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變革研究
- 呂君奎 李妍 李曉連等
- 3字
- 2025-06-20 16:55:45
1 緒論
1.1 數字化時代
人類歷史上共完成了三次工業革命,當前正在經歷第四次工業革命。科技進步無一例外地深刻影響著我們對個體、組織以及社會結構的認識。以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為核心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導致手工業向機械化生產的轉變。與之匹配的是亞當·斯密(1776)的管理思想,其在《國富論》中提出了“社會分工”和“專業化”的理念,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電力和內燃機的廣泛應用為標志,形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導致大規模生產和制造業(流水線)的蓬勃發展。在此期間,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勒(1911)的科學管理理論應運而生,強調工作流程標準化和效率最大化,成為衡量當時管理模式的黃金標準。標志性的實踐樣例是1913年建成的福特生產線,成為大規模生產的革命性事件。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以計算機、核能、信息技術和自動化為核心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帶來了信息化與自動化生產的普及。與之呼應的是道格拉斯·麥克格雷戈(1960)提出的X理論和Y理論,以及之后的管理權變理論。其一方面認為,員工需要外部壓力、嚴格管理甚至是懲罰才能驅使他們工作;另一方面也承認,員工有自我激勵和自我發展的潛力,只要環境和氛圍合適,員工就會自發投入工作并創造組織價值。這三次工業革命從物質人、經濟人到社會人、復雜人,再到自我實現人,不斷豐富我們對個體以及個體與組織關系的認識(謝小云等,2021)。
21世紀初,制造業領域開始發生一次重要的技術變革并延續至今,學者們稱之為“工業4.0”,也可以認為是第四次工業革命。這次技術變革主要以數字化、自動化、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等技術為特征,這些技術將各種生產和服務過程與互聯網融合,前所未有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特別是震撼全球的ChatGPT大語言模型人工智能,向世人展示了以數字化和智能化為核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會讓企業生產方式變得更加智能和高效,同時也會對勞動力市場和社會經濟結構帶來深刻的影響。技術進步不僅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更不斷催生并塑造了新的管理理念,人力資源管理也會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數字化背景下的員工需要什么能力?組織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員工與組織關系如何演化?如何領導和激勵員工?這一系列問題都亟須學界開展深入研究,以回應我們當前面臨的時代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