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會昌伯府內的深夜密談
- 大明:從景泰開始中興
- 瘋瘋瘋不覺
- 2608字
- 2025-06-22 22:30:00
深夜,北京城會昌伯府。
本該是歇息的時辰,書房內卻燈火通明,不時傳出說話的聲音。
“爹,那詔書肯定是朱祁鈺這個庶子偽造的!”
孫繼宗憤怒地說著。
他剛在外與自己手下的幾個親兵喝酒,幾人俱是偷奸耍滑的老兵油子,此前被于謙從京營清退到地方衛所,因為九門戒嚴未得出城,天天跟著孫繼宗瞎混。
剛到家門口,就被自己老爹叫到了書房。
開始以為又要教訓他,但看到幾天前去了塞外的弟弟也在的時候,立馬知道是正事。
他作為孫忠的嫡長子,當朝皇太后的兄長,未來的會昌伯,自然也是見過世面之人。
今日朝會他就感覺,奉天殿上宣讀的禪位詔書頗有蹊蹺,在聽到去關外給朱祁鎮送物資的弟弟回來說朱祁鎮這段時間一直待在瓦剌大營,更加確信了自己的判斷。
庶子安敢下矯詔?
太后尚在宮中;皇帝雖北狩,卻無性命之危;且皇長子的儲君名分已經定下,朱祁鈺此舉是欺他孫家無人嗎?
再加上,自己對京營的控制權被于謙奪去,連訓練新來的備操軍和備倭軍一事,自己也被排除在外。
心中早就憤怒無比,此時聽到矯詔一事,才忍不住罵了一句。
很可惜,并沒有得到自己老父親的認可。
孫忠捂嘴咳了一聲,抽出了一把鋼刀,搖頭道:“這是宣宗皇帝御賜給我們家的,是一把削鐵如泥、吹毛斷發的利器。”
放在眼前出神地看了一會兒,收刀入鞘:“真是口寶刀,寒光凜凜,可惜只能收在刀鞘里了,不知還有沒有出鞘的那一天。”
孫繼宗知道自己老爹是在借物喻事,也不甘地嘆了口氣。
這段時間以來發生的事,本就讓他摸不著頭腦。
直到被自家親弟弟從塞外帶回朱祁鎮的消息后,他才恍然大悟,氣憤不已。
朱祁鈺這個庶子,不但想以藩王入大統,現在還想像宋太祖一般欺負孤兒寡母。
孫繼宗猜疑道:“據我來看,也先是愿意放陛下回來的,看來一切都是郕王在從中作梗,此子為了這大寶之位,還真是心狠手辣啊!”
孫忠聞言頓時猛咳了一聲。
見父親身體不適,孫顯宗代為解釋道:“這是他朱家的老傳統了。”
“太祖皇帝,空印案、胡惟庸案、郭桓案、藍玉案,哪一次不是殺的人頭滾滾。”
“建文帝登基沒多久,就著急削藩掌權,不惜逼死自己親叔叔。”
“太宗、宣宗皇帝,登基大寶后,為了掌權哪個不是至親亦可下手。”
“朱家的皇帝,不論文治武功如何,論殺人,可從來都不含糊。”
“只可惜陛下他手軟了啊,這新君恐怕要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啊!”
孫繼宗此時仍然不服氣,嘀咕道:“那是朱祁鈺這個庶子太會遮掩了,陛下一時著了他的道。”
孫顯宗望著自己這個頭腦簡單的長兄,頗為無奈,沒有再繼續糾纏這個話題。
但他對今日朝會一事,還有些許疑問,轉而看向孫宗:“爹,您剛才所說朱祁鈺欲尊其生母一事可還有下文?”
孫忠緩了一會不再咳嗽后回道:“你是想問,這是他故意讓人在大朝會提出此事,就是想暗示眾人,這事他非辦不可?”
孫顯宗點了點頭。
孫繼宗一時沒明白過來二人話里的意思,發聲打斷了二人的對話:“他王文一個諂媚之輩,小小的兵部侍郎誰會把他的話當真。”
“你……”孫忠被這話氣得一口氣差點上不來,還是次子在身后為他順氣后才緩過來。
次子孫顯宗跟自己一般心思縝密,雖然還年輕,但打磨一番日后成就不在朝堂上那些大員之下。
可這長子怎么就如此愚笨不堪,爵位傳到他手上,他能守住嗎?
感受著身后一直在為自己順氣的次子,他搖搖頭不敢再想下去。
視線在長子與次子臉上來回掃過,就著剛才那個問題,繼續說道:“伏久者,飛必高……”
“無論誰坐上那個位置,陛下在塞外多活一天,他都會徹夜難眠的。”
“勛貴現在脊梁已斷,文官大都是明哲保身之輩,他不這樣做何來的助力?”
他縣衙主簿出身,自宣德年間,女兒被立為皇后時,就被封為了會昌伯,朱祁鎮從繼位到親政,他都看在眼里。
朝堂上的事,很少有能瞞過他的眼睛的。
朱祁鎮在位時什么情景?
三楊主政內閣,張太皇太后又恪守不干政的祖制,可以說事權人權都在文官手里。
朱祁鎮還是靠著從小就韜光養晦,暗中干涉司禮監,培植親信,再加上孫家的助力,才將大權從內閣攬到手中。
朱祁鈺繼位后的一切行為,又何嘗不是在效仿朱祁鎮呢?
正因如此他才決定不干涉朱祁鈺的一切行為,孫家就此行韜光養晦,含章未曜之舉。
孫繼宗理解了他爹的話,不屑地說道:“爹,吳賢妃的家世,我有所耳聞,罪臣之女安能跟我姐并立?”
“再說就吳安那個傻子,也不上我們兄弟幾個。”
在他印象里,吳氏若不是靠著美貌被宣宗臨幸,吳家早就男丁砍頭發配,女眷充入教坊司為奴婢了。
孫忠被自家長子這話氣得,只想上手抽他:
“胡言亂語,我跟你說了多少遍了要尊稱太后、太妃,平日里不學無術,都這個時候了還成天出去瞎混,我們孫家遲早敗在你手上。”
“你這個混不吝,且看著吧,尊吳氏的詔書要不了多久就會傳遍京城。”
“至于吳安,人家未必不比你聰明。”
孫忠現在十分遺憾長子為何不像次子一般穩重,孫顯宗這張嘴不管一管,日后必會害了孫家。
隨即教訓道:“你日后要是敢在外面胡說八道,老夫必定打斷你的腿。”
朱元璋創立錦衣衛時,連大臣們晚上要哪個小妾侍寢,甚至是大臣說的夢話,都能刺探得一清二楚,如跗骨之蛆一般,如影隨形。
此后雖然有所衰退,太宗皇帝還設立了東廠來制衡,但在打探消息、收集情報一事上仍然不可小覷。
朱祁鈺執掌錦衣衛之后的一系列手段,連見過宣宗皇帝手段的他,都感到心驚不已。
此時孫家稍有不慎,就是萬劫不復。
若非如此,今日朝會過后,他就去后宮求見孫太后了,哪里還要偷偷摸摸和太監接觸才能將朱祁鎮的消息傳到后宮去。
外戚本來就勢弱,即便朱祁鎮在時,孫家掌控京營,可平日里仍受了不少文官的氣。
更別說現在,他們孫家能依靠的只有孫太后,更得忍辱負重不讓孫太后難做了。
孫繼宗擺了擺手:“爹,您就放心吧,我不會在外亂說的。”
“再說我外甥還是儲君呢,有我姐和我外甥誰敢動咱孫家,朱祁鈺再怎么狠辣,還能活得過我外甥不成。”
“閉嘴!你這個逆子。”
孫忠氣得夠嗆,拿起自己御賜的寶刀就要朝著其砸去。
孫顯宗倒是覺得自己兄長的粗鄙之言有些許可取之處,急忙上前勸住孫忠。
他看向孫忠,說道:“爹,兄長說得,好像有些道理。”
隨即他又看向兄長說道:“兄長,你這些話以后藏在心中就行,用兵不是也講究個養兵千日嗎?”
外戚和勛貴一般依附皇權而生,但現在皇權他們依靠不了了,孫太后也是獨木難支,此時更不能讓朱祁鈺找到機會。
孫忠氣得咳嗽不止。
他這個長子要是有次子一半的心智,他也就能放心把孫家交給他了,也不至于天天徹夜難眠,就怕一覺睡過去醒不來。
言官可是巴不得天天盯著勛貴外戚,一有機會就如惡狗搶食般撲上來。
或許正如兩個兒子所說,先韜光養晦,儲君還在……未必不能有翻盤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