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 主要創新

應對氣候貧困是當前及未來全球面臨的一項嚴峻挑戰,也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跨學科研究議題。在中國適應氣候變化的戰略行動中,對重點脆弱人群適應氣候變化能力進行評估,制訂適應能力提升計劃是其中的核心任務之一。但氣候變化的適應有多種形式,取決于社區、企業、組織、國家或地區實際情況,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解決方案。此外,就理論研究而言,農戶生計的氣候適應性涉及學科面廣、分析方法多樣、數據資料采集難度和跨度很大。本書作為一次嘗試,主要創新體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盡管國內學者對氣候貧困問題已有開創性的研究成果,但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單一學科或區域個案研究,對氣候貧困高發地區農戶在氣候風險沖擊下的整體生計風險及生計策略的異質性研究仍較為有限。本書嘗試融合經濟學、社會學和人類學的研究范式,以農戶生計的氣候適應性為研究切入點,聚焦生計發展的外部風險(社會脆弱性評估)和內部自身韌性(生計資本稟賦調查),以適應性策略的社會建構為最終目標,力圖增進對氣候貧困風險下脆弱性人群的生計發展提供新的理解。

其次,大多數經濟學調查研究方法將個體視為獨立單位,并基于統計依賴性的假設,這些方法在屬性數據分析上表現出色,但在分析非屬性數據時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書運用了地理學和災害學中常用的脆弱性評估方法,構建了暴露度、敏感度和適應能力三個維度的脆弱性指數,對欠發達地區鄉村農戶生計環境進行了社會脆弱性綜合評估。為彌補脆弱性評估和經濟學計量統計方法的不足,本書在田野調查中運用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參與式評估、焦點訪談等方法,收集數據并獲取訪談資料,力求從多角度呈現氣候變化背景下欠發達地區農戶生計的多樣化特征。

最后,當前氣候變化議題已超越自然科學的范疇,涉及人文科學的諸多問題。如何從社會科學角度理解人類社會應對氣候環境變化,已成為新的研究焦點。為回應這一議題,本書以氣候貧困為切入點,以對氣候變化敏感脆弱的欠發達地區農戶為研究核心,嘗試從宏觀和微觀、自然與社會、單維和多維多個層面,勾勒并洞悉這些農戶生計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及分化特征。研究內容既涉及宏觀氣候風險中農戶生計風險的脆弱性分析,也有微觀脆弱家庭層面生計資本、生計策略及適應能力分析。在研究尺度上,社會脆弱性評估部分將研究拓展到縣域和片區尺度,評估要素包括自然生態與人文社會因子;田野調查部分則深入到家庭和個體層面,既有對單一生計資本的單維分析,也有對生計資本組合的多維分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光山县| 青阳县| 绿春县| 平湖市| 万载县| 遂宁市| 望江县| 松阳县| 迁安市| 昌黎县| 九龙县| 越西县| 聊城市| 资中县| 青冈县| 承德县| 尉犁县| 天柱县| 巴南区| 山东省| 体育| 林芝县| 临江市| 万源市| 遂昌县| 田林县| 屏东县| 茌平县| 曲靖市| 尖扎县| 呼和浩特市| 泰州市| 晴隆县| 通榆县| 卫辉市| 呈贡县| 贵南县| 于田县| 榆树市| 永济市| 家居|