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3章 馬下齊魯

至正二十七年十月,凜冽的北風掠過齊魯大地,枯黃的野草在風中瑟縮。此時的山東,歷經元朝百年統治,雖表面平靜,卻暗流涌動。元軍在濟南、益都、東昌等重鎮屯駐重兵,城墻高聳,糧草充足,還有著名的“探馬赤軍”騎兵部隊枕戈待旦。然而,元朝內部黨爭不斷,官員貪腐成風,百姓早已苦不堪言,反抗的火苗在民間悄然蔓延。

朱元璋在應天誓師北伐,軍旗獵獵作響。他身披玄色戰甲,立于高臺之上,目光如炬:“諸位將士!元朝暴政,百姓蒙難,齊魯大地,亟待解救!此番北伐,直取山東,為天下蒼生而戰!”臺下十萬大軍齊聲吶喊,聲震云霄。此次出征,朱元璋精心部署,以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領二十五萬精銳,浩浩蕩蕩向山東進發。

大軍行至淮河岸邊,寒風裹挾著冰碴撲面而來。徐達指著對岸,對常遇春道:“山東地勢平坦,利于騎兵作戰,元軍必然會憑借‘探馬赤軍’的優勢與我軍周旋。我們需謹慎應對,不可輕敵?!背S龃壕o握長槍,大笑道:“騎兵又如何?末將定叫他們有來無回!”

明軍首先抵達沂州。元朝守將王宣表面歸降,暗中卻與元廷聯絡,企圖里應外合。徐達識破其詭計,派使者質問:“既已歸降,為何還暗通元軍?”王宣驚慌失措,妄圖舉兵反抗。徐達當機立斷,下令攻城。明軍架起云梯,冒著箭矢奮勇攀爬,常遇春更是一馬當先,帶領敢死隊沖入城中。王宣的軍隊頓時大亂,王宣本人也被生擒。沂州一役,明軍首戰告捷,士氣大振。

攻下沂州后,明軍乘勝前進,直逼益都。益都守將普顏不花是元朝的忠臣,他早已將城墻加固,儲備了大量糧草,還在城外挖掘壕溝,布置拒馬、鹿角等障礙物。普顏不花站在城頭,望著遠處如潮水般涌來的明軍,神色嚴峻:“今日,我誓與益都共存亡!”

徐達觀察地形后,決定采用“圍點打援”之策。他一面派部分兵力將益都圍住,一面在通往益都的要道設下埋伏。元軍果然派出援軍,當援軍進入埋伏圈時,明軍伏兵四起,喊殺聲震天。元軍援軍頓時陷入混亂,被明軍殺得丟盔棄甲。益都城內的守軍得知援軍被擊潰,軍心開始動搖。

常遇春見時機成熟,向徐達請命:“大將軍,此時不攻,更待何時?”徐達點頭同意。明軍的攻城器械紛紛出動,襄陽炮發出震天巨響,巨大的石彈砸在城墻上,塵土飛揚。明軍士兵扛著云梯,沖向護城河,他們將沙袋、木板投入河中,迅速架起浮橋。城上的元軍拼命抵抗,箭矢、滾木、礌石不斷落下,許多明軍士兵倒下,但后面的人毫不畏懼,踏著同伴的尸體繼續前進。

常遇春揮舞著大刀,率先登上城墻。他左砍右殺,如入無人之境。明軍士兵見主將如此勇猛,士氣大增,紛紛躍上城墻。普顏不花親自率軍與明軍展開巷戰,他手持長劍,奮力拼殺,但終因寡不敵眾,力戰而死。益都被明軍攻克,城中百姓夾道歡迎,他們拿出家中僅有的食物,獻給明軍將士,眼中滿是感激與期待。

明軍繼續北上,所到之處,勢如破竹。濟南守將看到明軍的威勢,不戰而降。至此,山東大部分地區已被明軍控制。然而,在德州,明軍遇到了頑強抵抗。元朝殘余勢力在這里集結,利用城池堅固的優勢,死守不出。

徐達深知,德州若久攻不下,不僅會拖延北伐進程,還可能讓元軍有時間重新集結兵力。他召集眾將商議,決定采用火攻之計。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明軍挑選精銳士兵,攜帶茅草、火油,悄悄接近德州城墻。他們將茅草點燃,投入城中,一時間,德州城內火光沖天,濃煙滾滾。元軍大亂,明軍趁機發動總攻。經過一番激烈戰斗,德州終于被明軍拿下。

不到三個月,朱元璋的軍隊便平定了山東全境。齊魯大地,從此納入朱元璋的勢力范圍。這場戰役,不僅為明軍北伐中原打開了通道,更重要的是,它展示了朱元璋軍隊強大的戰斗力和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山東百姓也因此擺脫了元朝的殘暴統治,迎來了新的希望。

站在濟南城頭,徐達望著廣袤的齊魯大地,心中感慨萬千。他知道,這只是北伐的第一步,更艱巨的戰斗還在后面。而朱元璋的目光,早已越過山東,望向更遙遠的大都,那個元朝統治的心臟。一場改寫中國歷史的偉大征程,正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轟轟烈烈地展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氏县| 江安县| 渭南市| 连州市| 吴桥县| 绩溪县| 章丘市| 永安市| 呼和浩特市| 聊城市| 威海市| 克山县| 应用必备| 吴堡县| 津市市| 额济纳旗| 万盛区| 石门县| 新闻| 金沙县| 正定县| 潼关县| 右玉县| 修文县| 富锦市| 威远县| 东至县| 锡林浩特市| 祁东县| 卓资县| 浦县| 长治市| 同江市| 乌兰浩特市| 滨海县| 临湘市| 阳山县| 嵩明县| 治多县| 凌源市| 乐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