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循環背景下成渝高校就業創業指導體系構建研究
- 郭靜林
- 811字
- 2025-06-17 16:34:48
二、研究問題
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背景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需要著重考慮人才鏈與產業鏈在區域范圍內長期性的迭代融合,然而進入“十四五”時期后,新冠疫情的沖擊、全球價值鏈重組、人口老齡化加劇、國際國內產業供需結構變化、國內城鄉收入差距加大等諸多前期積累與后期新增的復雜內外部因素,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才融合工作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從成渝地區人才培養的角度來看,較為突出的挑戰在于,“雙循環”新格局所需的建設人才來源主要依靠國內教育,隨著人口紅利逐漸減少,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較東部沿海發達地區而言,存在內生創新動力不足、對外開放力度不夠、吸納并留住就業創業人才的能力不強等問題,使雙城經濟圈人才增質提升的重擔落在了成渝地區高校身上。新發展格局所需的高校就業創業指導已不能只停留在提供實習基地與就業渠道、提升就業創業參與度、予以就業創業基本知識輔導的初級階段,而是需要將如何讓本地高校人才與本地產業精準對接、如何促使本地人才與圈內產業長期融合發展、如何培養有利于雙循環經濟發展和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人才、如何激發人才的內驅成長動力等諸多問題納入思考范疇。
因此,本書立足于成渝地區高校就業創業指導體系建設的角度,力求解決以下幾個核心問題。第一,成渝高校人才就業創業現狀是否契合區域產業在雙循環背景下的轉型升級需求?成渝高校畢業生質量特征與地區產業對相關人才質量需求差異在哪里?第二,成渝高?,F有就業創業指導體系為何難以使學生產生自主就業創業與長遠職業規劃的內生動力?為何高校學生在已有的就業創業指導框架下仍然廣泛存在職業認知偏差與迷茫?為何高校學生創業失敗率依然高居不下?影響成渝高校就業創業指導工作效果的困境和問題到底是什么?第三,如何以雙循環背景下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目標為導向,重構成渝高校就業創業指導體系?如何重構才能使成渝高校就業創業指導體系在暢通“雙循環”人才經脈與實現雙城經濟圈產才深度融合的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