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金融工程的核心問題
不確定性條件下的金融資產定價問題始終是金融工程的核心問題。在具有確定性的市場里,資產定價問題很簡單,通俗地講,用無風險的利率去貼現資產的未來收益可以直接得出此種資產的當前價格。但是,實際上金融市場中充滿相當多的不確定性,從而形成了風險,風險是指資產價格的未來變動趨勢與人們預期的差異。在不確定性條件下,資產定價必須考慮投資者對風險的態度,還要考慮投資者在收益與風險之間的權衡,或者為了補償投資者承受的風險而對其給予額外的收益,這正是風險溢價問題。為了對資產估值,必須說明資產支付的延遲和風險,在確定資產價值中對風險的修正是極為重要的。例如,在最近50年里,美國股票獲得了大約9%的真實年化收益率。其中,僅有大約1%的收益率歸功于利率,而剩余的8%是持有風險所獲得的溢價。風險始終是金融市場中最受關注的問題之一,風險源于市場價格的波動,對于普通商品來說,價格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而波動,波動幅度較小,定價的原則是供求均衡,而一般金融產品由于其供給與需求瞬間變化、風險與收益難以均衡,導致價格波動較大,由此難以對金融產品進行合理定價。對于金融衍生產品來說,其價格受標的資產價格的影響,價格波動性更大,風險更大。金融工程以金融產品和解決方案的設計、金融產品的定價與風險管理為主要內容,運用現代金融學數理和工程方法以及信息技術的理論與技術,對標的資產與金融衍生產品進行組合和分解以達到創造性地解決金融問題以及進行風險規避和風險管理的根本目的。金融工程技術的發展為風險管理提供了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金融工程對風險管理的影響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金融工程推動了現代風險度量技術的發展,包括久期、凸性和希臘字母等風險敏感性分析指標,還包括VaR情景分析、壓力測試等整體風險測度指標和現代信用風險模型等風險技術。與傳統的風險度量技術相比,這些現代風險度量技術的最大特點是具有更高的精確度,能夠為進一步的風險管理起到準確的數量化指示作用。第二,衍生產品是風險分散與對沖的最佳工具。衍生產品與其標的產品的風險源是相同的,因此希望對沖標的產品風險的交易者,往往可以通過衍生產品的相反頭寸進行風險管理。金融產品的定價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現金流貼現的定價方法、基于風險/收益的定價方法以及基于無套利的期權定價方法。其中基于現金流貼現的定價方法是由資產當前的價值按照其未來現金流的貼現值所決定的,基于風險/收益的定價方法的核心思想是資產的收益與風險成正比、資產的系統風險需要補償,非系統性風險可以分散化。這種定價方法包括CAPM模型、三因子模型和五因子模型。基于無套利的期權定價方法是指通過構建無風險資產和證券的資產組合來復制期權;根據無套利原理進行定價的方法,最為經典的是APT模型和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模型。
在金融工程中,既需要了解風險-收益關系、無風險套利等金融思維和技術方法,又需要“積木思想”(即把各種基本工具組合形成新產品)和系統性思維等工程思維,還需要能夠綜合采用各種數理和工程技術方法如數學建模、數值計算、網絡圖解和仿真模擬等處理各種金融問題。最后,由于數據處理和計算方式高度復雜,金融工程還必須借助計算機編程和信息技術的支持。除了需要計算機網絡及時獲取和發送信息外,金融工程還需要先進的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相關技術的支持,以滿足大量復雜的模擬與計算的需要。因此,金融工程被公認為是一門將工程思維引入金融領域,融合現代金融學、數理和工程方法與信息技術于一體的交叉型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