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金融學(第3版)
  • 董金玲 陳彥華編著
  • 6692字
  • 2025-06-05 13:41:47

2.1 貨幣的產生、發展及本質

2.1.1 貨幣的產生

作為商品交換的必然產物,貨幣是在商品經濟的矛盾運動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原始經濟的交易方式是“物物交換”,這是至今在偏遠地區和貨幣短缺的情況下仍然存在的交換方式。但是隨著交換活動的規模和范圍的擴大,物物交換的弊端自然而然地產生,這就是物物交換過程中出現的“需求的雙重巧合”和“時間的雙重巧合”,即必須找到某個人,他擁有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和勞務,而且這個人恰好需要自己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勞務。

我們知道,在具有廣泛交易行為的社會中,同時滿足“雙重巧合”是相當困難的。這種交易方式至少存在以下四個缺點:一是“需求的雙重巧合”制約了交換的順利實現;二是參與交換的商品越多,價格關系就越復雜;三是比價的波動影響“交叉兌換比率”的實現;四是缺少普遍接受的價值儲存手段。正是“物物交換”的這些缺點,給貨幣的產生和發展留下了空間。在人們長期的“物物交換”中,使用貨幣是能克服“物物交換”局限的最有效方法。

馬克思在科學地考察了貨幣的歷史后指出“貨幣結晶是交換過程的必然產物”,并第一次闡明了貨幣產生的根源是商品經濟。商品是為交換而生產的產品,在商品交換中要實行等價交換原則,為此,就必須衡量商品的價值。但一種商品的價值不能由其自身來衡量,必須用其他具有相同價值的商品來表現。這種以一種商品的價值來表現另一種商品價值的方式就成為價值表現形式。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商品的價值表現經歷了四個階段,有過四種價值形式:簡單的價值形式、擴大的價值形式、一般價值形式和貨幣形式。

1.簡單的價值形式

當人類社會開始有剩余產品時,交換只是一種偶然的行為。一種商品價值偶然、簡單地表現在另一種商品的使用價值上,這就是簡單的價值形式(也叫作偶然的價值形式)。簡單的價值形式產生了貨幣的“胚胎”,如1只羊(使用價值、相對價值形式)=15kg谷子(價值、等價形式)。在以上等式中,等式兩端的商品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等式左端的羊處于主動地位,起著主導作用,它要求把自己的價值相對地表現在谷子上,因此處在相對價值形式上。等式右端的谷子則處于被動地位,它只是充當羊的價值的表現材料,把羊的價值表現出來,起著等價物的作用,處在等價形式上。也就是說,處于相對價值形式上的商品的價值,相對地表現在處于等價形式的商品的使用價值上。之所以能表現出來,是因為它們都是勞動產品,都是人類勞動的凝結,都具有價值。處于等價形式的商品,具有三個特點,其使用價值成為價值的表現形式,成了價值的化身;生產其使用價值的具體勞動,成為抽象勞動的表現形式或實現形式;在這種商品的生產上花費的私人勞動,直接成為社會勞動。

2.擴大的價值形式

隨著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剩余產品不斷增多,交換變得經常而豐富,一種商品不是偶然與另一種商品交換,而是和越來越多的商品交換,由更多商品來表現自己的價值,成為擴大的價值形式,也叫作總和的價值形式。此時,貨幣的“胚胎”雖然開始發育、成長,但還沒有分離出一種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如1只羊=15kg谷子或2把斧子或6m布或2.5kg茶葉或一定量的其他商品。此時,一種商品的價值才真正表現為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的凝結。由于一種商品的價值表現在和它相交換的一系列其他商品上,這一系列商品都成為特殊等價物。同時,由于一個商品可以按不同比例和一系列其他商品相交換,就消除了價值決定的偶然性,較充分地體現了社會必要勞動量決定價值量這個規律。因此,擴大價值形式的價值表現比簡單價值形式更為充分,但仍然有缺點和局限性,即一切商品還沒有一個共同的統一的價值表現,還沒有社會公認的共同的等價形式,商品交換還處在直接的物物交換階段。

3.一般價值形式

在擴大的價值形式下,由于商品的價值未能獲得共同的、統一的表現形式,使得實際交換過程十分復雜,效率十分低下。為了克服上述缺點,人們開始自發地先把自己的商品交換成一種市場上最常見的、大家樂意接受的商品,然后再用這種商品去交換自己所需要的其他商品,市場上所有商品都由這一種商品表現價值,即一般價值形式,如15kg谷子或2把斧子或6m布或2.5kg茶葉或一定量的其他商品=1只羊。從等式看,一般價值形式似乎只是擴大的價值形式的顛倒,但是這一顛倒反映了價值形式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飛躍。在擴大的價值形式中,羊處于相對價值形式的位置上,一系列其他商品成為它的特殊等價形式。在一般價值形式中,羊處于等價形式的位置上,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都用羊來表現。在這里,羊不是某一商品的偶然的等價物,也不是某一商品的一系列特殊等價物中的一種,而是一切商品的共同的等價物。現在處在等式左端的許多種商品,都通過羊這種唯一的和統一的商品來表現它們的相對價值。這些商品從使用價值看是千差萬別的,但它們的價值表現是一樣的,都通過羊表現出來,因而具有一般的相對價值形式。而在等式右端同它們相對的羊,則成了一般等價物。作為一般等價物的羊,以它的自然形態成為一切商品共同的價值形式,成為人類勞動的凝結,從而生產羊的私人勞動,也就被公認為社會勞動的存在形式。

4.貨幣形式

在一般價值形式下,一般等價物不固定,不利于商品交換的進一步擴大。第二次社會大分工后,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產生了專門的商品生產,一般等價物的固定化就成為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用等式表示為15kg谷子或2把斧子或6m布或2.5kg茶葉等于1g黃金,即主要用金銀固定地作為一切商品交換的媒介。當一般等價物相對固定在某種特殊商品上后,這種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就是貨幣。貨幣形式和一般價值形式沒有本質的區別,所不同的只是一般等價物已經固定在金銀上。金銀之所以能從其他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貨幣商品,并不是由于金銀天然有什么神秘屬性,而是由于金銀的自然屬性適合充當貨幣材料。貴金屬質地均勻,便于分割,體積小而價值大,不易磨損,便于攜帶。因此,馬克思認為,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

貨幣是價值形式長期發展的結果。貨幣價值形式是價值形式的最高階段。貨幣出現以后,不僅消除或減少了“物物交換”的缺點與交易成本,而且拓寬了人類的生產、消費、貿易等活動,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的福利。

2.1.2 貨幣的發展

人類發展史上的貨幣形態十分繁雜。在古代,作為貨幣的有牲畜、鹽、茶葉、皮革等,也有銅、鐵、貝殼、銀、金等。到現代,我們所熟悉的是紙幣、輔幣、銀行存款和信用卡等。從上述貨幣的演變可以發現:貨幣是由早期的實物貨幣,慢慢發展為它的替代物,即代用貨幣,然后發展到現代的信用貨幣、電子貨幣的。

1.實物貨幣

實物貨幣是貨幣最原始、最樸素的形式,它是與原始、落后的生產方式相適應的。歷史上,牛、羊、米、布、木材、家畜、貝殼等都曾在不同的時期扮演過貨幣的角色。貝殼作為我國最早的貨幣,在我國貨幣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漢字中許多與價值有關的字,都由“貝”構成,如“貴”“賤”“貸”“財”等。由于許多實物貨幣攜帶不便、不能分割、質地不一、容易受損等,很難作為理想的交換媒介。金屬冶煉技術的出現和發展,為實物貨幣向金屬貨幣轉化提供了物質條件。金屬作為貨幣材料,有著實物貨幣無可比擬的優勢:一是價值高;二是易分割;三是易保存;四是便于攜帶。歷史上,曾經充當貨幣的金屬主要是金、銀、銅等。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屬貨幣的國家,商代出現的銅貝是歷史上最早的金屬貨幣。

金屬貨幣經歷了兩種轉變。一是從質上看,經歷了由賤金屬到貴金屬的演變;二是從形態上看,經歷了由稱量貨幣到鑄幣的轉變。貨幣金屬最初是賤金屬,多數國家使用的是銅。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參加交換的商品數量增加,需要包含價值量大的貴金屬充當貨幣,幣材由銅向銀、金過渡。到19世紀上半葉,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處于金銀復本位制度時期,貨幣材料為金或銀。

在金屬稱量貨幣階段中,每一次交易都必須經過稱重、鑒定成色、進行分割的過程,非常麻煩,使商品交易的時間延長,成本增加,風險也增加,越來越難以適應商品交換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經常參加商品交換的商人開始在自己稱量過重量、鑒定過成色的金屬塊上打上印記,以方便交換,從而出現了最初的鑄幣。當商品交換的地域范圍越來越大時,單憑商人的信用并不能讓異地的交易者相信金屬塊上的標記,于是要求更具權威的標記,而權威最大的莫過于國家。于是,國家開始充當貨幣的管理者,對金屬貨幣的鑄造進行管理。這種由國家印記證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屬塊就是鑄幣。鑄幣的出現是貨幣發展史上的巨大進步,它奠定了貨幣制度的基礎。

2.代用貨幣

金銀充當貨幣固然具有許多優點,但其在數量上往往難以滿足社會的需求,因而在貨幣史上出現了由政府或銀行發行的紙幣或銀行券,作為金屬貨幣的代表,即代用貨幣。代用貨幣也稱可兌換紙幣,這種紙幣之所以能在市場上流通,是因為它有貴金屬作為保證,可以自由地向發行單位兌換金屬或金屬貨幣。代用貨幣的這種隨時可兌換性使得其迅速成為一種與金屬貨幣一樣被廣泛接受的支付手段,并代表金屬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代用貨幣本身的價值低于其所代表的貨幣價值。相對于金屬貨幣,代用貨幣具有成本低廉、易于攜帶、節省稀有貴金屬等優點。

代用貨幣雖然是在金屬貨幣流通條件下產生的,但它產生于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交易者關心的并不是流通手段本身有無價值,而是它能否起到媒介作用,這就產生了由價值符號或代用貨幣代替真實貨幣的可能性。代用貨幣的完善形式就是紙幣。紙幣是指代替金屬貨幣進行流通,由國家發行并強制使用的貨幣符號。與金屬貨幣相比,紙幣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攜帶和運輸,避免了鑄幣在流通中的磨損。

文化自信:世界最早的紙幣——交子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產生于宋代,比西方國家早了600多年。作為宋代盛極一時的貨幣,交子可以說得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經濟金融領域的一大杰出發明,它的發明大大便利了地區性的商業貿易,促進了商品流通,為人類文明做出巨大的貢獻。

育人園地

3.信用貨幣

信用貨幣是以信用為保證,通過一定信用程序發行,充當流通手段與支付手段的貨幣形式,是貨幣的現代形態。信用貨幣可分為輔幣、紙幣和銀行存款等幾種主要形式。1948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成立中國人民銀行,同日發行人民幣作為法定貨幣并延續至今。目前的人民幣包含了紙幣、鑄幣、普通紀念幣與貴金屬紀念幣多個形式,其中,人民幣紙幣作為一種信用貨幣被廣泛使用。

信用貨幣是代用貨幣進一步發展的產物。盡管信用貨幣也可以代替金屬貨幣充當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但它是不兌現的紙幣制度下的產物。信用貨幣不是真實的貨幣,本身并沒有內在的價值,只是貨幣的價值符號,作為交易媒介代替金屬貨幣流通,也無法向發行單位兌換金屬或金屬貨幣。信用貨幣的基本特征是:其本身的價值低于貨幣價值,不再代表任何貴金屬,以國家和銀行的信譽作為保證。目前世界各國的貨幣都是信用貨幣,它們的價值完全取決于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和信心。由此可見,信用貨幣只是一種符號或一種標志,它賦予持有者支取經濟商品、享有服務或支配金融資產的權利。作為一種符號,它本身并不需要價值,只要有國家強制力來維護它,并且人們在觀念上普遍接受它就可以了。實際上,作為價值符號的貨幣,本身并不能直接給人們帶來效用或享受,就像你不能吞下錢來充饑,也不能將錢頂在頭上來遮風避雨。我們愿意持有它,是因為當我們饑餓的時候可以用它去買一包炸薯條充饑,或在天氣變冷時,可以到商場去買一件外套避寒,這是人們樂于接受它的原因。

4.電子貨幣

電子貨幣是一種通過銀行的電子計算機自動轉賬系統進行收付的貨幣。它是指在零售支付機制中,通過銷售終端、不同的電子設備之間以及在公開網絡上執行支付功能的“儲值機制”或“預付支付機制”。電子貨幣具有以下特點:①以電子計算機技術為依托,進行儲存、支付和流通;②可廣泛應用于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領域;③集儲蓄、信貸和非現金結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④電子貨幣具有使用簡便、安全、迅速、可靠的特征。

電子貨幣是以現有的實體貨幣(現金或存款)為基礎存在的。大多數電子貨幣不能脫離現金或存款,它是用電子化方法進行資金的傳遞和轉移以清償債務,實現結算。

20世紀90年代,通信技術特別是互聯網技術與應用獲得了極大的提高和普及,電子貨幣開始出現并逐漸作為網上支付手段被廣泛使用。最初的電子貨幣形式是卡,如信用卡、預付卡(儲值卡)等,這些具有物理實體的卡片所代表的貨幣又被稱為“卡基”電子貨幣。消費者在購買服務和商品時使用這些卡片進行支付,計算機在后臺通過結算與支付網絡將消費者的消費額立即或在某一時間內扣除并轉賬至商家賬戶,從而完成交易。第二種形式的電子貨幣被稱為電子現金,特別被用于互聯網上的消費活動。比如,在京東網站購入的禮品卡提供了15位數字和字母編制的充值碼,消費者將其輸入至自己的京東資金賬戶,商家即可在購物后直接從消費者的賬戶中扣除相應金額。這種電子貨幣基于數字的編排和軟件的識別與傳遞,不需要特定的物理介質,因而又被稱為“數基”電子貨幣。

5.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是一種以數字形式存在的貨幣,通常用于電子交易和支付。它由開發者發行和管理,被特定虛擬社區的成員所接受和使用。數字貨幣的特點包括去中心化、安全性高和可追溯性。它通過加密技術來保證交易的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并利用去中心化的方式進行發行和流通。

數字貨幣的使用范圍非常廣泛,可以用于購物、投資、匯款等多種交易。它還能增加交易的匿名性和隱私保護,但同時也存在一些潛在風險,如市場風險、流通問題和儲藏手段的局限性。

一切貨幣形態演變的邏輯都是貨幣本質的回歸和貨幣職能的最優化。數字貨幣作為一種貨幣的新形態,它和歷史上的貨幣形態和功能演進是一脈相承的。

貨幣文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五套人民幣發行概況

我國貨幣歷史悠久,種類豐富,絢麗多彩。人民幣在我國貨幣文化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截至目前,我國已經發行了五套人民幣。

育人園地

2.1.3 貨幣的本質

關于貨幣的本質,在西方貨幣學說史上曾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一是貨幣金屬論,二是貨幣名目論。貨幣金屬論者從貨幣的價值尺度、貯藏手段和世界貨幣的職能出發,認為貨幣與貴金屬等同,貨幣必須具有金屬內容和實質價值,貨幣的價值取決于貴金屬的價值。貨幣名目論者從貨幣的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職能出發,否定貨幣的實質價值,認為貨幣只是一種符號、一種名目上的存在。貨幣金屬論是貨幣金、銀本位制的產物,隨著20世紀初金本位制的崩潰,其影響力正日益減弱。目前在西方貨幣學說中,占統治地位的是貨幣名目論,這從西方經濟學教科書對貨幣的定義中可見一斑。如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米什金在《貨幣金融學》中就將貨幣定義如下:“貨幣或貨幣供給是任何在商品或勞務的支付或在償還債務時被普遍接受的東西。”

首先,貨幣是商品。作為商品,它同其他一切商品一樣,是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統一體。貨幣具有價值,說明它與普通商品一樣,是人類勞動的凝結。正因為貨幣本身具有價值,它才能用來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才能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換。貨幣具有使用價值,這是指作為貨幣材料的商品在它不作為貨幣使用時,也具有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如黃金可以鑲牙,貝殼可以做飾物等。貨幣的使用價值除了貨幣材料本身具有的自然屬性以外,還具有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換的能力。人們之所以出售商品,取得貨幣,是因為能用貨幣買到他所需要的各種商品。

其次,貨幣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同普通商品相比,有如下不同。

第一,貨幣是表現一切商品價值的材料,而普通商品則沒有這種作用。自從貨幣產生以后,整個商品世界就被分裂為兩端:一端是商品,另一端是貨幣。所有的普通商品都處于相對價值形式,而貨幣則處于等價形式。一切商品的價值必須通過貨幣才能表現出來。這樣,各種普通商品都直接表現為滿足人們某種特殊需要的使用價值,而其價值則是隱蔽的,只有通過與貨幣的對等才能表現出來。與此相反,貨幣則直接地以價值的一般代表的形式出現,從而成為表現其他一切商品價值的材料。

知識拓展

關于數字人民幣的思考與討論

第二,普通商品只具有由其自然屬性所決定的特定的使用價值,而貨幣商品除了同樣具有這種特定的使用價值之外,還具有一般的使用價值,即具有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換的能力。人們有了貨幣就可以用它來購買任何商品。貨幣的這種一般使用價值,正是它的本質特征所在。如黃金,當它被制成某種首飾時,它就具有特定的使用價值,即能滿足人們裝飾的特殊需要,但此時的黃金還只是一種普通的商品而不是貨幣。只有當黃金被投入流通領域,在與一切其他商品相交換時,它才是貨幣。所以貨幣的使用價值,就是它能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換,而不是由貨幣材料的自然屬性所決定的特殊使用價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谷县| 咸阳市| 巴彦淖尔市| 藁城市| 托克托县| 郎溪县| 大埔县| 神农架林区| 普宁市| 岳阳县| 嵊泗县| 磐石市| 仙游县| 甘德县| 陆川县| 神池县| 东光县| 广南县| 炎陵县| 黑河市| 潮安县| 静乐县| 永丰县| 泸定县| 太谷县| 上虞市| 石屏县| 大港区| 张家川| 靖安县| 施秉县| 大名县| 溧水县| 景东| 永定县| 偃师市| 乡城县| 吴忠市| 安西县| 岫岩| 巴彦淖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