵也不見有什么情緒反應,還有——最關鍵的是他從來不在上班的時候“謀殺”老板的時間,所以老板對他的印象特別好。既然有這樣一個機會,當然要幫他了。
這就是只有好員工才有機會做老板的道理之所在了。除非你讓老板滿意,讓他愿意幫助你,把他的市場資源過渡給你,否則的話,在現在這個激烈競爭的社會里,哪怕你有天大的本事,少了市場資源這一塊,你也做不成老板,最多做個失敗的老板。
即使你的老板不肯幫你,也會有別的人愿意幫,老話叫“貴人相助”,但貴人不是逮誰助誰的,貴人只會幫他愿意幫的人。
貴人愿意幫什么人呢?當然是品德拿得出手的好員工。如果專門幫投機取巧、不懂得合作的人,那就不叫貴人了,叫賤人。
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成功的好老板,那么千萬別把牌壓在自己有幸遇到一個賤人的機會上,這種機會可是千年不遇。但好員工遇到貴人的機會卻很多,那些貴人天天就拿眼珠子盯著員工們琢磨,這個美差給誰最好呢?
你想得到這份美差嗎?那你最好讓自己準備妥當,以一個最好的員工身份,等待這個機會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